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本国铁EF10型电力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EF10型电力机车
图片来自google.com

EF10型电力机车(EF10形电気机関车)是日本铁路的第一代国产干线电力机车车型之一,,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直流电的[[电气化铁路] ]。

简介

日立制作所汽车制造三菱电机川崎车辆日本车辆制造等企业联合设计制造的EF10型电力机车是干线货运用的大型直流电力机车,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直流电电气化铁路

机车采用非承载式结构的全金属箱形车体,车体各项载荷全部由底架承担,侧墙和顶盖不参与承载。

研发制造历史

背景

1920年代,随著东海道本线横须贺线等铁路干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日本铁道省先后从美国英国瑞士引进了ED10ED11ED12EF50EF51等各种形式的电力机车。

1928年,日立制作所芝浦制作所汽车制造三菱电机川崎车辆等企业在消化吸收进口电力机车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合作研制了干线客运用的EF52型电力机车

1932年,又研制了经过改良的EF53型电力机车,牵引性能和可靠程度均有较大提高,并成为东海道本线上优等旅客列车的主型牵引机车。EF52、EF53型电力机车的成功为后来日本铁道省的一系列标准化电力机车奠定了基础。

研制过程

为了满足电气化铁路的货运需要,日立制作所、汽车制造、三菱电机、川崎车辆、日本车辆制造等企业于1934年研制了EF10型电力机车。EF10型电力机车以EF53型电力机车为基础的干线货运机车,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共同特点,例如牵引电路及辅助机械等部分均大致相同。

但根据货运机车的运用特点,EF10型电力机车的齿轮传动比由2.63改为4.15,机车最高运行速度由95公里/小时下降至75公里/小时;除此之外,EF10型电力机车采用1Co-Co1轴式,导轮轮对数目由四对减少至两对,从而增加动轮轮对的轴重,以提高机车牵引力和粘著性能。

EF10型电力机车于1934年投入批量生产,截至1941年停产共生产了41台,亦是日本战前生产的货运电力机车之中数量最多的车型。在EF10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进一步提高牵引电动机功率的EF12型电力机车,以及为上越线和中央本线设计、带有再生制动功能的EF11型电力机车

运用过程

EF10型电力机车投入运用后,除了担当东海道本线电气化区段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部分亦用于担当中央本线上越线水上石打间高坡区段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

1942年,随著位于山阳本线下关门司间、横跨关门海峡关门铁道隧道建成通车,EF10型电力机车亦开始投入该区段运用。

太平洋战争末期,由于关门铁道隧道是九州本州之间最重要的运输通道,为了保证并强化运输能力,当时过半数的EF10型电力机车均配属于门司机关区。从EF10-25号机车开始均在机车端部加装了重联插座,以方便在关门隧道区段的重联牵引,而后来另外三台机车(22~24)转配属门司机关区后亦加装了重联装置;但限制于当时的重联控制技术水准,机车尚存在著轮对空转和控制不同步等问题,因此机车的重联装置并没有真正实用。

此外,由于关门隧道存在渗漏的现象,当列车在隧道内上坡道方向运行时,轨道上的积水容易造成轮对空转,因此门司机关区对每台EF10型电力机车加装了重达五吨的压载,以提高机车的粘著性能。

同时,渗漏的海水亦会产生盐害的问题,对机车车体、机械装置、受电弓等造成腐蚀。为了减轻车体金属结构的腐蚀情况,其中五台机车(24、27、35、37、41)于1952年进行了改造,将车体外板改为采用不锈钢材质。除了EF10-24号机车采用不锈钢原色的银色车身,其馀四台机车均仍采用国铁标准的葡萄色涂装。

1961年,九州地区的鹿儿岛本线完成交流电气化改造,门司机关区开始配属交流直流两用的EF30型电力机车,而EF10型电力机车则陆续转属新鹤见机关区、沼津机关区、稻泽第二机关区、吹田第二机关区,投入到东海道本线使用。

关东地方的EF10型电力机车主要用于牵引东海道本线的货物列车,而关西中部地方的机车则主要担当名古屋大阪间的货物列车交路。

1965年(昭和40年),全部EF10型电力机车被集中配属到关东地方,包括国府津机关区、新鹤见机关区、八王子机关区和东京机关区,担当首都圈内区间货物列车的牵引任务。不久之后,随著新一代的EF65型电力机车投入运用,EF10型电力机车亦退居二线。由于轴重相对较轻的特点,EF10型电力机车陆续转配属甲府机关区和丰桥机关区,分别用来牵引身延线饭田线等支线的货物列车。

1975年,EF10型电力机车开始逐步报废。

1977年,东京机关区配属的EF10-29、EF10-30号机车正式报废,EF10型电力机车从此在首都圈内消失。同年底,随著EF15型电力机车投入身延线使用,甲府机关区的EF10型电力机车全部报废。而丰桥机关区最终成为了EF10型电力机车的最后根据地,但随著ED62型电力机车投入饭田线使用,丰桥机关区的EF10型电力机车亦在逐步报废,至1979年仅馀下一台EF10-31号机车。 由于兴建水坝时需要用来牵引临时货物列车,这台机车被暂缓报废,至1983年因牵引电动机烧损而正式报废。

车辆储存

EF10-35号机车:曾经运用于关门隧道区段并安装了不锈钢外板,于1978年退役后由丰桥机关区赠送予北九州市,保存于门司区的大里不老公园。至2003年经重新修复后,移送九州铁道纪念馆继续静态保存。

外部连结

戦前戦中の国产电気机関车 ktymtskz.my.coocan.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