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本草纲目
来自网络的图片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出自本草纲目第二卷。[1]本草纲目[2]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风中六腑 手足不遂,先发其表,羌活、防风为君,随证加药。然后行经养血,当归、秦艽、独活之类,随经用之。

风中五脏 耳聋目瞀,先疏其里,三化汤。然后行经,独活、防风、柴胡、白芷、川芎,随经用之。

破伤中风 脉浮在表,汗之。脉沉在里,下之。背搐,羌活、防风。前搐,升麻、白芷。两旁搐,柴胡、防风。右搐,加白芷。

伤风恶风 防风为君,麻黄、甘草佐之。

伤寒恶寒 麻黄为君,防风、甘草佐之。

六经头痛 须用川芎,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太阴,半夏。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巅顶,藁本。

眉棱骨痛 羌活、白芷、黄芩。

风湿身痛 羌活。

嗌痛颔肿 黄芩、鼠粘子、甘草、桔梗。

肢节肿痛 羌活。眼暴赤肿 防风、芩、连泻火,当归佐酒煎服。

眼久昏暗 熟苄、当归为君,羌、防为臣,甘草、甘菊之类佐之。

风热牙疼 喜冷恶热,生苄、当归、升麻、黄连、牡丹皮、防风。

肾虚牙疼 桔梗、升麻、细辛、吴茱萸。

风湿诸病 须用羌活、白术。

风冷诸病 须用川乌。

一切痰饮 须用半夏。风加南星,热加黄芩,湿加白术、陈皮,寒加干姜。

风热诸病 须用荆芥、薄荷。

诸咳嗽病 五味为君,痰用半夏,喘加阿胶佐之。不拘有热无热,少加黄芩。春加川芎、芍药,夏加栀子、知母,秋加防风,冬加麻黄、桂枝之类。

诸嗽有痰 半夏、白术、五味、防风、枳壳、甘草。

咳嗽无痰 五味、杏仁、贝母、生姜、防风。

有声有痰 半夏、白术、五味、防风。

寒喘痰急 麻黄、杏仁。

热喘咳嗽 桑白皮、黄芩、诃子。

水饮湿喘 白矾、皂荚、葶苈。

热喘燥喘 阿胶、五味、麦门冬。

气短虚喘 人参、黄芪、五味。

诸疟寒热 柴胡为君。

脾胃困倦 参、芪、苍术。

不思饮食 木香、藿香。

脾胃有湿 嗜卧有痰,白术、苍术、茯苓、猪苓、半夏、防风。

上焦湿热 黄芩泻肺火。中

焦湿热 黄连泻心火。

下焦湿热 酒洗黄檗、知母、防己。

下焦湿肿 酒洗汉防己、龙胆草为君,甘草、黄檗为佐。

腹中胀满 须用姜制厚朴、木香。

腹中窄狭 须用苍术。

腹中实热 大黄、芒硝。

过伤饮食 热物大黄为君。冷物,巴豆为丸散。

宿食不消 须用黄连、枳实。

胸中烦热 须用栀子仁、茯苓。

胸中痞塞 实用厚朴、枳实,虚用芍药、陈皮,痰热用黄连、半夏,寒用附子、干姜。

六郁痞满 香附、抚芎。湿加苍术,痰加陈皮,热加栀子,食加神曲,血加桃仁。

诸气刺痛 枳壳、香附,加引经药。

诸血刺痛 须加当归,详上下用根梢。胁痛寒热 须用柴胡。

胃脘寒痛 须加草豆蔻、吴茱萸。

少腹疝痛 须加青皮、川楝子。

脐腹疼痛 加熟苄、乌药。


肝经诸穴歌 足大指端名大敦,行间大指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踝前一寸号中封,蠡沟踝上五寸是,中都踝上七寸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气冲三寸下五里,阴廉冲下有二寸,羊矢冲下一寸许,气冲却是胃经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横骨端尽处,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门下脘旁九寸,肘尖尽处侧卧取,期门又在巨阙旁,四寸五分无差矣。

诸痢腹痛 下后白芍、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佐之。先痢后便,黄檗为君,地榆佐之。先便后痢,黄芩为君,当归佐之。里急,硝、黄下之。后重,加木香、藿香、槟榔和之。腹痛用芍药,恶寒加桂,恶热加黄芩,不痛芍药减半。

水泻不止 须用白术、茯苓为君,芍药、甘草佐之。谷不化,加防风。

小便黄涩 黄檗、泽泻。

小便不利 黄檗、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使。

心烦口渴 干姜、茯苓、天花粉、乌梅。禁半夏、葛根。

小便余沥 黄檗、杜仲。茎中刺痛,生甘草梢。

肌热有痰 须用黄芩。

虚热有汗 须用黄芪、地骨皮、知母。

虚热无汗 用牡丹皮、地骨皮。

潮热有时 黄芩。午加黄连,未加石膏,申加柴胡,酉加升麻,辰、戌加羌活,夜加当归。

自汗盗汗 须用黄芪、麻黄根。

惊悸恍惚 须用茯神。

一切气痛 调胃,香附、木香。破滞气,青皮、枳壳。泄气,牵牛、萝卜子。助气,木香、藿香。补气,人参、黄芪。冷气,草蔻、丁香。

一切血痛 活血补血,当归、阿胶、川芎、甘草。凉血,生地黄。破血,桃仁、红花、苏木、茜根、玄胡索、郁李仁。止血,发灰、棕灰。

上部见血 须用防风、牡丹皮、剪草、天、麦门冬为使。


督脉诸穴图 督脉断交唇内乡,兑端正在唇端央,水沟鼻下沟中索,素宜向鼻端详,头形非高面南下,先以前后发际量,分为一尺有二寸,发上五分神庭当,发上一寸上星位,发上二寸总会良,发上前顶三寸半,发上百会五寸央,会后寸半即后项,会后三寸强间明,会后脑户四寸半,后发入寸风府行,发上五分痖门在,神庭至此十穴真,自此项骨下脊骶,分为二十有四椎,大椎上有项骨在,约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长强亦不算,中间廿一可排推,大椎大骨为第一,二椎节内陶道知,第三椎间身柱在,第一神道不须疑,第六灵台至阳七,第九身内筋缩思,十一脊中之穴中,十二悬枢之穴奇,十四命门肾俞平,十六阳关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骨端长强随。

中部见血 须用黄连、芍药为使。

下部见血 须用地榆为之使。

新血红色 生地黄、炒栀子。

陈血瘀色 熟地黄。

诸疮痛甚 苦寒为君,黄芩、黄连。佐以甘草,详上下用根梢及引经药。十二经皆用连翘。知母、生地黄酒洗为用。参、芪、甘草、当归,泻心火,助元气,止痛。解结,用连翘、当归、藁本。活血去血,用苏木、红花、牡丹皮。脉沉病在里,宜加大黄利之。脉浮为表,宜行经,芩、连、当归、人参、木香、槟榔、黄檗、泽泻。自腰已上至头者,加枳壳引至疮所。加鼠粘子,出毒消肿。加肉桂,入心引血化脓。坚不溃者,加王瓜根、黄药子、三棱、莪茂、昆布。

上身有疮 须用黄芩、防风、羌活、桔梗。上截黄连,下身黄檗、知母、防风,用酒水各半煎。引药入疮,用皂角针。

下部痔漏 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佐之。详证加减。

妇人胎前 有病,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用治病药。发热及肌热者,芩、连、参、芪。腹痛者,白芍、甘草。

产后诸病 忌柴胡、黄连、芍药。渴去半夏加白茯苓,喘嗽去人参,腹胀去甘草,血痛加当归、桃仁。

小儿惊搐 与破伤风同。

心热 摇头咬牙、额黄,黄连、甘草、导赤散。

肝热 目眩,柴胡、防风、甘草、泻青丸。

脾热 鼻上红,泻黄散。

肺热 右腮红,泻白散。

肾热 额上红,知母、黄檗、甘草。

第二卷 序列

书籍简介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3]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4]


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 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1. 本草纲目-5000yan.com
  2. 本草纲目
  3. 林奈塑像,芝加哥大学官网 . 2003-09 . [2022-12-15]
  4. 本草纲目-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