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本草綱目
來自網絡的圖片


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出自本草綱目第二卷。[1]本草綱目[2]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著。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採集、炮製 、方劑配伍等,並載附方 10000 余。 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

風中六腑 手足不遂,先發其表,羌活、防風為君,隨證加藥。然後行經養血,當歸、秦艽、獨活之類,隨經用之。

風中五臟 耳聾目瞀,先疏其里,三化湯。然後行經,獨活、防風、柴胡、白芷、川芎,隨經用之。

破傷中風 脈浮在表,汗之。脈沉在里,下之。背搐,羌活、防風。前搐,升麻、白芷。兩旁搐,柴胡、防風。右搐,加白芷。

傷風惡風 防風為君,麻黃、甘草佐之。

傷寒惡寒 麻黃為君,防風、甘草佐之。

六經頭痛 須用川芎,加引經藥。太陽,蔓荊。陽明,白芷。太陰,半夏。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巔頂,藁本。

眉棱骨痛 羌活、白芷、黃芩。

風濕身痛 羌活。

嗌痛頷腫 黃芩、鼠粘子、甘草、桔梗。

肢節腫痛 羌活。眼暴赤腫 防風、芩、連瀉火,當歸佐酒煎服。

眼久昏暗 熟苄、當歸為君,羌、防為臣,甘草、甘菊之類佐之。

風熱牙疼 喜冷惡熱,生苄、當歸、升麻、黃連、牡丹皮、防風。

腎虛牙疼 桔梗、升麻、細辛、吳茱萸。

風濕諸病 須用羌活、白朮。

風冷諸病 須用川烏。

一切痰飲 須用半夏。風加南星,熱加黃芩,濕加白朮、陳皮,寒加乾薑。

風熱諸病 須用荊芥、薄荷。

諸咳嗽病 五味為君,痰用半夏,喘加阿膠佐之。不拘有熱無熱,少加黃芩。春加川芎、芍藥,夏加梔子、知母,秋加防風,冬加麻黃、桂枝之類。

諸嗽有痰 半夏、白朮、五味、防風、枳殼、甘草。

咳嗽無痰 五味、杏仁、貝母、生薑、防風。

有聲有痰 半夏、白朮、五味、防風。

寒喘痰急 麻黃、杏仁。

熱喘咳嗽 桑白皮、黃芩、訶子。

水飲濕喘 白礬、皂莢、葶藶。

熱喘燥喘 阿膠、五味、麥門冬。

氣短虛喘 人參、黃芪、五味。

諸瘧寒熱 柴胡為君。

脾胃睏倦 參、芪、蒼朮。

不思飲食 木香、藿香。

脾胃有濕 嗜臥有痰,白朮、蒼朮、茯苓、豬苓、半夏、防風。

上焦濕熱 黃芩瀉肺火。中

焦濕熱 黃連瀉心火。

下焦濕熱 酒洗黃檗、知母、防己。

下焦濕腫 酒洗漢防己、龍膽草為君,甘草、黃檗為佐。

腹中脹滿 須用姜制厚朴、木香。

腹中窄狹 須用蒼朮。

腹中實熱 大黃、芒硝。

過傷飲食 熱物大黃為君。冷物,巴豆為丸散。

宿食不消 須用黃連、枳實。

胸中煩熱 須用梔子仁、茯苓。

胸中痞塞 實用厚朴、枳實,虛用芍藥、陳皮,痰熱用黃連、半夏,寒用附子、乾薑。

六郁痞滿 香附、撫芎。濕加蒼朮,痰加陳皮,熱加梔子,食加神曲,血加桃仁。

諸氣刺痛 枳殼、香附,加引經藥。

諸血刺痛 須加當歸,詳上下用根梢。脅痛寒熱 須用柴胡。

胃脘寒痛 須加草豆蔻、吳茱萸。

少腹疝痛 須加青皮、川楝子。

臍腹疼痛 加熟苄、烏藥。


肝經諸穴歌 足大指端名大敦,行間大指縫中存,太沖本節後二寸,踝前一寸號中封,蠡溝踝上五寸是,中都踝上七寸中,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曲膝盡橫紋,陰包膝上方四寸,氣沖三寸下五里,陰廉衝下有二寸,羊矢衝下一寸許,氣沖卻是胃經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橫骨端盡處,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門下脘旁九寸,肘尖盡處側臥取,期門又在巨闕旁,四寸五分無差矣。

諸痢腹痛 下後白芍、甘草為君,當歸、白朮佐之。先痢後便,黃檗為君,地榆佐之。先便後痢,黃芩為君,當歸佐之。里急,硝、黃下之。後重,加木香、藿香、檳榔和之。腹痛用芍藥,惡寒加桂,惡熱加黃芩,不痛芍藥減半。

水瀉不止 須用白朮、茯苓為君,芍藥、甘草佐之。谷不化,加防風。

小便黃澀 黃檗、澤瀉。

小便不利 黃檗、知母為君,茯苓、澤瀉為使。

心煩口渴 乾薑、茯苓、天花粉、烏梅。禁半夏、葛根。

小便餘瀝 黃檗、杜仲。莖中刺痛,生甘草梢。

肌熱有痰 須用黃芩。

虛熱有汗 須用黃芪、地骨皮、知母。

虛熱無汗 用牡丹皮、地骨皮。

潮熱有時 黃芩。午加黃連,未加石膏,申加柴胡,酉加升麻,辰、戌加羌活,夜加當歸。

自汗盜汗 須用黃芪、麻黃根。

驚悸恍惚 須用茯神。

一切氣痛 調胃,香附、木香。破滯氣,青皮、枳殼。泄氣,牽牛、蘿蔔子。助氣,木香、藿香。補氣,人參、黃芪。冷氣,草蔻、丁香。

一切血痛 活血補血,當歸、阿膠、川芎、甘草。涼血,生地黃。破血,桃仁、紅花、蘇木、茜根、玄胡索、郁李仁。止血,發灰、棕灰。

上部見血 須用防風、牡丹皮、剪草、天、麥門冬為使。


督脈諸穴圖 督脈斷交唇內鄉,兌端正在唇端央,水溝鼻下溝中索,素宜向鼻端詳,頭形非高面南下,先以前後髮際量,分為一尺有二寸,發上五分神庭當,發上一寸上星位,發上二寸總會良,發上前頂三寸半,發上百會五寸央,會後寸半即後項,會後三寸強間明,會後腦戶四寸半,後發入寸風府行,發上五分瘂門在,神庭至此十穴真,自此項骨下脊骶,分為二十有四椎,大椎上有項骨在,約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長強亦不算,中間廿一可排推,大椎大骨為第一,二椎節內陶道知,第三椎間身柱在,第一神道不須疑,第六靈台至陽七,第九身內筋縮思,十一脊中之穴中,十二懸樞之穴奇,十四命門腎俞平,十六陽關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骨端長強隨。

中部見血 須用黃連、芍藥為使。

下部見血 須用地榆為之使。

新血紅色 生地黃、炒梔子。

陳血瘀色 熟地黃。

諸瘡痛甚 苦寒為君,黃芩、黃連。佐以甘草,詳上下用根梢及引經藥。十二經皆用連翹。知母、生地黃酒洗為用。參、芪、甘草、當歸,瀉心火,助元氣,止痛。解結,用連翹、當歸、藁本。活血去血,用蘇木、紅花、牡丹皮。脈沉病在里,宜加大黃利之。脈浮為表,宜行經,芩、連、當歸、人參、木香、檳榔、黃檗、澤瀉。自腰已上至頭者,加枳殼引至瘡所。加鼠粘子,出毒消腫。加肉桂,入心引血化膿。堅不潰者,加王瓜根、黃藥子、三棱、莪茂、昆布。

上身有瘡 須用黃芩、防風、羌活、桔梗。上截黃連,下身黃檗、知母、防風,用酒水各半煎。引藥入瘡,用皂角針。

下部痔漏 蒼朮、防風為君,甘草、芍藥佐之。詳證加減。

婦人胎前 有病,以黃芩、白朮安胎,然後用治病藥。發熱及肌熱者,芩、連、參、芪。腹痛者,白芍、甘草。

產後諸病 忌柴胡、黃連、芍藥。渴去半夏加白茯苓,喘嗽去人參,腹脹去甘草,血痛加當歸、桃仁。

小兒驚搐 與破傷風同。

心熱 搖頭咬牙、額黃,黃連、甘草、導赤散。

肝熱 目眩,柴胡、防風、甘草、瀉青丸。

脾熱 鼻上紅,瀉黃散。

肺熱 右腮紅,瀉白散。

腎熱 額上紅,知母、黃檗、甘草。

第二卷 序列

書籍簡介

本草綱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為修改古代醫書中的錯誤而編,他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採,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餘年心血的結晶。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藥方11096個,書中還繪製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來進行了。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3]早二百年。每種藥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等項。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附錄61種,共942種,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共計1095種,占全部藥物總數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後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其有關資料曾被達爾文所引。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它的成就,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採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又將礦物藥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藥一類,根據植物的性能、形態、及其生長的環境,區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虫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4]


作者簡介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1518年生於湖北蘄州東門外的瓦硝壩(現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明以前,這個地方是雨湖和蓮市湖的交 界處,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漲的災難。從明代起,為了阻攔湖水的上漲,在這裡築起了堤壩,後來稱它瓦硝壩。臨近瓦硝壩有周長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蘄州風景區之一。東出瓦硝壩,有大泉山、龍盤山、平頂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樹木、竹林之外,還生長着各種野生藥材,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好地方。

李時珍出身三代相傳的醫戶人家,祖父是一個醫生,父親李言聞,又名李月池,也是當地有名的醫生,曾做過「太醫吏目」。他不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在醫學理論上也有相當的修養,後來李時珍稱讚自己的父親在診斷疾病方面的知識是「精詣奧旨,淺學未能窺造」。據記載李言聞著有《四診發明》、《艾葉傳》、《人參傳》、《痘疹證治》等。李時珍從小就在這種環境中薰陶着。

在封建社會裡,醫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與「算命」、「賣卦」的人相提並論,有時還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紳們的欺壓。這股勢力在明代更甚,當時還規定「醫戶」人家不能改行,這種輕視醫生的社會風氣,促使李言聞產生了改換醫戶地位的想法,決定讓李時珍走科舉道路,這樣可以取得一官半職,榮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時珍每天背誦《四書》、《五經》,準備迎接科舉考試。。。。。。

李時珍還提出「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的觀點。

李時珍對人類的貢獻是偉大的,因此深受後世人的尊敬,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藥學家,《明史》、《白茅堂集》都為他寫下了傳記。清光緒年間在李時珍墓立碑紀念。解放後,在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李時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時珍紀念館,整個紀念館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紀念展覽、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五大部分組成,鄧小平於1987年7月8日親筆題寫的館名。1956年科學家郭沫若以題詞作紀念,寫道:「醫中之聖,集中國藥學之大成,本草綱目乃1892種藥物說明,廣羅博採,曾費三十年之殫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本草綱目-5000yan.com
  2. 本草綱目
  3. 林奈塑像,芝加哥大學官網 . 2003-09 . [2022-12-15]
  4. 本草綱目-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