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远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连结 来自民报的图片

李远哲(英语:Yuan-Tseh Lee,1936年11月19日-),生于新竹市,化学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日本学士院名誉会员。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94-2006年),国际科学理事会会长(2011-2016年)、名古屋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会长。

1986年,因首先以分子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而与达德利·赫施巴赫及约翰·波拉尼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台湾人。








学习与成长过程

李远哲出生是一位闽南人[1]台湾新竹市人,教育程度为:大学硕士班教育。幼年时曾有一段躲避空袭生活的经历。由于父亲是画家李泽藩,对运动音乐也多有涉猎,所以李远哲自小的发展较全方位。在中学毕业前,李远哲其花了许多精力在体育及课外活动上。

学术生涯

李远哲的学术研究开始于大学时代,指导教授为【郑华生】(Hua-sheng Cheng),专攻用纸电泳分离的研究。1959年进入国立清华大学(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就读,论文指导教授为【浜口博】(H. Hamaguchi),研究温泉沉积物矿质北投石含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1962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化学系博士班,论文指导教授为【马汉】(Bruce Mahan)[2],研究电子激发的碱金属原子的化学离化过程(chemiionization processes of electronically excited alkali atoms)。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期间,李远哲逐渐对离子-分子间作用以及分子散射的动力学(ion-molecule re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scattering),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应动力学(crossed molecular beam studies of reaction dynamics),产生兴趣。1967年,李远哲前往哈佛大学在赫施巴赫的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带领赫施巴赫两位研究生跟随李远哲精巧的构想与设计工作,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期间,在李远哲不眠不休的工作下,组装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交叉分子仪。拓展了交叉分子束法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在物理化学领域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之后赫施巴赫还曾因此多次夸称李远哲为“物理化学界的莫札特[3]

1968年李远哲离开哈佛大学,应聘前往芝加哥大学任职。1974年应聘前往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与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LBNL)任职。 1984年返台协助筹办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 1986年以中华民国美国双重国籍的身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国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创办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

1982年7月,甫当上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李远哲,在第十五次院士会议提出,如果要厚植国家高科技工业的实力,必须要重视原子与分子科学的基础研究。因此,他便提案成立一所能够整合分子物理与物理化学研究的研究机构。他的构想随即得到吴大猷吴健雄及海外华人科学家,如沈元壤[4]蒲大邦林圣贤等人的支持。于是,在同年9月,先行成立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简称“原分所”)筹备处,由李远哲的好友张昭鼎博士担纲筹备处主任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沿革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12-13.</ref>。

研究所设立在台湾大学的校园内。成立之初,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著重在化学动态学光谱尖端材料表面科学生物物理与分析技术、原子物理光学等四个领域。并且,在张昭鼎的主持之下,原分所还拥有最先进的机械、电子与玻璃加工厂,得以承造精密度极高的科研仪器。

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原分所一口气延揽了近二十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回国服务,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震撼。而且在成立短短二十年内,原分所年年在表面物理雷射光学化学动态学大气化学等等领域,屡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发表。有鉴于此,美国知名物理化学家Sylvia T. Ceyer,在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会议上,还公开发表“美国的化学动态学研究远远不及台湾……”言论。

除此之外,近年来,原分所亦不断地培育出非常顶尖的青年研究人才,如中研院物理所林耿慧[5]、中研院基因体中心的王亦生中兴大学林宽锯东华大学彭文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杨学明[6]加州理工学院的郭青龄(failed tenure,于该校助理教授任期止于2014年3月)、夏威夷大学Ralf I. Kaiser[7]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梅亚历[8]东京大学加藤毅[9]等等,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顶尖学术中心,因而有人戏称此为“原分所学派”。

家族

李远哲家族亦赫赫有名,父亲是知名画家李泽藩新竹市武昌街人士,毕业于台北师范学校;母亲蔡配是小学教师,出生于台中大肚中堡梧栖港街,毕业于彰化女中。李远哲与太太吴锦丽(Bernice Wu Chin-li)相识于小学时期,他们育有两子一女:长子Ted(1963年出生,新闻业)、次子Sidney(1966年出生,医师)、长女Charlotte(1969年出生,社会学家)。兄长李远川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10]中央研究院院士。小弟李远鹏为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教授,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11]。小妹李季眉国立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教授,曾任国立中兴大学副校长。

参与教育改革

热衷社会事务的李远哲在1994年9月应行政院连战院长邀请,担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召集人。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教改会)是行政院特设部会,所遴选的教改会成员均为无给职。教改会的初衷,是想借助李远哲的声望,来凝聚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议题的共识。当任务期满,教改会必须提出一份教育改革谘议报告书给行政院,供行政院做为施政的参考[12]1996年12月达成任务后的教改会便自动解散。

然而,教育改革的立意,因当时的氛围与日后不同政治利益的角逐之下,被不断的曲解与扭曲。造成了李远哲博士很多的困扰。例如北高两市所施行的免试升高中的自愿就学方案远早于教改会的成立,但是舆论却误以为自学方案出自于教改会的评议[13] 2002年,李远哲担任行政院首席科技顾问,认为高等教育成效不理想,于是提议增设高教审议委员会,随后并担任委员会召集人[14],将教改重心从中小学转至高等教育。2005年,李远哲主持会议,公布五年五百亿获奖学校[15]

2012年5月,李登辉在《财讯》周刊专访中称,台湾的失业率高,追根究柢指向教改失败造成。他认为台湾教育并未认真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即是一例 [16]目前大学林立,却欠缺职业学校,不过,台湾过去的中小企业老板大多是出身黑手,每一位都是埋首苦干。反观现在,黑手或粗重工作,往往乏人问津。李登辉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源头,是李远哲,因为他引介错误的教育方法。“李远哲引介的美国式教育漏洞百出,他应该要负全责。德国的技职体系教育相当成功。”他认为台湾教育未培养人才,从现在大学林立,职业学校数量与所拥有资源却相当稀少[17]

社会关怀

  •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当时的行政院长萧万长,力邀请李远哲担任九二一灾后重建民间谘询团团长[18]。隔年,谘询团向行政院提出建议,尽速成立跨部会的国家级技术谘询及支援小组,以整合各相关单位并提供专业支援,处理九二一震灾灾区的九份二山、新草岭潭、九九峰等三大崩塌区灾后防灾及整体整治计画的建议。建议报告提出后, 谘询团随即解散。
  • 李远哲自小就热爱运动,多年来始终保持打网球的习惯。在美国柏克莱时,认识网球名将张德培,亦熟悉张德培成长过程。因此,李远哲认为华人也能打好网球[19]。但是,回到台湾以后,李远哲发现,台湾青少年网球选手拥有很优秀资质,却很难找到赞助。于是,他亲自上阵,说服中油等工商企业,从小就赞助卢彦勋王宇佐詹咏然庄佳容谢淑薇等选手训练费,并且商订长荣赞助机票Template:请求来源,让选手能时常出国训练与比赛[20][21]。由于李远哲适时提供的援助,这些选手才得以有机会挤进世界前一百名,进而晋级大奖赛。
  • 2013年8月8日父亲节,与台湾环境保护联盟创会会长施信民、导演小野魏德圣杨雅喆、作家刘黎儿及棋士夫婿王铭琬、艺人蔡康永、作家九把刀的父亲“刀爸”柯毓彬、台湾联合国协进会理事长罗荣光等一群爸爸们组成“爸爸非核阵线”共同参与台湾反核四运动[22]

参与政治

  • 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前,媒体影射他支持陈水扁竞选市长连任,当时他接到匿名信,恐吓在选举结束后杀光他们一家人;选后隔天,邻居看到有人想闯进中研院长官邸,打电话通报警卫,管委会主委一个月后才告诉李远哲夫妇[23]
  • 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投票前不久,李远哲在3月5日公开发表《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沦》,后来又在3月10日组成国政顾问团公开支持陈水扁,为选战投下震撼弹,被认定是绿营获胜的主因之一;当年田弘茂曾威胁李远哲“不要插手政治,要是插手,一九九八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会重演。”。
  • 2002年李远哲对国防军事改革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去除全面募兵,应实行大幅裁军,提倡精兵策略,此项建议亦纳入国防部战略参考。[24]
  • 2005年10月13日上午,李远哲出席立法院科资委员会,进行施政报告并备询;他在接受无党籍立法委员李敖质询时指出,目前的执政者有二点作得不好:第一,政策的精准度不足;亦即,政策形成太过粗糙。第二,执下者的操守须更好。因这两点民进党没有作得更好,让他感到失望。李远哲认为:总统陈水扁如果要改革,就须确实推动,这才是老百姓希望看到的事。[25]这是李远哲首度表达对民进党执政的不满。李远哲同时在答复李敖对教改,没能缓解升学压力而在立法院公开道歉。[26]原文如下:
  • 李远哲院长:这10年来,我虽然没能影响的教改工作,但我仍在努力。如最近高中分流,这将会变成分级制度,每个人……
  • 李敖委员:对不起,我必须打断你的话。我是问,你有没有需要向我们认错的事?这10年来,有没有做错严重的事,需要认错?还是说10年来,我李远哲所做的,没有一件是错的?
  • 李远哲院长:我做的事当然有错。
  • 李敖委员:请告诉我们是哪一件?
  • 李远哲院长:没能缓解升学压力,反而加深了。
  • 李敖委员:要不要向我儿子及女儿道歉?要不要让小朋友看看,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知过必改,愿意认错?请问院长愿不愿意认错?
  • 李远哲院长:我愿意向各位道歉,因为社会对教改会有太大的期待,而不了解其实教改会所能做的,只是将谘议报告书提交给“行政院”,之后我无法著力。但社会对教改会有这么大的期待,而我却没能做到,这点我需要道歉。
  • 2006年6月2日,李远哲指出:历史一直在验证英国阿克顿勋爵的名言“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败”,海内外就有不少例子;因此不论谁当政,于城于国,都要谨记这两句名言,时时自我警惕。他又表示,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几十年教育所造就;而现在一般人重视考试得分,大学门槛也依赖靠考试招生,道德修养均本列入考虑,这会衍生出问题。[27]
  • 2006年6月25日,李远哲发表亲笔署名的四点声明,原文如下:[28]
    1. 民主政治和政党轮替普世价值,也是本人的坚定信念。本人过去对台湾民主政治和政党轮替所公开表达的各种主张,今日检视,依然坚持。
    2. 民主进步党执政以来,政绩有限,弊案不少。对于该党未能坚持理想,未能谦卑执政,本人深感痛心。殷盼该党深自检讨,以后功补前过,俾不负人民寄托。
    3. 现行《宪法》对罢免总统的高门槛设计,应系当年修宪时著眼安定政局的缜密考量。本人认为,发动罢免的一方应当深切体察宪政之治的原理;但被罢免的人也应当再三推敲“止谤莫如自修”的精义。
    4. 台湾是国际社会的成员,在人类迈向未来的大道上,各国竞争激烈,不进则退。近数月来,本人多次出国,目睹各国进步神速,感触良多。上个礼拜还赴中东参与中东和平会议。过去水火不容的国家,现在都在对谈,可见和解才是当前世界的共同语言。反观台湾,假如因为内部长时间政治恶斗,造成施政空转,两千三百万同胞不分蓝绿、不分族群,势必同受其害,无一幸免。因此,希望各方体察和解的世界潮流与同胞祸福与共的现实,从速共同排除笼罩台湾上空的阴霾,让阳光重新照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 2006年4月,中研院评议会通过组织规程修订,诺贝尔奖级学者聘用为“特聘研究员”,可不受年龄限制,被媒体指为李远哲自肥条款。一般研究员薪水最高可领十万四千元,特聘研究员则分零到八级,每月可领十三万至四十九万元不等,退休俸则与研究员相当。当时实际通过聘用者共有四十八位。李远哲发表两点声明如下:
    1. 中研院评议委员会决议修正组织规程,增列优遇条款,本人应可留待新任院长批准。惟经深思,本人若因自己也在优遇名单上,便迟不处理,以私害公,对名单上另外五位院士,事实上形成不公平,自非处理院务之所当为。
    2. 本人一向以能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为无上光荣,因此虽然美、日一些学术机构知道本人即将任满,纷纷前来议聘,且报酬都在国内标准二倍以上,本人迄不考虑。至于本人是否自肥之人,社会应有公论;因此,对于某些恶意批评,本人并不在意。

    [29]

    • 2006年10月9日,李远哲在接受台湾《联合报》专访[30]时,承认:“大家对教育确实有很多不满。但这十多年来,很多人受到误导,认为教改会要负责;实际上教育须要不断改革、讨论,透过经年累月检讨,在执行的过程中,方向不对就要改进。”同时,对于台湾教育的问题,李远哲说:“最大问题出在,大家盲目相信笔试才公平;所以高中老师理应协助学生作生涯规划,这部份实行不理想,因而让补习班有利可图。非指笔试没用,只是笔试成绩就人的才华中尽占微小的一部分,导至年轻人就在这种环境下挣扎。台湾的教育这几年已经有不少进步,如老师教学自主,亦或是国小学生生活多元化;但‘升学考试带动的教学’还有大进步空间。”
    • 2008年1月2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导,李远哲不后悔曾经挺扁,但因为对陈水扁人格瑕疵感到失望,公开呼吁谢长廷陈水扁切割[31]
    • 2008年4月,民进党败选后,李远哲曾致电蔡英文,欲前往拜会蔡英文、游说她竞选党主席,此时的蔡英文正在观看韩剧,因李远哲是她尊敬的长者,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还是赶到办公室。[32]
    • 2009年6月21日,鉴于台湾司法滥用羁押权,蔡英文串联李远哲等人,声明保障人权,停止延长羁押陈水扁[33]
    • 2012年1月10日,李远哲及学术界人士连署声明,宇昌案给科学工作者很深感触,生技本无色,但选举政治正践踏生技幼苗,宇昌案是很好的生技成功典范,却难逃政治抹黑。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的人格及宇昌案背书[34]
    • 2012年8月14日,特侦组约谈中研院院士何大一陈良博,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前主席蔡英文后,查无不法签结宇昌案[35]
    • 2015年12月31日,李远哲自中研院原子所退休,依中研院规定办理退休,并按照一般研究人员相同本薪请领“一次退休金”153万9175元、“公保养老给付”58万6093元,放弃十八趴优惠存款[36]
    • 2016年4月27日,中研院副院长王汎森声明,李前院长卸任院长时领250万元的退休金,一年多以前卸任特聘研究员又领150万元,总计400万元,并没有外传月退俸为数50万元的月退休金。[37]
    • 2005年10月19日至2015年12月31日回任中研院特聘研究员,10年间支领研究费数千万[38]

    简易年表

    • 1936年11月19日生于日本帝国台湾新竹州。
    • 1943年入新竹公学校,是棒球校队及乒乓球校队队员。
    • 1949年入新竹中学,是网球校队队员,并在学校乐团吹长号
    • 1955年保送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化工系,次年转入化学系。
    • 1959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
    • 1959年入国立清华大学(新竹)原子科学研究所放射化学组硕士班。
    • 1961年续留清大担任助教一年。
    • 196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就读化学博士,论文由马汉(Bruce Mahan)教授指导。
    • 1965年取得博士学位。
    • 1967年2月前往哈佛大学,在达德利·赫施巴赫教授处从事博士后研究。
    • 1968年10月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及佛兰克研究所(James Franck Institute)助理教授。
    • 1971年10月升为芝加哥大学副教授。
    • 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半学年。
    • 1973年1月升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 1974年返回加州柏克莱分校,任化学系教授、劳伦斯柏克莱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同年,成为美国公民。
    • 1975年任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Fellow,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 197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198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 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 1986年获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1986年与哈佛大学赫施巴赫教授及多伦多大学约翰·波拉尼教授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 1987年5月,与另1位美籍华人得主李政道一起应邀到北京会见邓小平。
    • 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接替吴大猷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 1995年应时任总统李登辉和行政院院长连战邀请,担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教改会)召集人,
    • 1997年12月2日教改会完成阶段性任务解散后卸任。
    • 2000年3月13日发表辞去中央研究院院长职务;不久接受时任总统陈水扁挽留及续任。
    • 2006年10月19日,中央研究院院长任期届满,由翁启惠接任。
    • 2007年1月,被选任为日本学士院客员(对国际学术的发达有特别功劳的外国人研究者,得被选定为日本学士院客员,李远哲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位台湾人日本学士院客员)。
    • 2007年5月22日,出任《台湾大百科全书》,总监修。
    • 2007年10月9日,天主教教宗本笃16世任命李远哲为宗座科学院院士
    • 2008年3月21日起担任T3大学联盟召集人、谘询委员会委员。
    • 2008年当选国际科学理事会会长。任期自2011年开始[39]
    • 2011年11月,担任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理事会会员。[40]
    • 2012年9月,应蒙古国立大学校长TUMUR-OCHIR Sanjbegz之邀请于9月11日至15日访问蒙古,访问期间除接受蒙古国立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外,并将发表题为"Sustainability of Human Society"及"Dynamics of Chemical Reactions and Photochemical Processes"两场演讲。[41]
    • 2012年10月17-20日,受巴拿马第14届国家科技会议之邀,发表开幕演讲,并荣获巴拿马颁授“Manuel Amador Guerrero(大十字勋章)”。[42]
    • 2014年5月30日,受邀至 TEDxTaipei 演讲。对未来进行阐述说道:“打破一户一冰箱的思维,由社区共用一个大冰箱来省电;水资源不一定要用于发电,面对酷热的夏天,可以直接将台湾东海岸又深又冷的海水引至西岸冷却大都会。”[43]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

    1. [1]
    2. Bruce H. Mahan, 1930 - 1982
    3. 李远哲满70岁 老师巴哈温馨送来生日礼物
    4. Yuen-Ron She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9-23.
    5. 林耿慧
    6. 杨学明:享受科学研究的纯粹趣味. [200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6). 
    7. Ralf I. Kaiser
    8. Dr. Alexander Mebel
    9. 加藤 毅(かとう つよし)
    10. 李远川院士
    11. 院士出炉 李远哲:李远鹏是家里最聪明的人
    12. 教育改革谘议报告书
    13. 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李远哲)
    14. 李远哲:切割教学卓越50亿 补助技职大学
    15. 5年500亿 李远哲下午公布分配结果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2-03.
    16. 李登辉:教改失败,李远哲要负责!
    17. 敬答“国师变轿夫”(爽报92年7月25日社论)
    18. 中央震后处理情形[失效链接]
    19. 李远哲 球拍在手Power无穷
    20. 詹咏然 最爱的球友是李远哲
    21. 李远哲:台湾年轻人才多 民间应投入资源培养
    22. 爸爸非核阵线成立 刀爸:要拿掉恶性肿瘤, 新头壳 newtalk, 2013.08.08
    23. 李远哲惊爆 遭田弘茂死亡威胁 2000年总统大选支持扁 挺萧人士关切苹果日报
    24. 我国军事改革与兵役制度发展的战略思考 国防杂志卷期:18:3 2002.09 页次:页3-20
    25. ETtoday 五年前挺阿扁 李远哲在李敖逼问下坦承:对民进党失望
    26. 逼李远哲道歉
    27. 自由时报--“扁释权”我研拟对外说帖”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6-06-14.
    28. 自由时报--李远哲期盼 体察和解的世界潮流
    29. 中研院优遇条款自肥争议 李远哲:对5诺贝尔得主院士不公平
    30. 《联合报》2006年10月10日A13版。
    31. 李远哲“期待”谢? 还原产经报导
    32. 蔡英文新书上市 透露不解扁为何找她掌“陆委会”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8-12.
    33. 蔡英文串联李远哲 拟声援陈水扁司法人权. 中央社. 2009年6月21日 [2009-06-29]. 
    34. 李远哲又站出来 挺蔡挺宇昌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01-13.
    35. 还蔡清白 查无不法“宇昌案”特侦签结
    36. 蔡正元点名李远哲领取千万年金 中研院否认
    37. [2]
    38. [https://www.sinica.edu.tw/faq.html
    39. 李远哲前院长当选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会长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7-15.
    40. 李远哲担任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理事会会员
    41. 中央研究院李前院长远哲访蒙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2-21.
    42. 李远哲获巴拿马大十字勋章 中央社 2012-10-19 12:20:14 PM
    43. 用创新的力量打造人类的未来家园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