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北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柳北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下辖区,位于柳州市的北部,东部和西南部隔柳江与郊区柳东乡和柳南区相望,南接城中区,北至郊区长塘乡、白露乡,西滨柳江,形成北宽南狭的长形带柄斧状布局。

柳北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柳北区管辖9个街道,3个镇,总人口为44.13万人。

柳北区辖区呈扇形,依山环水,九曲柳江环东、南、西三面而过,北面有雀儿山公园君武森林公园江湾休闲观光区等风景区。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72.48亿元,下降6.3%;第三产业增加值243.92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比例为1.8:51.8:46.4。

2019年10月8日,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建制沿革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桂林县置马平县,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双山”。属象州。

大业元年(605年),撤象州,马平县属桂州。

大业三年(607年),桂州改称始安郡,马平县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同年改名南昆州)治所。贞观八年(634年)为柳州治所。马平县城址位于今柳州市城中区东南滨江一带。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迁柳城县,马平县仍属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马平县属柳州安抚司。十六年(1279年)属柳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马平县属柳州府。为府治所,清仍之。

民国元年(1912年),撤马平县入柳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6月,裁柳州府,复置马平县,属广西柳江道,为道治所。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日,马平县改名柳州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柳州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并为治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7日,柳州县改名柳江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柳江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并为治所。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第四区改称第二区,柳江仍为区治所。

解放后1949年11月25日,柳江县城解放。12月10日,柳江县城区,即今柳北辖区及部分郊区划归柳州市。城区外18个乡划为柳江县,属柳州专区。

1950年3月19日,柳江县治迁拉堡圩。今柳北辖区分属柳东、柳西区。7月26日,柳东、柳西区改为第二、第三区,属柳州市第二、第三区,一部分属柳城县鹧鸪江乡。同年下半年,改属第一、三区。

1955年撤区,建立街道,今柳北辖区分属文惠街道、中南街道和郊区管辖。

1958年9月25日成立柳北区,管辖新建工业区。

1960年4月,撤销区公所和居民委员会,将城区和郊区合并,组成柳州市辖4个人民公社。雀儿山人民公社成立,下辖白露(钢铁)、长塘(飞跃)和沙塘(超美)等3个分社。今柳北辖区大部分属雀儿山人民公社,一部分属城中人民公社文惠分社、东方红农业分社。

1961年12月恢复城乡分管。21日,撤销雀儿山公社,将大部分地区并入郊区,小部分并入城中区。

1962年恢复居民委员会,今柳北辖区部分划归向阳公社所属居委会。次年12月5日,恢复雀儿山公社,辖柳北工业区全部地区。

1968年间,柳州市成立城中区、鱼峰区、郊区,今柳北辖区分属城中、郊区。

1972年,城中、鱼峰合并为柳州市城区。今柳北辖区分属其中解放公社和雀儿山公社。

1979年9月20日,恢复柳北区。28日,柳北区正式成立。属柳州市至今未变。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0年下辖18个居委会。

1981年,新建跃进路、北雀路、胜利路和火车北站等居委会,辖区居委会增加到27个。

1985年3月,由于城区工作需要,区内设立解放、黄村、胜利、雀儿山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区政府行使部分职权,并直接管理辖区内各居民委员会。解放街道办事处主要管辖从八一路至跃进路口、三中路、北站路、白沙路地段的12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机关驻地八一路36号。黄村街道办事处管辖南从雅儒路铁桥头北至北雀路红碑路口,东至湘桂铁路边,西至柳江地段,下辖8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机关原驻北雀路7号,后迁至雅儒路清水塘边。胜利街道办事处管辖南起跃进路口,北至柳长公路与湘桂铁路交叉口,西至北雀路中段,东至柳江畔,下辖14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及胜利小区管理委员会,机关驻地胜利小区。雀儿山街道办事处管辖地区南与胜利办事处交界,北至鹧鸪江地段,下辖9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机关驻地北雀路79号。

1983年1月17日,柳城县沙埔公社石碑坪片古木、大滩大队划归柳州市,境内的长虹机械厂的职工、家属为城市户口,归柳北区管理;同日,鹿寨县属的洛埠镇划归柳州市,境内的柳江造纸厂的职工、家属为城市户口,亦属柳北区管理,柳北区辖范围按选民所在地逐渐扩大。

1988年5月,成立柳钢居民办事处,自行管理柳州钢铁厂内部9个居民委员会,行政上仍受柳北区人民政府领导。

1990年,共有52个。管辖最远的地方,为屯秋两个居委会,驻地在鹿寨县境内。这种城乡交织并与外县搭界“插花”的现象,是柳北区行政区划和管理上突出的特点。

2012年2月22日,洛埠镇划归鱼峰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柳北区辖9个街道,3个镇:跃进街道、柳长街道、胜利街道、白露街道、钢城街道、雅儒街道、雀儿山街道、解放街道、锦绣街道、石碑坪镇、沙塘镇、长塘镇。区政府位于区内胜利路12号。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5年末,柳北区常住总人口为44.13万人,增长0.59%;其中,城镇人口41.83万人,增长0.75%。年末户籍总人口34.89万人中,城镇人口31.64万人,乡村人口3.25万人;男性17.61万人,女性17.28万人。

民族

柳北区主要民族为汉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壮族侗族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等民族。

交通运输

柳北辖区内有火车北站、白沙汽车客运站、铁路货运站、鹧鸪江码头等交通枢纽站点,国家一级公路209国道纵贯该区4个乡镇,连接柳州市北面四县,正在建设的环城高速公路与209国道交汇,将南柳、桂柳、宜柳高速公路连接贯通,潭中高架桥、胜利立交桥等大型现代交通建筑也已建成使用。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柳北区位于柳州市北部地处中心位置东经109°21'’109,北纬24°19′’24。东部和西南部隔柳江与郊区柳东乡和柳南区相望,南接城中区,北至郊区长塘乡、白露乡,西滨柳江,形成北宽南狭的长形带柄斧状布局,总面积28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柳北区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由于柳江穿流市区及气候、岩性、构造的影响,形成河流阶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气候特征

柳州区位于南亚热带北缘,大江环绕,地气疏豁,柳北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尤为明显。气候特征是夏长冬短。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雨量充沛,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形成夏湿冬干的气候。

自1964年以来,在沙塘物候观测点进行系统的物候观测,从多年的天气变化和柳北一带的生物现象表明:柳州地区(以柳北为观测点)春季由每年2月7日至4月25日,气温由摄氏11度逐渐升至20.4度,先见毛桃芽膨大,桐油树展叶至苦楝树开花,共历78天。自每年4月末起进入夏季。初夏平均气温20.4度,葡萄开花;仲夏气温平均21度,蚱蝉始鸣;季夏平均气温26度,桂花绽蕊,至每年10月初夏季结束,共为160天。秋季由每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计为84天,平均气温16.2度,枇杷出现花蕾,桐油树叶渐次变黄。自12月26日起至第二年2月6日是为冬季,共43天,平均气温11度,苦楝树叶落尽,野草枯黄。

年平均气温摄氏20.5度,一般变化不大,年际前后的气温差异在0.4度左右。最热月份为每年7—8月,月平均气温28.8度,1956年8月7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2度;最冷月份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间,月平均气温10.3度,1955年1月12日的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8度。无霜期332天,1975年霜冻严重,全年有霜期连续22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柳北区内的岩层为沉积岩,地下矿藏多属于沉积矿,如石灰石白云石矿,分布面积很广。笔架山已探明C1级储量石灰石273万吨,含氧化钙46.9%;白云石153万吨,含氧化镁21.25%。驼背山的石灰石储量21万吨,含氧化钙50%;白云石130万吨,含氧化镁19.9%。

水资源

柳北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主要含水段分布标高在50一20米,地下水埋藏2.5—2.2米不等。经计算,地下水储存资源约0.15亿立方米左右,允许开采量9.25万立方米/日,这类地下水属重碳酸钙类型,水温春冬摄氏20一23度,夏秋20一25度,水质良好。

经济概况

综述

2017年,柳北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72.48亿元,下降6.3%;第三产业增加值243.92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比例为1.8:51.8:46.4。

第一产业

2017年,柳北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

第二产业

2017年,全年辖区工业总产值1197.27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7.06亿元,同比增长3.3%。

全年柳北区建筑业总产值为222.72亿元,同比增长11.53%;建筑业增加值17.21亿元,现价增速1.4%。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36亿元,同比增长10%;批发业销售额743.08亿元,同比增长14.9%;零售业销售额157.37亿元,同比增长11.9%;住宿业营业额3.64亿元,同比增长17.7%;餐饮业营业额36.04亿元,同比增长13.8%。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2.46亿元,同比增长33.7%。

社会事业

文化

截至2015年,柳北区举办“和谐文化在基层”系列惠民活动145场;扶持发展业余文艺队,现有腰鼓队、曲艺队、舞蹈队等队伍150多支,放映公益数字电影485场。

社会保障

截至2015年,柳北区城镇新增就业1.1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8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67人;新增创业3466人,带动就业1.07万人。城乡社保覆盖范围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续保18.6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3万人,参保率95.5%;发放居民养老金1023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3.71万人。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2176户,住房租赁补贴发放622万元,累计保障家庭2.46万户次。各项民生补贴补助落实到位,累计发放低保金、医疗救助金、抚恤补助金、残疾人特困生活补助、高龄老人补贴等各类补助补贴4478.54万元、16.3万人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红枫叶、柳钢康复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开业,建设完成农村幸福院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7个、老年活动场所8个。社区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完成社区办公用房装修项目6个,为各村(社区)配置电脑85台、打印机98台;凤凰社区等6个社区试点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锦绣街道锦江社区、沙塘镇海洲社区正式成立。

教育

截至2015年,柳北区柳北区有幼儿园64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62所(其中部队办1所,企业办3所),在园幼儿1.34万人,专任教师773人,幼儿园每万人口在校生313人。小学45所,其中公办38所,民办7所,另有村小16所,教学点2所,育才特教学校1所,在校小学生2.76万人,专任教师1495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1427人,普通初中14所,其中公办13所,民办1所,在校初中生1.29万人,专任教师921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921人。

卫生

截至2015年,柳北区设有医疗卫生机构(含医院、诊所、卫生机构)214个,其中医院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8家,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家,村级卫生所27家,门诊部(所)155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有病床2265张,卫生技术人员3043人。其中执业医师973人,执业助理医师127人,注册护士(助产士)1334人;药(师)士169人,检验技师(士)114人,影像技师(士)48人,其他卫技人员259人,注册乡村医生35人。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全年诊疗病患者226.4万人次,比上年减少9.8万人次,其中门诊、急诊215.3万人次,比上年减少4.7万人次;住院病人3.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0.1万人次。

风景名胜

雀儿山公园

雀儿山公园位于柳州市柳北工业区,是一座山水园林游乐公园。古人云:“南有马鞍北有雀”,“马鞍”就是柳州城南的马鞍山,“雀”就是指雀儿山。柳州向来把雀儿山与马鞍山一起列为柳州的主要名胜。

园中一山峰拔地而起,海拔180.40米,形似雀儿振翼,故名雀儿山,公园以雀儿山而得名。面积84.79公顷,其中水面20.71公顷,园内“浓遮树暗--园绿,艳照霞明半壁红”景观被命名为“雀山霞蔚”,为柳州新八景之一。雀儿山是柳州名胜,自古就有“北雀轩昂驾鹤高”的赞誉,是“县城之主山也”。[1]

君武森林公园

君武森林公园以广西大学第一任校长马君武先生的名字命名,位于柳州市北郊沙塘镇境内,原为广西林业学校的附属林场,始建于1927年。园内气候湿润,风景优美,林地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2]

沙塘花果山迷宫

沙塘花果山迷宫位于柳州市沙塘镇江湾村永安屯,原柳州地区农科所旁的花果山·生态园内,植物迷宫占地面积33000多平方米约合50亩,植物迷宫通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总长度为7~8千米,迷宫分一号迷宫、二号迷宫和三号迷宫,分别有三个出入口,迷宫设计利用迷宫通道内外空间栽种花果草木,设置景点景物。本植物迷宫与英国的花带型敞开式迷宫不同,为封闭式植物迷宫,在国内外迷宫设计中尚属首创。迷宫内的鸳鸯酒瓶亭、百香果蒙古包、迷乐天桥、假山流水、睡莲争艳、肉类植物、太空莲、牡丹莲、映山红、红梅、腊梅等植物科普、植物十二生肖(在建)和聚鸟堂(在建)等各色景点。

视频

柳北区征兵宣传视频

视频

雀儿山公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