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柳南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柳南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轄區,位於柳州市西南部,地勢為西高東低,氣候春早秋遲、夏長冬短;總面積164.19平方公里,轄3個鎮、8個街道;2017年總人口36.07萬人。

柳南區東鄰魚峰山;南有大龍潭;西靠大鵝山文筆峰。有唐代左諫議大夫劉賁(bēn)之墓、劉家大院及胡志明故居。

轄區內的柳州火車站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鐵路樞紐,湘桂、黔桂、焦柳鐵路和衡柳高速鐵路、柳南客運專線(柳南城際鐵路)交匯於此,轄區內主要道路與南柳、桂柳、宜柳、環城高速公路形成網絡。

2017年,柳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1.0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0.6億元(工業增加值472.6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7.82億元。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歷史沿革

1979年9月,柳州市撤銷城區,同時分別成立柳南、柳北、魚峰、城中4個城區。柳南區由原城區的南站、柳南兩個公社和柳石公社的大部分區域合併組成。柳州市同時在柳南區設立中共柳南區委員會、柳南區人民政府。

1999年12月,增設舊機場街道,同時設立舊機場街道辦事處。

2001年4月,舊機場街道更名銀山街道,同年5月,柳南區在河西街道進行社區區域化建設試點,重新劃分整合成立社區,至2002年6月,柳南區6個街道共撤銷原50個居民委員會,劃分整合為45個社區。

2002年9月,柳州市重新調整市轄區行政區劃,撤銷郊區,原郊區的西鵝鄉、太陽村鎮和黃村鄉、羊角山鎮的各3 個行政村劃歸柳南區。

2005年7月,柳州市部署鄉鎮撤併,改設街道,撤銷西鵝鄉建制.柳南區增設南環、潭西2個街道.同時設立南環、潭西2個街道辦事處,原西鵝鄉的10個行政村分別劃歸太陽村鎮和南環街道。同時,柳南區調整太陽村鎮和部分街道行政區劃,把部分社區、村屯劃歸南環、潭前2個街道。是年來.柳南區共劃分為柳南、柳石、南站、鵝山、河西、銀山、南環、潭西8個街道和太陽村鎮1個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底,柳南區轄河西、柳南、柳石、南站、鵝山、銀山、潭西、南環8個街道和太陽村、流山、洛滿3個鎮;區政府駐河西街道潭中西路10號。

人口

截至2017年底,柳南區人口36.07萬,其中農村人口0.62萬;常住人口52.27萬人(不含柳江區洛滿鎮和流山鎮)。人口自然增長率7.31‰。

柳南區境內有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回族滿族布依族毛南族水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交通運輸

柳州位於廣西中部,水陸交通方便,為西南地區交通樞紐。柳南地區是通往湖南、廣東、貴州、雲南等地的主要通道之一,水路循柳江而上,通至柳城、融水、三江、龍江,下直達珠江三角洲。公路有國道3條,區(省)道1條,匯合於此,通往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各縣,區道3條通往市郊。鐵路有焦柳、湘桂、黔桂3條幹線,在轄區內建有3個車站可通全國各主要城市。民航可來往廣州。轄區內有柳州鐵路局、柳州鐵路分局、柳州汽車總站、柳州汽車運輸公司、柳州二運公司東站、柳州民航站等交通機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柳南區位於市西南部,北緯24°15′47″—24°23′25″,東經109°13′21″—109°24′29″,東界魚峰區,西、南、北面與柳江縣接壤,東北與柳北區、城中區隔河相望。總面積164.19平方公里(不含託管的柳江區洛滿鎮和流山鎮)。

地形地貌

柳南區地勢為西高東低,轄區西部太陽村鎮大部分和原西鵝鄉西部為丘陵、石山地帶,山峰連綿起伏,山峰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西部文筆山至新圩一帶,山丘連綿起伏,走向受構造線控制,丘頂標高一般在160—350米。境內的文筆山為市區最二高峰,此山位於原西鵝鄉南崗山脈南端,山頂海拔標高419米,相對高度284米。由於岩石差異及風化作用,山體下部呈緩坡狀,山體上部白雲岩呈陡峭地形,山勢卓立,直上80多米。東部街道地層面除零星分布的孤峰外,地面波狀起伏,形成高低壘錯、溝槽相間的低洼地,地面相高差5—10米,地面標高80—100米。原西鵝鄉東部屬河流階地,地形平坦,排水條件好,近水源,有灌溉之利,標高在85—120米。太陽村一帶地段,為峰林谷地,峰林之間或為長條形谷地,或為較寬闊的谷地,峰頂保留有明顯的古剝蝕面,標高一般為260—280米,谷地面標高90—100米,相對高差近200米。

氣候

柳南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季風環流作用很明顯,夏季盛行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團,冬季流行寒冷乾燥的大陸氣團,具有春早秋遲、夏長冬短的特點。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風,低溫、少雨。冬短不太冷,夏長炎熱,雨熱同季,無霜期長達328天。年平均風速1.6米每秒。大風(最大風速≥17米每秒)日數年平均2.5天,屬全國風速較小區和大風日數較少區。轄區屬濕潤晚秋干春夏濕區,年平均水汽壓19.6百帕,年平均相對濕度76%。全年氣溫較高,蒸發量也較大,年平均為1609.3毫米,其中7月蒸發量最盛,2月蒸發量最小。

水文

柳南區較大洪水大多集中在6—7月份,其特點為暴漲暴落,一次洪水過程一般為5—7天,短者僅3天,長者可達28天。較大洪水一般為流域內2—3次暴雨過程產生的洪水疊加而形成。柳江下游紅花水電站建成蓄水後,柳南區內的柳江河段深度一般為6—13米,洪水期最深可達30多米。江面寬度常一般為500多米。柳江多年平均徑流量1250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395.3億立方米。年平均水溫21.4℃。江岸多為沙質土壤,河床卵石夾沙,多年平均含沙量0.112公斤每立方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柳南區水源豐富,流經柳南區境域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柳江,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柳江、大橋河、鵝江(竹鵝溪)、新圩河共4條。柳江流域面積58246平方公里,流經柳南區河段14.25公里,自上而下流經的鄉鎮街道轄區是太陽村鎮、潭西街道、南站街道、柳南街道。大橋河流域面積717平方公里,流經柳南區河段5.47公里,流經南環街道轄區。鵝江流域面積71.8平方公里,河長18公里,自上而下流經的鄉鎮街道轄區是太陽村鎮、南環街道、鵝山街道、柳南街道、南站街道。新圩河流域面積59.9平方公里,河長14公里,整條河流在太陽村鎮境內。規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3處。

植物資源

柳南區境內植物種類較多,竹木類有松樹杉樹尾葉桉樹油茶樹泡桐樹甜竹楠竹等。果樹類有柑桔樹枇杷樹龍眼樹番石榴樹山楂樹等。觀賞植物野生種有南天竹金絲桃海金沙劍葉鳳尾蕨野黃菊柳州異裂菊等。藥用類有金銀花天冬首烏黃精白茅根雞骨草金錢草車前草益母草等。

動物資源

西鵝鄉、太陽村鎮哺乳獸類有穿山甲、大靈貓、小靈貓、華南兔(野兔)、野豬、果子狸、赤麂(黃獠)、黃鼬(黃鼠狼)、田鼠、家鼠、松鼠等。鳥類有老鷹白鷺布穀鳥鷓鴣八哥畫眉斑鳩麻雀燕子綠豆鳥貓頭鷹等。爬行類有烏龜蛤蚧眼鏡蛇灰鼠蛇白花蛇等。兩棲類有虎紋蛙(田雞)、棘腹蛙(山螞甥)、蟾蜍等。魚類有鯉魚青魚、鯇(草)魚、鱸魚黃鱔泥鰍等。昆蟲類有蜻蜓螳螂甲蟲等。

礦產資源

柳南區主要礦產資源有6種,分別為建築石料用灰岩(儲藏量57228.53萬噸)、水泥配料用砂岩(儲藏量47772.7萬噸)、磚瓦用頁岩(儲藏量1049.02萬噸)﹑水泥配料用頁岩、水泥配料用黏土、水泥用灰岩等,主要分布在太陽村鎮一帶。

經濟

綜述

2015年,柳南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4年增長10.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3億元,增長4.1%;二產增加值399.35億元,增長9.10%,工業增加值382.18億元,增長9%;三產增加值162.56億元,增長13.40%。

2015年,柳南區固定資產投資160.67億元,比上年增長20.82%,其中更新改造投資128.13億元,同比增長16%。

2017年,柳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1.0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0.6億元(工業增加值472.6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7.8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3.4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289.61億元。

2017年,柳南區財政收入42.48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7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3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4萬元。

第一產業

2015年,柳南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1%,比上年高0.7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9億元,增長3.97%。

2017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比上年高1.3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5億元,下降1.54%。創建韭黃生產基地,韭黃種植面積擴大至533.3公頃,年產量1萬噸,產值8000萬元。投入1500萬元完善蔬菜基地配套設施,引進蔬菜新品種6個、新技術2項,帶動示範區內時令蔬菜種植達200公頃,年產值4000萬元以上。

第二產業

2015年,柳南區工業總產值1573.3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0%,比2014年提高3.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6.36億元,增長9.4%,比2014年提高5個百分點。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9.24億元,比上年增長10.61%。柳南區建築業增加值實現17.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017年,柳南區工業總產值1829.34億元,同比增長7.62%,比2016年低1.6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6.75億元,增長6.8%,比2016年低3.2個百分點。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05.76億元,比上年增長0.22%。

2017年,柳南區工業經濟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472.61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工程機械產業增長8.53%。轄區內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3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27%。21個園區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在孵企業33家,年產值超5億元。柳州河西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規模以上企業90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57家。全年高新區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7.63億元;實現產值1314.46億元,比上年增長6.87%。

第三產業

2015年,柳南區第三產業增加值162.56億元,同比增長10.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4.80億元,同比增長13.40%,增速比上年略有降低;批發業銷售額490億元,增長10.08%;零售業銷售額285.65億元,增長15.58%;住宿業營業額4.81億元,增長17.40%;餐飲業營業額19.60億元,增長18.65%。

2017年,柳南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0.31億元,同比增長10.18%,增速與全市增速基本持平。

外貿出口總額1858.5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4億美元;批發業銷售額603.20億元,增長15.40%;零售業銷售額361.70億元,增長11.40%;住宿業營業額5.70億元,增長14.60%;餐飲業營業額27.10億元,增長17.60%。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柳南區新增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個、國家CNAS實驗室1個、自治區級眾創空間1個、市級眾創空間7個、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繼續保持全市縣(區)第一。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柳南區內有9所公立幼兒園、42所小學、17所普通初級中學、3所普通高級中學、2所中等職業學校。

2017年,柳南區獲評為自治區(核心)示範區(三星級)。教育均衡發展新建航四路中學、航二路小學、西堤路小學,新增學位6390個。接納轄區內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人學3.27萬人,進入公辦學校就讀率95.5%。新組建柳州市飛鵝路逸夫小學教育集團和柳州帝第四十六中學教育集團,原柳州市第四十五中學更名為柳州市鐵五中學。實施「教師全員培訓工程」,派出支教、走教、輪崗教師368人。年內,以95.5分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檢查。

文化事業

2017年,柳南區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思想道德建設,有全國文明單位3個、自治區文明單位37個,2個村榮獲柳州市十大"美麗鄉村"稱號,6個社區被評為"柳州市十大品牌社區"。全區建有社區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社區圖書室、文化娛樂室等150個,公共文化設施使用面積達15700平方米,打造了"歡樂柳江南"、"魅力柳南"等一批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不斷滿足居民群眾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柳南區有鎮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室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0個。

歷史文化

柳南轄區各民族通用語言是普通話和柳州官話。除柳州官話外,少數民族語言和其他方言在一定區域內使用。轄區內的壯族長期定居在太陽村鎮的四合、山灣、上等、太陽等村屯,一直通用壯語。其他居民多是歷代遷徙而來的,在這部分居民中,仍保留着自己原來家鄉的方言。轄區內說粵語的居民分布在新雲、磨灘、渡口、新圩等村;說客家話的居民分布在門頭、帽合、西鵝、和平、長龍、文筆、竹鵝、山頭、老房、百樂等村;說福建話的居民分布在西鵝、山頭等村;說湖廣話的居民分布在四合、桐村等村;說平話的居民分布在基隆村。

風景名勝

柳南區境內文筆山海拔419米,為柳州市區第二高峰。鵝山(也稱大鵝山)海拔303米,與小鵝山緊連;「筆鋒聳翠」「鵝山飛瀑」為柳州古八景。境內柳江段屬柳州市「百里柳江」景區。轄區內有柳州市動物園和柳州鐵路鵝山青少年公園、河西水上廉政文化公園等。有太陽村鎮新圩村「金太陽」生態農業示範區。轄區內歷史文物勝跡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志明舊居,有柳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諫議大夫賢良」劉賁墓(建於1765年)、古代民居建築劉家大院、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址鹿谷嶺遺址、抗戰文化遺蹟柳州舊飛機場、近現代史跡建築張公嶺環山工事。

劉蕡墓

劉蕡墓位於柳州市郊西鵝鄉山頭村龍興屯田野中。劉蕡於唐開成至會昌年間(836~846年)被貶為柳州司戶參軍。民間傳說他下鄉視農時,在田間墜馬而死,葬於此處。唐天復二年(902年),劉蕡被追贈為左諫議大夫。墓碑題為"唐諫議大夫賢良劉公墓",地方人士稱賢良墳。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廣西布政司右參政黃塤曾加修整,並在四周建有牆垣。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右江道王錦主持重修,增設石牌坊。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柳州知府楊道霖等捐資維護。當時清明時節,地方官民多往祭祀,附近學子入學時,也有前往墓地瞻拜的習慣。現墓為磚砌結構,高2米,占地面積9.42平方米,原牌坊部分石料及題刻保存完好。1996年公布為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胡志明舊居

胡志明舊居位於柳石路2號。原為南洋客棧。是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1942年8月,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共產黨)主度胡志明到中國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聯繫,在靖西縣被地方政府逮捕,1943年9月從柳州監獄獲釋。舊居內有當年胡志明用過的桌椅、木床、洗臉盆架等,還有大量手稿、圖片以及一尊越南送來的胡志明半身銅像。1997年公布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市榮譽

2019年11月13日,柳南區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區。[1]

視頻

柳南區螺螄粉小鎮景區申報宣傳片

視頻

柳南區義均教育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