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边陲 丹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至:
《梦回边陲》是中国当代作家丹青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梦回边陲
边陲明珠 文采风流
12月2日,北京的天气虽好,但风很大。下午2点半,我来到国家文物局六楼,在董保华副局长的办公室,接受了他的全权委托——陪谢辰生老师去云南看病、疗养。董局指示,如果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搞一些社会调研活动,这给我们的云南之行增添了新的内容。
12月20日昆明天气非常好,10点钟我们从震庄宾馆出发,乘MU5740航班,11点半准时起飞,到腾冲驼峰机场12:20分左右。县文化局派来的车辆接到我俩,直奔两院院士周干峙副部长多次提到的和顺古镇。
您只有亲历其间,才能真正感受到这方土地的厚重。谢老的第一感觉是“和顺真的非常美”。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悠久,古老的中原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与外来的南亚文明碰撞融汇,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宽容。和顺因为中滇缅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和传统民俗而著名,历经600多年,奇迹般地保存到现在。在今天的发展中,和顺人能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尊重历史、凸显文化、努力让新的发展与历史风貌协调并存,这种经验在今天中国小镇的发展中极具借鉴的意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通常被用来评判文物或者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物的三大价值。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离腾冲县城只有4公里的这个极边古镇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与中国的许多千年古镇相比年龄显然并不长,然而通过研究,其特点却逐渐显现。时间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借用早年英国学者达尔文(Erasmus Darwin)的话来表述我们对历史的回答:“历史其实是由几个重要的人与更多不重要的人的存在组成的”。有些人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或者一方地域以他们的思维运转;当他们不存在的时候,历史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后人的价值观决定的。600多年的沧桑岁月,是整个腾越文化的缩影。那座被后人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翻遍中国近代史也找不出第二座能和它媲美的乡村图书馆。作为2006年5月公布的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和顺阅书报社”;1928年由该乡旅缅华侨集资,在此基础上创办“和顺图书馆”;1938年拆去旧馆屋,兴建了那座中西合璧式的新馆屋。
馆址占地1392.06平方米,建筑由大门、中门、花园、图书馆主楼组成。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馆内窗明几净,花木扶疏,环境安谧,氛围厚重。目前馆藏图书约7万余册,其中除了近年收藏的一些赠书外,绝大部分是各种珍本、善本古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10月10到11日腾冲调研中来到图书馆,叮嘱随行的文化部负责人要全力帮助和顺图书馆保护好这些珍贵书籍。作为共和国老文博工作者,谢辰生先生在这座图书馆看得非常细。图书馆内虽然名人题写的匾额很多,但悬于馆内门楣上的“和顺图书馆”匾额吸引了谢老的眼球,那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曾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题写。就在胡先生题匾之上,蓝底白字的“文化之津”四个圆润雅洁的题书,却出自国民党五大元老之一,曾任故宫博物院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中法大学校长李熠瀛先生的手笔。加上一进图书馆大门迎面石栏上的“民智泉源”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曾任云南大学校长的熊庆来先生所题。一个原极不起眼的边陲小镇图书馆能一下得到三位大学校长、学界泰斗的题字,可想当年和顺人的影响力。
我对这座建筑特别感受到一种亲近感,自己一下也说不清在那里见过,后来从达三茶客先生的《游和顺》一书中,终于搞明白了,此建筑是原苏州东吴大学校门的“山寨版”。二门的铁门是在英国伦敦定制的,据说当年用轮船运到缅甸仰光后,只能通过马帮驮到和顺,至今铁门与门销均是原件。图书馆内外,除新建的“藏书楼”外,所有建筑外观的朴素与内饰的考究同样形成强烈对比,简洁大气的外表下隐含着和顺人的细致与认真。这些细致与认真无不体现在整个建筑的每一个细部处理上,一架梁、一个柱础、一堵墙壁、一扇窗棂,从不随意处置,其精心做到了极致。他们把美好的愿望都纳入到厅室,小院之中,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气息。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艾思奇故居在和顺镇的水碓村,过了元龙阁龙潭,上过一道坡,就是大众哲学家艾思奇先生的纪念馆。此馆是一栋以中式为主、中西合璧式的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当地人称这座老宅子为走马串角楼,二楼有串通四面的内走廊,牵着一匹马都可以穿过去,这是和顺中式建筑的一种典型式样,又加上了西方歌特式窗户与西式阳台,可谓高屋大院,串楼通栏。此建筑由香港人设计,建于民国八年(1919),由艾思奇的父亲李日垓(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建盖。
艾思奇先生(1910~1966)原名李生萱,生于和顺水碓村。青年时代,两次东渡日本求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任教。1959年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兼哲学研究室主任。他早年的《大众哲学》以及《哲学与生活》连毛泽东都爱不释手,认真阅读抄录,并指定为抗日军政大学的教材。英年早逝的一代哲学宗师,为共和国大众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如今,陈列展出的大量图片和实物,再次见证了宗师一生所走过的探索之路。
我们在和顺调研时,友人提醒被称为和顺人教育摇篮的文昌宫,不能不看。后来我搞清楚了,这组建筑就在图书馆的边上,是一栋典型的中式古典建筑。此建筑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月台组成,殿阁雄伟、雕梁画栋、石栏回环、气势轩昂。从文昌宫左右阁楼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上,我们知道明清历史上取得过功名的和顺人就有799位。这些碑既是和顺文化昌盛的展示、也表现了和顺乡民对知识文化的尊重。
在明、清两朝,和顺是一个文风很盛的地方。乡里设有私塾、义学,如在科举考试乡试中曾获“亚元”的和顺举人刘宗鉴就曾“设帐乡里”,咸新社的创办者寸馥清也设学馆于家中,举人张砺在张氏宗祠内设“清河学堂”授徒。众多私塾中要数和顺大庄杨寿益办的弘农国学专修馆办学时间最长,从20世纪20年代直至50年代。和顺的女子教育开始很早,1907年寸尊福、寸尊寿创建和顺明德女子学校。1912年明德女子学校扩大成和顺女子高等小学堂。1914年和顺女子高等小学堂内又增设了一个师范班,培训女教师。难怪清末和顺人就跨出国门求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儒家教育思想,在这个边垂小镇,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和顺昨天的主角已经谢幕了,当历史的幕布拉上之后,所能刻录和留下的记忆也只能从建筑保护调查入手,顺藤摸瓜、抽丝剥茧,由点及面地由历史到现代,去寻找和顺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征……
珠玑寄情 百年绝唱
基于和顺的地理特征、人文精神及建筑聚落的多元性,要想解读,你的目光只能从史料长河转投向和顺现存的建筑群落。如今,你进了村寨的大门,两道彩虹似的石拱桥、横跨在三合河上。百年的大叶柳,半卧河中,一群群鸭子欢快地游过。当你跨过石桥,这个依山就势而又傍水的鲜活古镇,带着温气、香气、灵气朝你扑来。只要你踏进古镇,就会立刻感到和顺人得独享天然的乐趣,“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生活的理想,而和顺人早把这个道理悟通了。这里大量的乡土建筑本身就身处绝妙的自然环境之中,汉文化建筑的深厚理念,在这里创造了自然与和谐伴生的历史。如果你漫步其间中稍稍驻足,环顾左右,每一个角度都能定格为一幅美妙的摄影作品。从建筑的式样上,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些田园农舍依然沉淀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历史和文化印迹,她们就像无数文人笔下的诗,依然小桥流水,依然山明水秀,依然恬淡宜人,依然富有灵气。那鲜润的民间生活和细腻多姿的布局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感怀。
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的价值认知和评估首先在于发现,发现才是一切文化遗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这里,深奥的语言并无深意,而浅近的表达却往往意蕴悠长。众所皆知,土木结构的中国建筑并不耐久,能否可持续保护,完全取决于当地民众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理解的态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居住在这些建筑内的人,必须不断提高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乡土建筑遗产只能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一个容器,文化才是乡土建筑遗产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无法体现人类进程中所创造的价值。
这个滇西旅游的后起之秀能有今天这样的风光和丽彩,笑迎五湖四海的宾客,应该感激当年柏联集团和当地政府的[[[资]]源整合。我们历来反对企业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但通过“和顺模式”的调研和解读,让我产生了新的保护理念。该公司进入和顺,首先提出“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16字方针作为和顺景区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被专家们称之为“和顺模式”。在此基础上,他们严格遵守中国乡土建筑保护的特殊性原则,走出了一条“先整体保护,后加以利用”的路子,严格保护古镇传统建筑的已有格局,对民风、民俗的沿袭,生态坏境的风貌,街巷空间的尺度,都不得改变,构成了互为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他们组织相关专家对和顺原有的八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和名木古树进行调查研究,建立电子文档。将这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当地政府后,由他们出面对保护区内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文物古迹等实行挂牌保护。经过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后,对一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在修复前反复请省内专家论证,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审批后,由专业施工队伍进入场地施工,既符合古镇的传统风格,也严格保持它的原有风貌。在古镇的入口处,建立田园风光保护带,不让汽车开过双虹桥。他们在专家们制定的修复规划前,做好原居民的动员工作,在古镇的施工现场,绝不是大兴土木拆除更新,而是分门别类地进行修复:
一是对保存尚好的民居,加以精心修葺。施工的原则是整旧如旧,木质部分绝不涂漆加彩,以保持历史的时间感和岁月的沧桑感,并把原居民请回来,作为本公司的员工,拿一份工资,活态的民居生活中有了鲜亮的色彩。
二是对残损的民居进行修补,但不使用新材料。缺失的构建物,从其它同时代并残破的民居中取下补齐,以恢复其原貌与全貌。
三是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建的民居拆除。拆除后空缺的地方,从这一地区其它地方寻找同时代、同品类、同规格的民居拆迁中抢救性的搬迁过来,以使整个古镇的建筑群落达到完整和回复如初。通过以上三种针对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修复方式,最终达到了整体的一致性。
在调研中,我特别注意那些经过他们修复过的民居,在建筑细部处理上均严格按地方特色处理。不论是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大木作梁架,还是装饰用的小木作落地格子门、和合窗、隔窗、栏杆、砖石木雕,精美而不繁复,曲线舒展,落落大方。这种平和、质朴的建筑风格,恰如大家闺秀。既有别于地道的皖南徽派建筑的繁琐、张扬,又综合本地建筑文化的玲珑与书卷之气,在中国民居中独树一帜。
从“和顺模式”中,我们看到了保护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希望。当今的中国乡土建筑保护正面临着生死抉择,许多地方错误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了“新村”建设运动,这一含意的曲解,使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走向最后的消亡。“万村一面”的可悲局面在许多地方成为现实。最悲惨的是那些零散座落在村寨的古老民居,他们随时都将面临着被拆、迁、整、改、并的危险。识货的人还知道把它完整的迁走,不识货的人就会把它当建筑垃圾给糟蹋了。现在保护完整的总兵府在风景区内算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建筑范例,当初,如果不是柏联公司买下来,在腾冲县的改造中早就成为历史的垃圾了。现在经过整体拆迁,合理安排,使这座民国早期建筑又恢复了原有的风采。我和谢老历来都反对历史建筑的搬迁,建筑的本体神韵虽还健在,但原有的历史风貌荡然无存。这种风气是不能助长的,但特事也应特办,像总兵府这类建筑,如当初不作拯救性的异地迁建,也许它就彻底消亡了。从这一个层面来看,他们确实做了一件善事。
建筑是人们赖以生存和栖息的空间,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征,在追求舒适美观气派的同时,也祈盼出入起居的吉利平安。因此,柏联集团旗下的新移建筑的风情街区,融建筑文化与民间工艺、民俗文化与历史沿革为一体,在古镇原有自然环境与田园风光的影衬下,相互交融,一步一景,恍若时光倒流,更增添了游人寻古探幽的欲望。
魂牵梦萦 时空交错
历史走过那么多年,和顺草创时代偏居一隅,不足为道,但对于近代开放的世界而言,它却俯瞰广远,更是西南丝绸之路上马帮文化的一个节点。处势不凡的地理位置,又在岁月中展现出它多姿多彩的侧面。如今,我只能打开岁月的闸门,拾起人们不轻意间失落的记忆钥匙,慢慢地翻开它的珍藏,将历史重新化作春潮腾涌。不错,历史的长河浪花很少,时间就那么貌似平静地流淌着,我们甚至来不及看清事物瞬间的每个细节,它就这样逝去了,正如两千多年前一位中国老叟站在大河边发出朴素的感慨“逝者如斯夫”。就这样,我们在博物馆、宗谱、原真的建筑风貌、老街巷、陈年照片中寻觅历史和时间的痕迹,它们可以将一切停止、留待回忆……
600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真不算什么,中国的古镇我看得太多了,一个地方能让你魂牵梦萦的并不多。可和顺不一样,你可以说他是一幅水墨画,和古镇炊烟相连的是原始状的田野古树,层层叠叠的墨绿小山,翩翩起舞的白鹭从你眼前飞过,留给你的是动态的梦幻,更是充满诗意的画卷。
我们在和顺调研期间,未能和王达三总经理见上面,这位对和顺发展和整治做出杰出贡献的湖南双峰人,是唯一由柏联集团派出的职业经理人。在电话中,达三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对和顺综合实力的评价,经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完全符合事实。2005年由央视新闻频道组织《中国魅力名镇》的展示评选中,和顺在中国大陆近两万个小镇全景式的扫描展示中,摘取了“中国第一魅力名镇”的桂冠,没有厚重的人文魅力,再公关也难脱颖而出。就和顺独有的魅力所在,达三先生列举了和顺六大魅力,他认为在全国的名镇中,和顺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这个第一是唯一性的,在长期与南亚诸国贸易、外交、宗教、军事、农业的交流中,和顺留下了辉煌的过去与各种保存完好的资源,它更有着一种边地的神秘,具备令人遐想的魅力。第二:它是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这在全国的小镇中也是唯一的。山上常年名木古树郁郁葱葱,大盈江穿越马蹄窝式的各种坝子,三合河绕村而过,湿地、龙潭、瀑布、峡谷,各类奇观皆有;茶花、梅花、荷花、桂花,四时鲜花不断;温泉,矿泉水资源丰富,是人们生活与休闲度假的胜地。传统的农耕文化保存完好,古镇最大的特点是,原真地保存了完整的历史建筑风貌,加上田园牧歌的实景,构成了人们梦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景象。
和顺又是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这在全国的名镇名村中是唯一的。它是西南丝绸之路古道上最大的侨乡,至今有几万和顺人侨居海外,形成“海外和顺”。和顺人世世代代从大山里走出国门,以大马帮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连接中缅印,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儒、亦农、亦侨的生活方式。它是汉文化与西方文化、南亚文化交融的窗口。和顺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多元性,体现了“和”与“顺”的特点。在这里,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小桥流水的身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南亚风格的大门、艾思奇故居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传统的中式古民居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洗衣亭、大月台、总兵府大门等建筑独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七大寺庙道儒共存。六百年历史留下大量的诗词、对联、著作、古风、民谣,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缅甸四朝国师尹蓉、华侨领袖寸如东、教育家寸树声等一大批名人。
在这个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里,和顺人是古镇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他们当下的生活情态亦是古镇魅力的又一所在。在这里,可以看到乡村图书馆里读书的农民,可以看到洗衣亭下捣衣的村姑,可以看到鹭鸶在耕田的牛屁股后悠闲地散步。这里展现的一切,并不全是远去了的历史风尘,而是真切的田园牧歌生活,足以让都市里的现代人羡慕不已。没有鲜活的生活,古镇只是躯壳;只有活生生的生活,才是最具魅力的所在,才是体现古镇价值的核心。保护好这些珍贵遗产,使开发利用与研究保护相得益彰,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赋予其新的功能与活力,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和顺的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我们领略到了和顺厚重的美,聆听她以一堵年久的残壁、一条深邃弯曲的小巷、一块斑驳的火山石地砖、一株古老苍翠的村树、一处青苔漫漶的洗衣亭基石,向我们述说着一个传说、一个典故、一个美好的未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