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邊陲 丹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夢回邊陲》是中國當代作家丹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夢回邊陲
邊陲明珠 文採風流
12月2日,北京的天氣雖好,但風很大。下午2點半,我來到國家文物局六樓,在董保華副局長的辦公室,接受了他的全權委託——陪謝辰生老師去雲南看病、療養。董局指示,如果可能,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搞一些社會調研活動,這給我們的雲南之行增添了新的內容。
12月20日昆明天氣非常好,10點鐘我們從震莊賓館出發,乘MU5740航班,11點半準時起飛,到騰衝駝峰機場12:20分左右。縣文化局派來的車輛接到我倆,直奔兩院院士周干峙副部長多次提到的和順古鎮。
您只有親歷其間,才能真正感受到這方土地的厚重。謝老的第一感覺是「和順真的非常美」。這裡自然環境優越、歷史文化悠久,古老的中原漢文化與西南少數民族文化和諧共處,與外來的南亞文明碰撞融匯,集中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和寬容。和順因為中滇緬抗戰中的重要地位和傳統民俗而著名,歷經600多年,奇蹟般地保存到現在。在今天的發展中,和順人能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尊重歷史、凸顯文化、努力讓新的發展與歷史風貌協調並存,這種經驗在今天中國小鎮的發展中極具借鑑的意義。「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通常被用來評判文物或者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價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文物的三大價值。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離騰衝縣城只有4公里的這個極邊古鎮的時候,我們發現它與中國的許多千年古鎮相比年齡顯然並不長,然而通過研究,其特點卻逐漸顯現。時間是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因此借用早年英國學者達爾文(Erasmus Darwin)的話來表述我們對歷史的回答:「歷史其實是由幾個重要的人與更多不重要的人的存在組成的」。有些人存在的時候,這個世界或者一方地域以他們的思維運轉;當他們不存在的時候,歷史不是由它本身決定的,而是由後人的價值觀決定的。600多年的滄桑歲月,是整個騰越文化的縮影。那座被後人譽為「中國鄉村文化界堪稱第一」的和順圖書館,翻遍中國近代史也找不出第二座能和它媲美的鄉村圖書館。作為2006年5月公布的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前身是創辦於1924年的「和順閱書報社」;1928年由該鄉旅緬華僑集資,在此基礎上創辦「和順圖書館」;1938年拆去舊館屋,興建了那座中西合璧式的新館屋。
館址占地1392.06平方米,建築由大門、中門、花園、圖書館主樓組成。建築結構新穎、氣宇軒昂,館內窗明几淨,花木扶疏,環境安謐,氛圍厚重。目前館藏圖書約7萬餘冊,其中除了近年收藏的一些贈書外,絕大部分是各種珍本、善本古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在2010年10月10到11日騰衝調研中來到圖書館,叮囑隨行的文化部負責人要全力幫助和順圖書館保護好這些珍貴書籍。作為共和國老文博工作者,謝辰生先生在這座圖書館看得非常細。圖書館內雖然名人題寫的匾額很多,但懸於館內門楣上的「和順圖書館」匾額吸引了謝老的眼球,那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中國近代著名國學大師,曾任北大校長的胡適先生題寫。就在胡先生題匾之上,藍底白字的「文化之津」四個圓潤雅潔的題書,卻出自國民黨五大元老之一,曾任故宮博物院第一任管理委員會主任,中法大學校長李熠瀛先生的手筆。加上一進圖書館大門迎面石欄上的「民智泉源」是我國著名數學家,曾任雲南大學校長的熊慶來先生所題。一個原極不起眼的邊陲小鎮圖書館能一下得到三位大學校長、學界泰斗的題字,可想當年和順人的影響力。
我對這座建築特別感受到一種親近感,自己一下也說不清在那裡見過,後來從達三茶客先生的《游和順》一書中,終於搞明白了,此建築是原蘇州東吳大學校門的「山寨版」。二門的鐵門是在英國倫敦定製的,據說當年用輪船運到緬甸仰光後,只能通過馬幫馱到和順,至今鐵門與門銷均是原件。圖書館內外,除新建的「藏書樓」外,所有建築外觀的樸素與內飾的考究同樣形成強烈對比,簡潔大氣的外表下隱含着和順人的細緻與認真。這些細緻與認真無不體現在整個建築的每一個細部處理上,一架梁、一個柱礎、一堵牆壁、一扇窗欞,從不隨意處置,其精心做到了極致。他們把美好的願望都納入到廳室,小院之中,賦予了更多的人文氣息。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艾思奇故居在和順鎮的水碓村,過了元龍閣龍潭,上過一道坡,就是大眾哲學家艾思奇先生的紀念館。此館是一棟以中式為主、中西合璧式的磚木結構四合院樓房。當地人稱這座老宅子為走馬串角樓,二樓有串通四面的內走廊,牽着一匹馬都可以穿過去,這是和順中式建築的一種典型式樣,又加上了西方歌特式窗戶與西式陽台,可謂高屋大院,串樓通欄。此建築由香港人設計,建於民國八年(1919),由艾思奇的父親李日垓(雲南省第一殖邊督辦)建蓋。
艾思奇先生(1910~1966)原名李生萱,生於和順水碓村。青年時代,兩次東渡日本求學,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赴延安,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任教。1959年任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兼哲學研究室主任。他早年的《大眾哲學》以及《哲學與生活》連毛澤東都愛不釋手,認真閱讀抄錄,並指定為抗日軍政大學的教材。英年早逝的一代哲學宗師,為共和國大眾哲學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如今,陳列展出的大量圖片和實物,再次見證了宗師一生所走過的探索之路。
我們在和順調研時,友人提醒被稱為和順人教育搖籃的文昌宮,不能不看。後來我搞清楚了,這組建築就在圖書館的邊上,是一棟典型的中式古典建築。此建築由大殿、後殿、魁星閣、朱衣閣,過廳、兩廂、大門及最前面的月台組成,殿閣雄偉、雕樑畫棟、石欄迴環、氣勢軒昂。從文昌宮左右閣樓下鑲嵌的《和順兩朝科甲題名碑》上,我們知道明清歷史上取得過功名的和順人就有799位。這些碑既是和順文化昌盛的展示、也表現了和順鄉民對知識文化的尊重。
在明、清兩朝,和順是一個文風很盛的地方。鄉里設有私塾、義學,如在科舉考試鄉試中曾獲「亞元」的和順舉人劉宗鑒就曾「設帳鄉里」,咸新社的創辦者寸馥清也設學館於家中,舉人張礪在張氏宗祠內設「清河學堂」授徒。眾多私塾中要數和順大莊楊壽益辦的弘農國學專修館辦學時間最長,從20世紀20年代直至50年代。和順的女子教育開始很早,1907年寸尊福、寸尊壽創建和順明德女子學校。1912年明德女子學校擴大成和順女子高等小學堂。1914年和順女子高等小學堂內又增設了一個師範班,培訓女教師。難怪清末和順人就跨出國門求學。「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的儒家教育思想,在這個邊垂小鎮,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和順昨天的主角已經謝幕了,當歷史的幕布拉上之後,所能刻錄和留下的記憶也只能從建築保護調查入手,順藤摸瓜、抽絲剝繭,由點及面地由歷史到現代,去尋找和順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特徵……
珠璣寄情 百年絕唱
基於和順的地理特徵、人文精神及建築聚落的多元性,要想解讀,你的目光只能從史料長河轉投向和順現存的建築群落。如今,你進了村寨的大門,兩道彩虹似的石拱橋、橫跨在三合河上。百年的大葉柳,半臥河中,一群群鴨子歡快地游過。當你跨過石橋,這個依山就勢而又傍水的鮮活古鎮,帶着溫氣、香氣、靈氣朝你撲來。只要你踏進古鎮,就會立刻感到和順人得獨享天然的樂趣,「居城市而有山林之樂」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對生活的理想,而和順人早把這個道理悟通了。這裡大量的鄉土建築本身就身處絕妙的自然環境之中,漢文化建築的深厚理念,在這裡創造了自然與和諧伴生的歷史。如果你漫步其間中稍稍駐足,環顧左右,每一個角度都能定格為一幅美妙的攝影作品。從建築的式樣上,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這些田園農舍依然沉澱着千百年來的建築歷史和文化印跡,她們就像無數文人筆下的詩,依然小橋流水,依然山明水秀,依然恬淡宜人,依然富有靈氣。那鮮潤的民間生活和細膩多姿的布局留給人們更多的是感懷。
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它的價值認知和評估首先在於發現,發現才是一切文化遺產認識的前提和基礎。在這裡,深奧的語言並無深意,而淺近的表達卻往往意蘊悠長。眾所皆知,土木結構的中國建築並不耐久,能否可持續保護,完全取決於當地民眾對於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理解的態度,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首先,居住在這些建築內的人,必須不斷提高文化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為鄉土建築遺產只能是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一個容器,文化才是鄉土建築遺產的靈魂,沒有文化內涵的建築,無法體現人類進程中所創造的價值。
這個滇西旅遊的後起之秀能有今天這樣的風光和麗彩,笑迎五湖四海的賓客,應該感激當年柏聯集團和當地政府的[[[資]]源整合。我們歷來反對企業對文化遺產資源的占有和利用,但通過「和順模式」的調研和解讀,讓我產生了新的保護理念。該公司進入和順,首先提出「保護風貌,浮現文化,適度配套,和諧發展」的16字方針作為和順景區保護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因此被專家們稱之為「和順模式」。在此基礎上,他們嚴格遵守中國鄉土建築保護的特殊性原則,走出了一條「先整體保護,後加以利用」的路子,嚴格保護古鎮傳統建築的已有格局,對民風、民俗的沿襲,生態壞境的風貌,街巷空間的尺度,都不得改變,構成了互為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他們組織相關專家對和順原有的八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和名木古樹進行調查研究,建立電子文檔。將這些詳實的第一手資料提供當地政府後,由他們出面對保護區內重要建築物、構築物、古樹名木、文物古蹟等實行掛牌保護。經過科學合理的調查研究後,對一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築,在修復前反覆請省內專家論證,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嚴格審批後,由專業施工隊伍進入場地施工,既符合古鎮的傳統風格,也嚴格保持它的原有風貌。在古鎮的入口處,建立田園風光保護帶,不讓汽車開過雙虹橋。他們在專家們制定的修復規劃前,做好原居民的動員工作,在古鎮的施工現場,絕不是大興土木拆除更新,而是分門別類地進行修復:
一是對保存尚好的民居,加以精心修葺。施工的原則是整舊如舊,木質部分絕不塗漆加彩,以保持歷史的時間感和歲月的滄桑感,並把原居民請回來,作為本公司的員工,拿一份工資,活態的民居生活中有了鮮亮的色彩。
二是對殘損的民居進行修補,但不使用新材料。缺失的構建物,從其它同時代並殘破的民居中取下補齊,以恢復其原貌與全貌。
三是將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建的民居拆除。拆除後空缺的地方,從這一地區其它地方尋找同時代、同品類、同規格的民居拆遷中搶救性的搬遷過來,以使整個古鎮的建築群落達到完整和回復如初。通過以上三種針對不同情況而採用不同的修複方式,最終達到了整體的一致性。
在調研中,我特別注意那些經過他們修復過的民居,在建築細部處理上均嚴格按地方特色處理。不論是作為主要承重結構的大木作梁架,還是裝飾用的小木作落地格子門、和合窗、隔窗、欄杆、磚石木雕,精美而不繁複,曲線舒展,落落大方。這種平和、質樸的建築風格,恰如大家閨秀。既有別於地道的皖南徽派建築的繁瑣、張揚,又綜合本地建築文化的玲瓏與書卷之氣,在中國民居中獨樹一幟。
從「和順模式」中,我們看到了保護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希望。當今的中國鄉土建築保護正面臨着生死抉擇,許多地方錯誤地把新農村建設理解成了「新村」建設運動,這一含意的曲解,使大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鄉土建築走向最後的消亡。「萬村一面」的可悲局面在許多地方成為現實。最悲慘的是那些零散座落在村寨的古老民居,他們隨時都將面臨着被拆、遷、整、改、並的危險。識貨的人還知道把它完整的遷走,不識貨的人就會把它當建築垃圾給糟蹋了。現在保護完整的總兵府在風景區內算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範例,當初,如果不是柏聯公司買下來,在騰衝縣的改造中早就成為歷史的垃圾了。現在經過整體拆遷,合理安排,使這座民國早期建築又恢復了原有的風采。我和謝老歷來都反對歷史建築的搬遷,建築的本體神韻雖還健在,但原有的歷史風貌蕩然無存。這種風氣是不能助長的,但特事也應特辦,像總兵府這類建築,如當初不作拯救性的異地遷建,也許它就徹底消亡了。從這一個層面來看,他們確實做了一件善事。
建築是人們賴以生存和棲息的空間,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徵,在追求舒適美觀氣派的同時,也祈盼出入起居的吉利平安。因此,柏聯集團旗下的新移建築的風情街區,融建築文化與民間工藝、民俗文化與歷史沿革為一體,在古鎮原有自然環境與田園風光的影襯下,相互交融,一步一景,恍若時光倒流,更增添了遊人尋古探幽的欲望。
魂牽夢縈 時空交錯
歷史走過那麼多年,和順草創時代偏居一隅,不足為道,但對於近代開放的世界而言,它卻俯瞰廣遠,更是西南絲綢之路上馬幫文化的一個節點。處勢不凡的地理位置,又在歲月中展現出它多姿多彩的側面。如今,我只能打開歲月的閘門,拾起人們不輕意間失落的記憶鑰匙,慢慢地翻開它的珍藏,將歷史重新化作春潮騰湧。不錯,歷史的長河浪花很少,時間就那麼貌似平靜地流淌着,我們甚至來不及看清事物瞬間的每個細節,它就這樣逝去了,正如兩千多年前一位中國老叟站在大河邊發出樸素的感慨「逝者如斯夫」。就這樣,我們在博物館、宗譜、原真的建築風貌、老街巷、陳年照片中尋覓歷史和時間的痕跡,它們可以將一切停止、留待回憶……
600年的歷史,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真不算什麼,中國的古鎮我看得太多了,一個地方能讓你魂牽夢縈的並不多。可和順不一樣,你可以說他是一幅水墨畫,和古鎮炊煙相連的是原始狀的田野古樹,層層疊疊的墨綠小山,翩翩起舞的白鷺從你眼前飛過,留給你的是動態的夢幻,更是充滿詩意的畫卷。
我們在和順調研期間,未能和王達三總經理見上面,這位對和順發展和整治做出傑出貢獻的湖南雙峰人,是唯一由柏聯集團派出的職業經理人。在電話中,達三先生接受了我的採訪,他對和順綜合實力的評價,經過我們的實地調研,完全符合事實。2005年由央視新聞頻道組織《中國魅力名鎮》的展示評選中,和順在中國大陸近兩萬個小鎮全景式的掃描展示中,摘取了「中國第一魅力名鎮」的桂冠,沒有厚重的人文魅力,再公關也難脫穎而出。就和順獨有的魅力所在,達三先生列舉了和順六大魅力,他認為在全國的名鎮中,和順是面向南亞的第一鎮。這個第一是唯一性的,在長期與南亞諸國貿易、外交、宗教、軍事、農業的交流中,和順留下了輝煌的過去與各種保存完好的資源,它更有着一種邊地的神秘,具備令人遐想的魅力。第二:它是火山環抱的休閒勝地,這在全國的小鎮中也是唯一的。山上常年名木古樹鬱鬱蔥蔥,大盈江穿越馬蹄窩式的各種壩子,三合河繞村而過,濕地、龍潭、瀑布、峽谷,各類奇觀皆有;茶花、梅花、荷花、桂花,四時鮮花不斷;溫泉,礦泉水資源豐富,是人們生活與休閒度假的勝地。傳統的農耕文化保存完好,古鎮最大的特點是,原真地保存了完整的歷史建築風貌,加上田園牧歌的實景,構成了人們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景象。
和順又是大馬幫馱來的翡翠之鄉,這在全國的名鎮名村中是唯一的。它是西南絲綢之路古道上最大的僑鄉,至今有幾萬和順人僑居海外,形成「海外和順」。和順人世世代代從大山里走出國門,以大馬幫作為主要交通工具連接中緬印,產生了翡翠大王、棉紗大王、穀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賈,形成了亦商、亦儒、亦農、亦僑的生活方式。它是漢文化與西方文化、南亞文化交融的窗口。和順文化具有包容性與多元性,體現了「和」與「順」的特點。在這裡,可以領略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可以欣賞江南小橋流水的身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築、南亞建築的元素。寸氏宗祠南亞風格的大門、艾思奇故居歐式窗戶、彎樓子民居的英國鐵藝,都與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這樣傳統的中式古民居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洗衣亭、大月台、總兵府大門等建築獨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七大寺廟道儒共存。六百年歷史留下大量的詩詞、對聯、著作、古風、民謠,養育了哲學家艾思奇、緬甸四朝國師尹蓉、華僑領袖寸如東、教育家寸樹聲等一大批名人。
在這個六千居民和諧生活的古鎮裡,和順人是古鎮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他們當下的生活情態亦是古鎮魅力的又一所在。在這裡,可以看到鄉村圖書館裡讀書的農民,可以看到洗衣亭下搗衣的村姑,可以看到鷺鷥在耕田的牛屁股後悠閒地散步。這裡展現的一切,並不全是遠去了的歷史風塵,而是真切的田園牧歌生活,足以讓都市裡的現代人羨慕不已。沒有鮮活的生活,古鎮只是軀殼;只有活生生的生活,才是最具魅力的所在,才是體現古鎮價值的核心。保護好這些珍貴遺產,使開發利用與研究保護相得益彰,並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賦予其新的功能與活力,達到了保護與利用的雙贏。
和順的美,美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美在文化與生態珠聯璧合;我們領略到了和順厚重的美,聆聽她以一堵年久的殘壁、一條深邃彎曲的小巷、一塊斑駁的火山石地磚、一株古老蒼翠的村樹、一處青苔漫漶的洗衣亭基石,向我們述說着一個傳說、一個典故、一個美好的未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