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江阴蚕种场

江阴蚕种场,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的一个蚕种场,是专门培育优良蚕种的单位。

目录

沿革

江阴蚕种场位于江阴市东南境长泾自然镇东街、长泾浜南北两岸。该场有育种用房6000多平方米,并有桑田125亩。1928年,宋楚才集资38000元,于次年私人合股经营,称大福蚕种场,产品“帆船牌”蚕种,主销于浙江。1934年,扩建原种部,并不断改良蚕种。1936年,宋楚才在长泾镇河北街东首创建大福二场(北场),并聘请姜白名担任总技师,是当时江苏省内一流设备技术。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长泾镇进行空袭,一场二场均遭到轰炸;二场曾一度被日军占据。

1955年,一场二场合并。1956年,又与云亭双利蚕种场合并,公私合营,沿称大福蚕种场。1966年,成为国营场圃,定名江阴蚕种场[1],后更名为江阴市蚕种场,属业务上则由江苏省蚕种公司指导。1980年,进行改革管理制度,对场圃实行财务包干。1986年,蚕种产量达5.4万张,产值25万余元。2019年,当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江阴蚕种场以砖木结构为主,占地面积4898平方米,两间蚕室都是地下一层、地面两层半的建筑格局,以风雨廊连接,其间小院错落,深邃幽雅,既体现了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又科学合理地实现了蚕种培育的特色工艺流程。

价值意义

江阴蚕种场作为江苏近现代桑蚕业的“活化石”,是目前中国国内保存最好、技术最先进的蚕种场,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建筑科技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江阴蚕种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

视频

江阴蚕种场 相关视频

江苏江阴长泾古镇风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