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之一。现任院长是刘海旺。

根据2023年官网显示,该院承担着河南省地下文物的调查、发掘、保护和科学研究等任务,设有省级文物科技保护中心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基地3个。2020年,设立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该院事业编制11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8人,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11人,硕士31人,现有研究馆员14人,副研究馆员19人。

主要职责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1]工作方针,以配合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重大学术课题,进行全省地下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及方向:

1.河南境内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

2.河南境内夏商周考古学文化研究和中国文明起源、发展、形成历程探索;

3.河南境内秦汉至宋元时代文化的研究

工作成绩

半个世纪以来,我所配合了许多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如淅川丹江口水库、黄河小浪底水库、焦枝铁路、宁西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河南境内高速公路工程等,并围绕一些重要学术研究课题,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有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其中包括南召小空山、舞阳贾湖、长葛石固、渑池仰韶村、汝州洪山庙、濮阳西水坡、郑州西山、淅川下王岗和黄楝树、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辉县孟庄、新密古城寨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和小双桥遗址、焦作府城遗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平顶山应国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与虢都上阳城遗址、新郑郑韩故城遗址、登封阳城遗址、信阳长台关楚墓、淅川下寺楚墓及徐家岭和和尚岭楚墓、固始侯古堆大墓等商周遗址和墓葬;南阳瓦房庄遗址、巩义铁生沟遗址、温县招贤村遗址、永城西汉梁国陵墓、密县打虎亭汉墓和后士郭汉墓、安阳北齐范粹墓、鹤壁市鹤壁集瓷窑遗址、巩义黄冶唐三彩窑遗址、汝州严和店瓷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禹州钧台钧窑遗址、禹州神垕镇钧窑遗址、北宋东京开封城址和北宋皇陵等两汉南北朝及唐宋遗址和墓葬。上述重大考古发现中,有6项被列入全国专家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有1项列为“七五”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1项列为“八五”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15项入选1990年以来各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1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奖,另有2项分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3项分获三等奖。上述考古成果表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依托我们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底蕴,为文物大省的河南、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数十年来,我所发表考古发掘报告、简报800余篇,研究文章1000余篇。出版了《郑州二里岗》、《信阳楚墓》、《淅川下王岗》、《淅川下寺春秋墓》、《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北宋皇陵》、《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舞阳贾湖》、《三门峡虢国墓》(一)、《郑州商城》等近40部考古报告专集;又出版了《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一)、《千唐志斋藏志》、《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新中国出土墓志合集·河南分册》等20多部资料性研究专着;还出版了《河南考古》、《中国考古》、《河南考古四十年》、《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河南陶瓷史》、《河南恐龙蛋化石群研究》、《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安金槐考古文集》等20余部学术性专着。在上述丰硕成果中,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文物科研项目3项,河南省“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荣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三等奖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夏鼐考古学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荣誉奖4项,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专家评审的中国20世纪优秀考古报告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着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1项。我所主办的《华夏考古》已出版60多期,曾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提名奖,连续三届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期刊,并连续两次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期刊[2]二十佳,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河南省一级期刊,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同时,1983年——1992年国家文物局在我所设立的“文化部文物局郑州文物干部训练班(后改名为——文化部文物局郑州文物干部培训中心和郑州文物考古干部专科学校及郑州文博职工中等专科学校)”,共举办全国招生的训练班和大专班、中专班8次,在河南省范围内招生的训练班7次,先后招生学员达1300多人次,为全国文物考古战线培养了大批人才。

我所不但在考古发掘中有许多重大考古发现,而且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裴李岗文化研究、仰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夏商文化研究、古代冶金研究、古代陶瓷研究等诸多重要考古研究课题中取得突出成就。在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我所承担了“早期夏文化”专题和“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许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时荣获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颁发的“九五重大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奖”。另外,我所先后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省人事厅和省文物局评为全省文物先进单位和省直机关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还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

我所与省内外、国内外的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但与许多兄弟单位和大学联合在河南进行考古发掘,而且还派出专业人员到长江三峡库区、深圳、香港等地进行考古发掘或文物普查。我所曾多次接待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等许多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到河南参观交流,同时派出专家到日本、美国、韩国、丹麦、法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通过交流与合作,不仅增强了我所与各国学者之间的友谊,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也使河南考古学的成果为世人所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