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主真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法主真君 |
---|
|
法主真君,全稱為都天蕩魔監雷御史張聖法主真君[1][2][3],封嘉惠大化普濟真人、降魔救劫天尊,簡稱為法主聖君、都天聖君等,俗稱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
介紹
佛教化的道教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亦有人將祂歸類於道教正一派,有雷神、監察神的神格,以善於各種咒語、法術而成為道士的守護神。
法主公信仰,流行於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廣東潮州、梅州等地,此信仰尤其流行於泉州安溪族群聚集處,17世紀後,渡臺的安溪茶商,將法主真君香火帶入臺北,法主真君信仰,遂成為流行的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於臺北地區安溪人甚眾,全臺以大臺北地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臺北法主公廟最為著名,高雄市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泉州永春裔華人也奉爲鄉土神,其移民聚會所「永春會館」也作祭祀場所[4][5]。法主真君的造像常為手或頸繞蟒蛇(象徵「順」)、另一手持寶劍(「劍」又稱為「鋒」,諧音「風」),故也為旅途之神。整體來說,法主真君的法相,離不開三個要素,蛇、劍、手印。有的金身同時會具備這三個要素,最少會有其中一個[6]。
源流
張慈觀,名自觀,一名祥,字其清,一字克勤,道號慈觀,法號圓覺。人稱張真人、張聖者。福建永泰縣道士(一說為閩清,1024年-1069年),亦僧亦道,相傳在世有神通,能除妖伏魔。清高宗乾隆年間所著的《德化縣誌》載:「煉性於蕉溪山石鼓岩,見石牛山夜火晶熒,知有魈魅,因往其處。魅方於人家迎婦,輿徒甚盛。觀出掌,令人從指縫窺之,魅悉現形」。據考証真人為北宋時人,在南宋時得到封號「嘉惠大化普濟真人」,而非生於南宋時代,北宋間何薳的《春渚紀聞》、方勺《泊宅編》均有張真人的故事記載。
民間相傳,張真人曾經在結義弟兄輔助之下,躍入九龍潭石牛洞的潭水之內,以劍刺殺為患福建永春已久的蛇精,故許多廟宇的法主公塑像,是一手持劍,一手握蛇。張真人神通頗為出名,也因為去除蛇妖的功績,被視為降妖伏魔的大神,羽化後被奉為當地神明,因為張真人以神通、法術著稱,因此被尊為「法主公」。據說,宋朝封贈為「嘉惠大化普濟真人」;明武宗亦曾敕賜張慈觀為「張聖法主真君」,是為法主公。
參考文獻
- ↑ 《圖解臺灣神明圖鑑》. 謝奇峰.晨星出版,ISBN 9789861778747
- ↑ 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 法主公
- ↑ 金教岩張公法主聖誕 林智堅參香祝壽
- ↑ 【东方文薈】大马民间信仰研究的困难
- ↑ 監雷御史法主真君[失效連結]
- ↑ 聖君廟——池王表示攏係家己人啦. [201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