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收藏家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海南省收藏家協會是經省民政廳登記註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 協會的宗旨是:弘揚中華收藏文博,崇尚社會道德,溝通海內外收藏家與收藏愛好者的聯繫,開展收藏品的交流、鑑定、展覽及學術研究,促進海南民間收藏水平的不斷提高。
協會簡介
同時,協會還將為保護、搶救海南歷史文物發揮積極作用。 協會的任務是:創辦收藏實體,交流藏品信息,研究藏品文博,提供藏品鑑定服務, 舉辦收藏展覽及拍賣活動,辦好《海南收藏》和《收藏文摘》會刊。協會的最高組織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 會員實行理事會制, 內設秘書處、鑑定委員會、修復委員會、郵票、錢幣、磁卡、字畫、陶瓷、青銅器[1]、證章門券、文革物品、玉器雜項等9個專業委員會。
主要領導
會 長:李國堅
常務副會長:馮所標
副會長:吳虎 陳發啟 林少青 王耀華 於榮勝
秘書長:何翔
分支機構
三亞分會
文昌分會
瓊海分會。
相關資訊
一生一木一世界
那是一張鏤空雕有松鹿紋、呈鼓腿膨牙之勢的四柱架子床。清中期的某一天,當工匠在一刀一划中看着它逐漸成形,該是怎樣的欣喜與得意?
那是一把曾被人反覆摩挲、包漿溫潤的官帽椅。百年前,當它被擺入某個大戶人家的廳堂中時,是否也承載了後者對功名仕途的無限嚮往?
海口椰海大道129號,馬龍潭黃花梨藝術館。望着眼前這些收藏多年的黃花梨藏品時,海南省收藏家協會會長馬龍潭常常會感到恍惚。
他把這些想象,稱作與時光、自然的對話。
「你看,這些紋路自然天成,既有似鬼臉、鬼眼之印記,也有重山疊嶂、連波疊浪,實在妙不可言。」在馬龍潭看來,黃花梨具有獨一無二的天生美感,工匠的因材施藝如同錦上添花,而能歷經數百年遺存至今,更是物緣之奇、時人之福。
沉浮海南收藏界三十餘載,馬龍潭與黃花梨的緣早已濃得化不開。如今,他為2000多件遺落「滄海」的海南黃花梨建起一個「家」,期待着讓更多人發現花梨之美。
木雕人的一見傾心
馬龍潭與木頭結緣,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出生於「世界木雕之都」浙江東陽的他,從小聞着木頭的清香味長大。長大後,馬龍潭拜當地一名老藝人為師,從此便一頭扎進了木雕這個古老行當。
木雕是個精細活兒,從選料、出坯、修細,到打磨、上光、組裝,整個過程短則數天,長則數月。儘管每天守着一堆木頭,從早到晚反覆操練,但他並不覺得枯燥,「流程相對固定,但每件木雕作品的創作並非千篇一律。」
馬龍潭一直謹記師父的教誨——木雕創作以「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為原則,要用心探索木頭自身的紋理、顏色、層次和結構,因材施藝、依勢而造,挖掘出不同特質木材的天然野趣。
在他看來,那是一個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非常有意思。
而這也意味着,找到好的木材原料尤為關鍵。好在見得多了,馬龍潭漸漸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無論是見過或沒見過的木材,一上手便能掂量出好壞。
1987年,帶着這門手藝與對未來的憧憬,木雕學徒馬龍潭被「十萬人才下海南」的熱潮推動着,成了第一批「闖海人」。當時,海南流行在家具上雕刻裝飾花紋,不少人會自帶木料找人加工。登島不久,他便在海口一家家具廠找到了木工的活計。
打工的日子波瀾不驚,直到一天,有人送來幾塊木材想做成家具。
「拿到手的那一刻,真的眼前一亮。」馬龍潭從未見過花紋如此特別、清香如此沁人的木材,當他拿起工具刨鋸鑿鑽時,更明顯感覺它比其他木材材質要硬,「將刨下的木屑丟進火爐,火也能生得特別旺,說明它的油性強,不上漆、不打蠟也能擁有琥珀質感。」
「簡直是製做家具和雕刻工藝品的絕佳原料!」馬龍潭暗暗叫絕,趕忙追問,這才得知此木名為海南黃花梨。也正是從那時起,這個來自東陽的木雕[2]人對海南黃花梨的痴迷便一發不可收。
從木雕人到收藏行家
讓馬龍潭一見傾心的海南黃花梨,早在唐宋時期便已被達官顯貴、文人墨客視為珍玩。然而在遭遇長期過度採伐後,能用於製作家具的海南黃花梨大料消耗殆盡,以至於人們對其認知也日漸式微。
「不少人從山裡將它砍了當柴燒,即便拿去賣,每斤也不過一兩元甚至幾毛錢。」將海南黃花梨的模樣印在腦子裡後的那些年,馬龍潭常常能從一些犄角旮旯搜尋到它們的身影——
某戶人家的舊宅橫樑、某幢即將拆遷的民房門窗,或隨意丟在鄉下院子裡的犁、牛軛等農具。顯然,大夥只是把海南黃花梨當成了一般的本地木材,並未真正認識其價值。
這讓馬龍潭不禁扼腕,只要有機會,便開始四處搜羅旁人眼裡的那些「破爛木頭」。
馬龍潭黃花梨藝術館展廳一角,一把斑駁發白、毫無光澤的木椅,在周遭一眾光彩照人的器具襯托下,素淨得幾乎算得上是「灰頭土臉」。「你看,這像不像是一把農村人家最常見的木椅?」馬龍潭蹲下身,輕撫椅背上磕碰的幾處缺口,「起初,我也這樣以為。」
但他還是不死心,依舊花錢將這把「破爛木椅」從一戶村民手中買了下來。回來後抱着翻來覆去地看,看花紋、看色澤、看工藝,最終,果然透過斑駁陸離的表層發現了黃花梨獨有的花紋,並通過椅背上雕刻的鹿紋判斷出,這是個清中期的老件。
「別看它如今沒了潤澤感,只要勤加撫摸、棉布擦拭或稍作打磨,依舊能重煥光彩。」在馬龍潭看來,這正是黃花梨的魅力所在。
2000年前後,嗅覺敏銳的大批外地商人湧入海南掀起花梨熱,沉寂數十年的海南黃花梨也終於迎來「二度春」。憑藉獨到的眼力,馬龍潭四處搜羅到一批海南黃花梨成品、半成品和原木「遺珠」,也漸漸由工藝雕刻師轉型成為收藏行家。
視頻
海南省收藏家協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十大著名青銅器,件件國寶級! ,搜狐,2018-06-13
- ↑ 中國木雕種類 ,搜狐,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