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朝民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朝民变又称反清起义清朝农民起义,主要收录了清朝主要的起事反清运动。从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的苗民起义、川楚白莲教起义到清朝灭亡之前的义和团运动,有清一代民变不断。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从咸丰帝年间,直至同治帝年间才结束的一场战争,被称为太平天国运动。

面对民变,跟明代相比清代较常用剿除政策以及高压政策,而非招抚政策。清代前中期对民变采取镇压的政策,然而,于清朝末年后20世纪初抵制运动中,晚清政府仍然一味地采取镇压的策略,却反而使得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也出现了危机。

而后期爆发的苗民起义与白莲教大起义给予了清朝统治以有力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了也否定了康乾盛世的说法。 由于清朝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加之太平天国又牵扯了清朝大部分力量,所以除了太平天国之外,全国各类其他起义也是接连不断。

背景

清初95%的人口是汉人,满人尽一切努力将汉人限制在内地,禁止他们移民长城之外或与边疆民族通婚。导致内地耕地资源匮乏,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

苗民起义

参见:苗民起义

从雍正时期一直到嘉庆元年,黔、湘地区的苗族人民发动的一系列反清起义。其中大起义三次,小暴动约二三十次。 是清中叶影响较大的事件。征苗纪事诗、笔记小说、苗族民间故事及起义民歌等共同构成了对此事件不同的文学叙述与战争记忆。从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统治者看待这场起义是"平苗逆"的一场战役,而从苗民的视角来看是"复故土"与求生存的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

参见:川楚白莲教起义

嘉庆年间爆发了川楚白莲教起义,起义军主要活动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这次大规模战乱耗费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数十万军队,并导致十余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及副将以下400余名中级武官阵亡。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国库五年财政收入,使国库为之一空, "川楚之役,则诸将会饮,虽深箐荒麓间,蟹鱼珍错辄三四十品,而赏伶犒仆之费不与焉。凡粮台地,玉器裘锦成市,馈献、赂遗、赌博,挥霍如泥沙"。 八旗、绿营等清朝正规军之腐朽在起义中暴露无遗,清政府被迫依靠地方团练镇压起义。

张丙事件

参见:张丙

道光十二年(1832年)夏天大旱加上清廷的台湾嘉义知县邵用之治事无方,作为农民领袖的张丙于是在同年十月"竖旗起义",攻占台湾县大部分地区与云林斗六门(今斗六)一带,建国号为"天运",自立为"开国大元帅",期间并聚集数万名的兵力,强攻盐水港,并在此役造成台湾府知府吕志恒、把总朱国珍、副将周承恩等人战死。

湖南瑶民起义

道光十一年(1831)十二月,湖南永州瑶族农民因不堪官绅胥役的盘剥欺虐,在赵金龙率领下举行起义。他们与广东起义瑶民遥相呼应。

癸酉之变

参见:癸酉之变

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的一次天理教(秘密宗教八卦教的一派)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称之为癸酉之变。其余鲁、豫各地亦有起事,皆随即被官兵平定。

彝人起事=

道光十三年(1833年),四川越巂厅(今越西)彝人起事,旋败。

曹顺起义

道光十五年(1835年),山西赵城县曹顺起义,杀知县,旋败。

龙华会

道光十六年(1836年),湖南武冈瑶族生员蓝正樽设龙华会,发动起事,搜集人失败。

太平天国和捻军

参见:太平天国捻军

从咸丰元年一直到同治年间,中国南方和北方相继爆发大规模民变,比如江南地区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华北、江淮地区的捻军。

幅军起义

参见:幅军

幅军起义为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山东南部的反清起事。

广东洪兵起义

参见:广东洪兵起义

咸丰四年(1854年),三个广东秘密会社应原为水贼的太平水军将领罗大纲主张,在中国南方发动反清"起义"。三个社团、包括40多县达100万的人士参加,并一度围攻广州城。7月5日(农历六月十一日),陈开首先佛山石湾起义,攻占佛山镇,聚众十万。

陆大汉起义

参见:陆大汉起义

咸丰五年(1855年)春,黎平肇洞(今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境)人陆大汉与洒洞寨人(今贵州省从江县洛香乡境)梁维干等提出"抗朝廷,反官军,开仓济贫,迎接太平军"口号,组织六洞群众所举行的武装起义。

丰宁县动乱

参见:1857年丰宁县动乱

咸丰七年(1857年),在直隶省热河道热河丰宁县所属大阁儿地方爆发民变,咸丰帝命令英隆查明根由据实具奏,并指示"一鼓歼捦,毋致蔓延为患。" 巡检盛祖培等率兵击毙刘幅汰等。余部四散。

迈买铁里事件

参见:迈买铁里事件

咸丰七年(1857年)由于受太平天国直接影响下爆发了库车等一系列农民起义。

戴潮春起义

参见:戴潮春事件

同治元年(1862年),台湾爆发第二次大规模民变,事件起因乃官府镇压天地会所致,影响范围北至大甲,南至嘉义,遍布整个台湾中部。虽然起事者为戴潮春,但与事者中包含各地土豪,其中以林日成、洪欉等最有势力。

陕甘回民起义

参见:同治陕甘回变同治新疆回变

同治年间,在陕甘和新疆等西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回民起义。主要有新疆回变、陕甘回变。

加礼宛事件

参见:加礼宛事件

光绪四年(1878年),台湾原住民噶玛兰族(Kebalan)和撒奇莱雅族(Sakizaya)在1878年联合反抗清国的事件。两族在联合抵抗清军入侵的事件中几乎灭绝,幸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Amis)受到保护。

施九缎事件

参见:施九缎事件

光绪十四年(1888年),台湾爆发台湾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的民变。

旅大事件

参见:旅大事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旅大地区人民反抗沙俄侵略,但清朝政府压制了盐民的反抗斗争。

清末民变

参见:清末民变

1898年广西郁林农民李立廷起义。

1900年义和团。

1904年江西乐平抗捐。

1910年长沙抢米风潮。

1910年山东莱阳抗捐斗争。

1911年河南白朗起义

清末毁学风潮

在清朝

各族人民的起义从乾隆中叶开始已经陆续不断地发生,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有山东王伦的起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及四十八年(1783年)先后有甘肃苏四十三和田五领导的回族、撒拉族人民的起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有台湾林爽文的起义,但这些起义都很快地被镇压了。

首先从地域上来说清朝民变遍布全国各地,从北方到江南,甚至是台湾都不止一次爆发过民变。其次是清朝民变不单单是汉族的反清复明,而是清朝境内其他民族也相继爆发反清起义事件,主要有西北的回族、撒拉族;华南的瑶族;西南的苗族、侗族等,台湾的土著也曾爆发过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