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图链接来自 浙江在线 的图片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华中地区湖南省汉寿县境内,西洞庭湖是洞庭湖的西部咽喉,吞吐长江松滋、太平二口洪流,承接沅、澧二水,是长江中下游洪流的首个“承接器”和防旱“前哨站”;同时,也是(长)江(洞庭)湖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具有强大的自然调蓄洪水功能,是构建洞庭湖湿地乃至长江中下游湿地安全体系的重要战略要地。区内拥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类型。“涨水为湖、落水为洲”是其主要特征[1]。区内植物动物及景观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在亚热带内陆湿地类型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保护和科研价值极高。

目录

历史沿革

1998年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1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

2011年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着手保护区升国家级工作,对区内湿地资源进行科学考察,完善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夯实了保护区升国家级工作基础;

2014年1月常德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保护区现已记录到维管束植物87科259414,其中蕨类植物14科16属19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均为引种栽培);被子植物72科241属393种。保护区植物区系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其中世界广布成分尤为突出,共有45科,占总科的61.64%;而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分别有13科和11科,占总科数的比例分别为17.81%和15.07%。这三种主要成分的科数之和为69科,占总科数的比例为94.52%。其它有8种类型缺失,还有4种类型均分别只有1科。湿地植被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具有高度的趋同性。

动物资源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记录到底栖动物4目9科65种,类9目20科112种,两栖类1目5科13种,爬行类3目8科20种,哺乳类7目14科26种。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极具科研、保护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鸟类保护区,区内鸟类种类多,数量大,共记录到鸟类205种,分属15目50科。占全国鸟类物种总数1329种的15.2%,占湖南省鸟类物种总数438种的46.1%。其中,雀形目鸻形目雁形目无论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各有84种、31种和27种,分别占鸟类群落组成的41.0%、15.1%和13.2%。在水鸟各科中,鸭科种类最多,有27种,其次是鹬科鹭科,都为14种,其中,湿地水鸟共8目90种,占全国水鸟种类的33.1%,反应了保护区在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上的重要性。

视频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关视频

汗水与使命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视频——小天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