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理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理学1.pn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txt25-2.book118.com/2017/0817/book128436/128435834.jpg 原图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17/128435834.shtm 来自 原创力文档 的图片]]]
 
[[File:理学1.pn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txt25-2.book118.com/2017/0817/book128436/128435834.jpg 原图链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817/128435834.shtm 来自 原创力文档 的图片]]]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五子<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08/43126.html 北宋五子是指哪些人?北宋五子简介],趣历史,2015-08-10</ref>、南宋的[[杨时]]、[[朱熹]]、[[柴中行]]、[[陆九渊]]、[[林希逸]]以及元朝[[吴澄]]、[[许衡]]、[[刘因]]、[[ 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等、明朝[[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理学'''('''英語:science'''  ), 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五子<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08/43126.html 北宋五子是指哪些人?北宋五子简介],趣历史,2015-08-10</ref>、南宋的[[杨时]]、[[朱熹]]、[[柴中行]]、[[陆九渊]]、[[林希逸]]以及元朝[[吴澄]]、[[许衡]]、[[刘因]]、[[ 郝经]]、[[姚枢,廉希宪,张文谦,刘秉忠]]、[[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张昶]]等等、明朝[[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三苏]]、[[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起源==
 
==理学起源==

於 2022年8月19日 (五) 08:51 的最新修訂

理學(英語:science ),是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至南宋末期被採納為官方哲學。重要的理學家有北宋五子[1]、南宋的楊時朱熹柴中行陸九淵林希逸以及元朝吳澄許衡劉因 郝經姚樞,廉希憲,張文謙,劉秉忠趙汸汪克寬華幼武吳海戴良李祁張憲梁寅蘇天爵張昶等等、明朝陳獻章湛若水王守仁朱得之等,廣義上包含三蘇王安石司馬光等人。他們哲學的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理學的出現對後世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理學起源

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的思想揭開了理學的序幕[2],而北宋中期的周敦頤、邵雍、張載從不同方面探討了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提出了理學的基本範疇,從而為理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胡瑗提倡「明體達用」,主張把儒家經典作為治理國家的根據;孫復作《春秋尊王發微》,為統一的封建國家作論證;石介倡言「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萬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他們的思想揭開了理學的序幕。

周敦頤(1017-1073),北宋哲學家,理學奠基者。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後人稱其為濂溪先生。主要哲學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周孰頤繼承和發展了儒家思想,依託道士陳摶的《先天圖》而作《太極圖說》,提出一個系統的宇宙構成論。認為「無極而太極」,「太極」一動一靜,產生陰陽萬物,「萬物生生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太極圖說》),聖人又模仿「太極」建立「人極」。「人極」即「誠」,認為「誠」是由「太極」派生出來的陽氣的體現,是「純粹至善」的,因而以「誠」為內容的人類本然之性亦是完善的。他宣傳「誠」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進而提出「主靜」、「無欲」的道德修養論,認為人們只要通過學習和修養,能夠「自易其惡,恢復善性,」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不違背封建的仁義禮智。他提出的太極、理、氣、性、命等,成為宋明理學的基本範疇。

研究內容

概括說來,理學討論的問題主要有:①本體論問題,即世界的本原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理學家雖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認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張載提出氣本論哲學,認為太虛之氣是萬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論哲學,認為觀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為「本」,氣為「具」的學說。②心性論問題,即人性的來源和心、性、情的關係問題。張載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和心統性情的學說,認為天地之性來源於太虛之氣。程顥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無內外的命題,把心、性、天統一起來。程頤則提出性即理的命題,把性說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認為心之本體即是性,是未發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發之和 ;性和情是體用關係,而心是「主宰」。③認識論問題 ,即認識的來源和認識方法問題 。張載首先提出「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兩種知識,並提倡窮理盡性之學,成為理學家共同討論的問題。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學說;朱熹提出「即物窮理」的系統方法;陸九淵強調「反觀」;王守仁則提出「致良知」說,認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從而完成由內向外的認識路線 。理學所討論的問題隨不同時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學與唐以前儒學尊《五經》一個重要不同之處,《四書》成為尊信的主要經典。價值體系和功夫體系都在《四書》。《五經》為粗米,《四書》為熟飯。理學的主要根據和討論的問題都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緊密相關。理學討論的主要問題大體是:理氣、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靜、涵養、知行、已發未發、道心人心、天理人慾、天命之性氣質之性等。

視頻

理學 相關視頻

理學部2017級物理學專業宋欣穎 浮力
第42集:理學大師朱熹

參考文獻

  1. 北宋五子是指哪些人?北宋五子簡介,趣歷史,2015-08-10
  2. 理學先驅:石介,樂陵市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