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竹堑城迎曦门

竹堑城迎曦门
图片来自交通部观光局

竹堑城(即淡水厅城),是台湾清治时代在现今新竹市中心建造的城廓,创建于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为当时淡水厅厅治( 北台湾行政中心 )的所在。

竹堑城是北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1]

现存的砖石城池于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建造完成。迎曦门是竹堑城现今唯一留存的城门,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2]

目录

历史

“竹堑”为新竹的古地名,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堑社”的所在地。

汉人于清康熙50年(西元1711年)间,由泉州移民王世杰来此开发屯垦后,此地逐渐成为清代北台湾最重要的政经与文化中心。

竹堑当时隶属于台湾府诸罗县。在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贵事件平息后,清廷鉴于原诸罗县辖区过大,统治鞭长莫及,于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设置台湾府淡水海防厅,管理虎尾溪以北海防、理番、捕盗等治安事宜。

清雍正9年(西元1731年)将大甲溪以北地方,各项事务交由淡水厅管理。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淡水海防厅移驻竹堑,竹堑即成为厅治所在地。

建筑

竹堑城早期的雏型,是以种植竹围的方式代替砖墙。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淡水海防厅从彰化县城正式移来竹堑时,在四周遍植莿竹,整个区域呈圆形,有东、西、南、北四个门,为竹堑最初的建城样貌。

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进士郑用锡倡议兴建砖石城及四城门楼,获清廷同意后,于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兴工,周长为860丈,墙高1丈5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砖石造城墙,并建造四座城门。

竹堑城以城隍庙为中心,东门为迎曦门、西门为挹爽门、南门为歌薰门、北门为拱宸门。东西南三门都设有炮台一座,北门则为两座。

北门有台湾唯一的牌坊群分别是清同治5年(西元1866年)的江氏节烈坊(已不存)、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的张氏节孝坊、清光绪8年(西元1882年)的李锡金孝子坊(已移至明湖路上)、清光绪6年(西元1880年)的苏氏节孝坊等。

西门石坊街上有新竹历史最悠久的杨氏节孝坊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建)。

砖石城墙于清道光9年(西元1829年)秋完工,名为淡水厅城,又名竹堑城。竹堑城外筑壕沟为护城河,与凤山县旧城东门段护城河同为目前台湾仅存的护城河。

由于砖石城周长比起之前的土城短很多,使原本在土城里的郑氏北郭园与竹莲聚落等都变成城外,又因附近的水田庄、湳雅庄等地兴起,更显城防不足。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在鸦片战争期间,便在砖石城外加筑一圈土城,周长1495丈,城外植竹开沟,沟宽二丈,城高为一丈。

另建大小城门共八座,分别是大东门“宾旸门”、大西门“告成门”、大南门“解阜门”、大北门“承恩门”、小东门“卯耕门”、小西门“观海门”、小南门“耀文门”与小北门“天枢门”。

进入日治时期,日本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北门大街金德美商号大火,整个北门付之一炬。

日本明治35年(西元1902年),实施市区改正计画,拓宽道路并拆掉城墙与城楼,南门、西门被拆除,只剩东门(迎曦门)存留至今。

原以防御为用的护城河,河水成为灌溉圳道——振利圳

迎曦门

迎曦门(东门)[3] 是竹堑城仅存的城楼,位于新竹火车站沿中正路直行约400公尺处,为国定古迹

护城河经过整治后,结合现代建筑,现为具休憩功能的亲水公园。

城门为一幢二层楼的建筑。

城墙雉堞为燕子砖砌成,城楼下段为城座,是以唐山石及条形花岗石石块叠砌而成,城墙上镌刻著“迎曦”二字。

上层城楼为木构建筑,现已改为混凝土造,城楼结构共二十四根立柱,屋檐为歇山重檐式建筑,屋脊燕尾起翘,檐下悬挂著精雕吊筒。城门门洞采半圆拱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