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開朗基羅」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添加{{merge}}标记到条目)
(1 個標籤巡檢工具)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
{{merge|米开朗琪罗|time=2020-05-21T12:48:12+00:00}}
 +
{{expert|time=2019-08-04T10:37:18+00:00}}
 +
{{unreferenced|time=2019-08-04T10:37:18+00:00}}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 class="wikitable"
 +
|<center>'''米開朗基羅'''</center><img src="http://a0.att.hudong.com/87/58/50200014992522154424581936306_s.jpg" width="220"><br> <small>[http://a0.att.hudong.com/87/58/50200014992522154424581936306_s.jpg 原圖鏈結] [http://www.baike.com/wiki/米开朗基罗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small>
 +
|}
 +
</div>
  
'''米开朗基罗'''({{lang-it|Michelangelo}} / {{IPA-it|mikeˈlandʒelo}},{{bd|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M}}),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纳罗蒂·西蒙尼'''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zh-hans:米高安哲罗;zh-tw:米高安哲羅;zh-hk: 米開朗基羅}- 」、「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艺复兴三杰|文藝復興藝術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家族]]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 (壁画)|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bd|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M}}),全名'''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纳罗蒂·西蒙尼'''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又譯「米開朗基羅」、「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艺复兴三杰|文藝復興藝術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他的[[雕刻]]作品“[[大卫像]]”举世闻名,[[美第奇家族]]墓前的“昼”、“夜”、“晨”、“昏”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纪 (壁画)|创世纪]]》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壁画)|最后的审判]]》。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聖伯多祿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米开朗基罗1475年生于[[佛罗伦萨共和国]][[卡普雷塞]],1564年在罗马去世,时年88岁。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3001]]<ref>[http://ssd.jpl.nasa.gov/sbdb.cgi?sstr=3001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3001 Michelangelo (1982 BC1)]</ref>、[[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米開朗基羅撞擊坑|隕石坑]]<ref>[http://planetarynames.wr.usgs.gov/Feature/3881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Michelangelo on Mercury]</ref>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
 
[[小行星3001]]<ref>[http://ssd.jpl.nasa.gov/sbdb.cgi?sstr=3001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3001 Michelangelo (1982 BC1)]</ref>、[[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米開朗基羅撞擊坑|隕石坑]]<ref>[http://planetarynames.wr.usgs.gov/Feature/3881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Michelangelo on Mercury]</ref>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纪念。
 +
 +
==生平==
 +
1496年6月25日,米開朗基羅抵達羅馬,這時他21歲<ref name="Tolnay2628">J. de Tolnay, ''The Youth of Michelangelo'', 26–28</ref>。同年7月4日,他開始為樞機主教拉斐爾·里阿里奧創作一件[[羅馬]]酒神[[巴庫斯]]的雕像,大小比真人略大。然而,雕像完成後,樞機主教卻拒絕接收這件作品。巴庫斯的雕像隨後擺在了銀行家雅格布·加里(Jacopo Galli)的花園裡,成為他的收藏之一。
 +
 +
1497年11月,法國駐[[聖座]]大使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雕塑[[聖殤像]](或譯聖母哀悼基督、聖母憐子),這件雕塑後來成為米開朗基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委託合同在次年8月簽訂。作品完成時,米開朗基羅只有23歲。作品受到了時人的好評。據記載,雕塑完成不久,米開朗基羅得知有傳言稱雕像的創作者是{{link-en|克里斯多弗羅·索拉里|Cristoforo Solari}}<ref>William E. Wallace, 1995 ''Life and Early Works (Michelangelo: Selected Scholarship in English)'' ISBN 0-8153-1823-5 page 233</ref>,米開朗基羅隨即在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肩帶上刻下了<small >MICHAEL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IN[US] FACIEBA[T]</small>(佛羅倫薩的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所作)。這也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有簽名的作品。這件作品至今保存在[[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裡。近年,有研究者認為[[拉奧孔與兒子們]]並不是古羅馬的作品,而是米開朗基羅在羅馬的這一段時間裡的創作。 <ref>Catterson, Lynn. "Michelangelo's 'Laocoön?'" Artibus et historiae. 52. 2005: p. 33</ref>
 +
[[File:Michelangelos David.jpg|thumb|left|upright|米開朗基羅1504年完成的[[大衛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傑作之一。 ]]
 +
 +
=== 大卫像 ===
 +
{{main|大卫像}}
 +
1499年至1501年間,米開朗基羅回到了佛羅倫薩。佛羅倫薩原來的精神和世俗領袖,反對[[文藝復興]]的修士[[薩佛納羅拉]]在1498年被處以[[火刑]],{{link-en|皮耶羅·索代里尼|Piero Soderini}}漸漸得勢,[[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形勢轉好。羊毛[[同業公會]]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一件巨大的[[大衛]]雕像,作為佛羅倫薩自由的象徵,完工後擺放在[[維奇奧宮]]前的[[領主廣場]]上。同業公會提供的大理石,是[[阿戈斯蒂諾·迪·杜喬]]在40年前用過的。 1504年,米開朗基羅完成了大衛像。這一出色的傑作,突顯了米開朗基羅非凡的技術和出眾的想像力,奠定了他作為雕塑家的地位。
 +
 +
=== 西斯廷天顶画 ===
 +
{{main|西斯廷天顶画}}
 +
 +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儒略二世委托他为教宗自己设计陵墓。由于这期间教宗还不断委托米开朗基罗创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设计工作时常被打断,以致用了4年才完成。陵墓位于罗马的[[圣伯多禄锁链堂]],中心是[[摩西|摩西像]]。
 +
 +
同一時期,米開朗基羅受委託為[[西斯廷禮拜堂]]繪製天頂畫,大約花了4年時間(1508年至1512年)。根據米開朗基羅的自述,是[[多納托·伯拉孟特]]和[[拉斐爾]]說服了教宗委託米開朗基羅在他不熟悉的一種媒質上進行創作。這樣的話,米開朗基羅與他的對手,正處在高峰時期的頂尖壁畫畫家拉斐爾相比時就會相形見絀。然而,當代藝術史學家根據現在的證據否認了這個故事,並斷定這只是藝術家自己的觀點而已。
 +
 +
教宗委托的壁画内容是星空背景上的[[十二使徒]]。但是米开朗基罗却另选了更复杂的方案,取材于[[旧约圣经]]中的[[创世纪]]。作品描绘了343个人物形象。中心部分是创世纪中的九个场景,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其中最著名的是《[[创造亚当]]》。
 +
 +
=== 重回佛罗伦斯 ===
 +
 +
1513年,教宗[[儒略二世]]逝世。来自[[美第奇家族]]的[[利奥十世]]继任教宗,委托米开朗基罗重建[[佛羅倫斯聖老楞佐大殿]]的[[立面]],并为大殿创作雕塑作为装饰。米开朗基罗勉强同意了委托。随后的三年,米开朗基罗为了大殿的立面绘图、制作模型,尝试在[[皮耶特拉桑塔]]设立一座新的大理石采石场,专供项目所用。然而,不幸的是,工程还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赞助人就由于经济上的问题,突然取消了这一项委托。这座大殿的立面至今没有建造。
 +
 +
隨後,美第奇家族為了補償米開朗基羅,委託給他另一項大工程,這一次是在佛羅倫斯聖老楞佐大殿為美第奇家族設計家族陵墓。 1520年代和1530年代的大多時間,米開朗基羅都在為這一工程忙碌。幸運的是,這項建築工程最終得以圓滿完成。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20px 0 0px; text-align:left">
 +
{| class="wikitable"
 +
|<img src="http://www.cpa-net.cn/fileRepository/watermark/news/source/zBDo95zvTHqAv1HEscyv9w.jpg" width="250"><br><small> 米开朗基罗作品《创世纪》之创造亚当 </small> <br> <small>[http://www.cpa-net.cn/fileRepository/watermark/news/source/zBDo95zvTHqAv1HEscyv9w.jpg 原圖鏈結] [http://www.cpa-net.cn/news_detail101/newsId=11335.html 圖片來源公共藝術網]</small>
 +
|}
 +
</div>
 +
 +
1527年,佛羅倫斯公民受[[羅馬之劫 (1527年)|羅馬之劫]]的鼓舞,趕走了美第奇家族,恢復了共和國。佛羅倫斯為此遭到圍攻。 1528年至1529年,米開朗基羅為他深愛的佛羅倫斯修築城防工事,抵擋入侵。 1530年,佛羅倫斯最終被攻陷,美第奇家族重掌大權。美第奇家族回到佛羅倫斯之後,開始了嚴酷的統治。米開朗基羅在1530年代中段,逃離了佛羅倫斯,只留下助手們完成美第奇家族禮拜堂的工程。
 +
 +
=== 羅馬,最後的鉅作 ===
 +
羅馬教宗[[克雷芒七世]]委託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的祭壇牆上繪製[[濕壁畫]]《[[最后的审判 (壁画)|最后的审判]]》,然而,克雷芒七世在委託之後不久就死去了。 [[保祿三世]]繼任,並為米開朗基羅的創作提供了支持和幫助。壁畫在1534至開始繪製,1541年10月最終完成。這件作品規模宏大,佔據了西斯廷禮拜堂祭壇的整座牆。最後的審判描繪的是[[世界末日]]來臨,[[基督]]再次來到人世,對人進行審判,並決定他們的命運。基督身邊圍著聖徒們。
 +
 +
作品剛剛完成,就有人認為壁畫褻瀆了教義,因為米開朗基羅把基督和[[聖母瑪利亞]]都畫得一絲不掛。 [[樞機主教]]卡拉法(後來的教宗[[保祿四世]])、[[曼托瓦]]大使蒙西尼奧爾·塞爾尼尼(Monsignor Sernini)都要[[教宗]]毀掉這幅壁畫,但是教宗沒有同意。米開朗基羅去世後,[[教廷]]決定為畫中的裸體畫上遮羞布掩蓋私處。米開朗基羅的一個徒弟{{link-en|達尼埃萊·達·沃爾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接受了委託,為畫中的裸體人物畫上了內褲,他也因此得到了“褲子畫家”的謔稱。 1993年,文物工作者修復壁畫時,決定保留一部分達尼埃萊畫上的遮羞布,以作為歷史的記錄。另一方面的原因,之前一些藝術家為了“潤色”這幅鉅作,毀壞了米開朗基羅的一部分原筆。 [[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館]]收藏有{{link-en|馬爾切洛·維努斯蒂|Marcello Venusti}}的臨摹本,臨摹本忠實於原作,臨摹時原壁畫還沒有被後人修改。
 +
 +
== 参考 ==
 +
{{reflist}}
 +
 +
== 外部連結 ==
 +
 +
* [http://www.all-art.org/early_renaissance/michelangelo1.html Michelangelo in the "A World History of Art"]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705095252/http://www.ortodeimedici.it/zh/Museums/accademia-gallery-first-day Michelangelo's Florence]
 +
 +
== 參考來源 ==
 +
{{reflist}}
 +
 +
 +
 +
[[Category:文學家]]
 +
[[Category:畫家]][[Category:建築師]]
 +
[[Category:1475年出生]]

於 2020年5月21日 (四) 20:48 的最新修訂

米開朗基羅(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全名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博納羅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又譯「米開朗基羅」、「米開蘭基羅」、「麥開蘭基羅」、「米高安哲奴」、「米開朗琪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通才雕塑家建築師畫家詩人,與列奧納多·達芬奇拉斐爾·聖齊奧並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的肌肉健壯。他的雕刻作品「大衛像」舉世聞名,美第奇家族墓前的「晝」、「夜」、「晨」、「昏」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摩西像」、「大奴隸」等。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創世紀》天頂畫和壁畫《最後的審判》。他還設計和初步建造了羅馬聖伯多祿大殿,設計建造了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陵墓。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芬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米開朗基羅1475年生於佛羅倫薩共和國卡普雷塞,1564年在羅馬去世,時年88歲。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3001[1]水星上位於45.0°S,109.1°W的隕石坑[2]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尊敬和紀念。

生平

1496年6月25日,米開朗基羅抵達羅馬,這時他21歲[3]。同年7月4日,他開始為樞機主教拉斐爾·里阿里奧創作一件羅馬酒神巴庫斯的雕像,大小比真人略大。然而,雕像完成後,樞機主教卻拒絕接收這件作品。巴庫斯的雕像隨後擺在了銀行家雅格布·加里(Jacopo Galli)的花園裡,成為他的收藏之一。

1497年11月,法國駐聖座大使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雕塑聖殤像(或譯聖母哀悼基督、聖母憐子),這件雕塑後來成為米開朗基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委託合同在次年8月簽訂。作品完成時,米開朗基羅只有23歲。作品受到了時人的好評。據記載,雕塑完成不久,米開朗基羅得知有傳言稱雕像的創作者是克里斯多弗羅·索拉里Cristoforo Solari[4],米開朗基羅隨即在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肩帶上刻下了MICHAEL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IN[US] FACIEBA[T](佛羅倫薩的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所作)。這也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有簽名的作品。這件作品至今保存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裡。近年,有研究者認為拉奧孔與兒子們並不是古羅馬的作品,而是米開朗基羅在羅馬的這一段時間裡的創作。 [5]

米開朗基羅1504年完成的大衛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傑作之一。

大衛像

1499年至1501年間,米開朗基羅回到了佛羅倫薩。佛羅倫薩原來的精神和世俗領袖,反對文藝復興的修士薩佛納羅拉在1498年被處以火刑皮耶羅·索代里尼Piero Soderini漸漸得勢,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形勢轉好。羊毛同業公會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一件巨大的大衛雕像,作為佛羅倫薩自由的象徵,完工後擺放在維奇奧宮前的領主廣場上。同業公會提供的大理石,是阿戈斯蒂諾·迪·杜喬在40年前用過的。 1504年,米開朗基羅完成了大衛像。這一出色的傑作,突顯了米開朗基羅非凡的技術和出眾的想像力,奠定了他作為雕塑家的地位。

西斯廷天頂畫

1505年,受新任教宗儒略二世之邀,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儒略二世委託他為教宗自己設計陵墓。由於這期間教宗還不斷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其它作品,陵墓的設計工作時常被打斷,以致用了4年才完成。陵墓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中心是摩西像

同一時期,米開朗基羅受委託為西斯廷禮拜堂繪製天頂畫,大約花了4年時間(1508年至1512年)。根據米開朗基羅的自述,是多納托·伯拉孟特拉斐爾說服了教宗委託米開朗基羅在他不熟悉的一種媒質上進行創作。這樣的話,米開朗基羅與他的對手,正處在高峰時期的頂尖壁畫畫家拉斐爾相比時就會相形見絀。然而,當代藝術史學家根據現在的證據否認了這個故事,並斷定這只是藝術家自己的觀點而已。

教宗委託的壁畫內容是星空背景上的十二使徒。但是米開朗基羅卻另選了更複雜的方案,取材於舊約聖經中的創世紀。作品描繪了343個人物形象。中心部分是創世紀中的九個場景,從開天闢地到洪水方舟。其中最著名的是《創造亞當》。

重回佛羅倫斯

1513年,教宗儒略二世逝世。來自美第奇家族利奧十世繼任教宗,委託米開朗基羅重建佛羅倫斯聖老楞佐大殿立面,並為大殿創作雕塑作為裝飾。米開朗基羅勉強同意了委託。隨後的三年,米開朗基羅為了大殿的立面繪圖、製作模型,嘗試在皮耶特拉桑塔設立一座新的大理石採石場,專供項目所用。然而,不幸的是,工程還沒有一點實質性的進展,贊助人就由於經濟上的問題,突然取消了這一項委託。這座大殿的立面至今沒有建造。

隨後,美第奇家族為了補償米開朗基羅,委託給他另一項大工程,這一次是在佛羅倫斯聖老楞佐大殿為美第奇家族設計家族陵墓。 1520年代和1530年代的大多時間,米開朗基羅都在為這一工程忙碌。幸運的是,這項建築工程最終得以圓滿完成。


米開朗基羅作品《創世紀》之創造亞當
原圖鏈結 圖片來源公共藝術網

1527年,佛羅倫斯公民受羅馬之劫的鼓舞,趕走了美第奇家族,恢復了共和國。佛羅倫斯為此遭到圍攻。 1528年至1529年,米開朗基羅為他深愛的佛羅倫斯修築城防工事,抵擋入侵。 1530年,佛羅倫斯最終被攻陷,美第奇家族重掌大權。美第奇家族回到佛羅倫斯之後,開始了嚴酷的統治。米開朗基羅在1530年代中段,逃離了佛羅倫斯,只留下助手們完成美第奇家族禮拜堂的工程。

羅馬,最後的鉅作

羅馬教宗克雷芒七世委託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的祭壇牆上繪製濕壁畫最後的審判》,然而,克雷芒七世在委託之後不久就死去了。 保祿三世繼任,並為米開朗基羅的創作提供了支持和幫助。壁畫在1534至開始繪製,1541年10月最終完成。這件作品規模宏大,佔據了西斯廷禮拜堂祭壇的整座牆。最後的審判描繪的是世界末日來臨,基督再次來到人世,對人進行審判,並決定他們的命運。基督身邊圍著聖徒們。

作品剛剛完成,就有人認為壁畫褻瀆了教義,因為米開朗基羅把基督和聖母瑪利亞都畫得一絲不掛。 樞機主教卡拉法(後來的教宗保祿四世)、曼托瓦大使蒙西尼奧爾·塞爾尼尼(Monsignor Sernini)都要教宗毀掉這幅壁畫,但是教宗沒有同意。米開朗基羅去世後,教廷決定為畫中的裸體畫上遮羞布掩蓋私處。米開朗基羅的一個徒弟達尼埃萊·達·沃爾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接受了委託,為畫中的裸體人物畫上了內褲,他也因此得到了「褲子畫家」的謔稱。 1993年,文物工作者修復壁畫時,決定保留一部分達尼埃萊畫上的遮羞布,以作為歷史的記錄。另一方面的原因,之前一些藝術家為了「潤色」這幅鉅作,毀壞了米開朗基羅的一部分原筆。 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館收藏有馬爾切洛·維努斯蒂Marcello Venusti的臨摹本,臨摹本忠實於原作,臨摹時原壁畫還沒有被後人修改。

參考

  1.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3001 Michelangelo (1982 BC1)
  2. Planetary Names: Crater, craters: Michelangelo on Mercury
  3. J. de Tolnay, The Youth of Michelangelo, 26–28
  4. William E. Wallace, 1995 Life and Early Works (Michelangelo: Selected Scholarship in English) ISBN 0-8153-1823-5 page 233
  5. Catterson, Lynn. "Michelangelo's 'Laocoön?'" Artibus et historiae. 52. 2005: p. 33

外部連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