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罗兰·巴特」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7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6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hilosopher
+
 
|region = [[西方哲學]]
+
{{Infobox person
|era = [[20世紀哲學]]
+
| 姓名    = 罗兰·巴特 (著名演员)
|image = <!-- 檔案不存在 RolandBarthes.jpg  ,可從英文維基百科取得 -->
+
|image = <img src="https://www.biography.com/.image/t_share/MTE5NDg0MDU0NTgzNjA4ODQ3/roland-barthes-36995-1-402.jpg" width="220" ><br><small>[https://www.biography.com/.image/t_share/MTE5NDg0MDU0NTgzNjA4ODQ3/roland-barthes-36995-1-402.jpg  原圖鏈結]、[https://www.biography.com/people/groups/famous-named-roland 圖片來自biography]</small>
 
|image_size = 225px
 
|image_size = 225px
|name = 罗兰·巴特|
+
| 图片说明 =
|birth_date = 1915年11月12日|
+
| 出生日期 = 1915年11月12日
|birth_place = [[ 國]][[巴黎]]|
+
| 出生地点 = 国下诺曼底大区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80|3|26|1915|11|12}}|
+
| 國籍    = 法国
|death_place = [[法國]][[ 黎]]|
+
| 别名    = 罗朗·
|school_tradition = [[结构主义]]、[[後結構主義]]、[[符号学]]|
+
| 时代    = 20世紀哲
|main_interests = [[符号学]]、[[語言 ]]、[[文学理论]]|
+
| notable_ideas = 作者之死、零度寫作
|notable_ideas = 作者之死、零度寫作|
+
| 職業    = 作家 、思 想家 社会学家 评论家
|influences = [[弗迪南·德·索緒爾|索緒爾]] [[卡尔·马克思|马克 ]] [[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zh-hans:弗洛伊德; zh-hant:佛洛伊德; zh-sg:佛洛依德}-]]、[[ 雅各·拉岡|-{zh-hans:拉康;zh-hant:拉岡;}-]]、[[ 让-保罗·萨特|-{zh-hans:萨特;zh-hant:薩特;zh-tw:沙特;}-]]、[[ 喬治·巴代伊|巴代伊]]、[[儒勒·米什萊|米什萊]]、[[保羅·瓦勒里|瓦勒里]]|
+
| 学术思想 = [[ 结构主义]]、[[ 後結構主義]]、[[ 符号学]]
|influenced = [[米歇尔·福柯|-{zh-hant:福柯; zh-cn:福柯; zh-tw:傅柯;}-]]、[[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茱莉亞·-{zh-tw:克莉斯蒂娃;zh-hant:克里斯蒂娃;zh-hans:克里斯蒂娃;}-]]、[[苏珊·桑塔格]]
+
| 知名原因 = 二十世纪法国重要作家
 +
| 知名作品 = 《写作的零度》</br>《神话》</br>《符号学基础》</br>《批判与真理》</br></br>
 
}}
 
}}
  
'''罗兰·巴特'''({{lang|fr|Roland Barthes}},{{bd|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catIdx=B}}),[[法国]][[文学批评家]] 、[[文學家]]、[[社會學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巴特的許多著作對於[[後現代主義]],尤其是[[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馬克斯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思想的产生了很大影響。
+
'''罗兰·巴特'''({{lang|fr|'''Roland Barthes'''}},{{bd|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catIdx=B}}),[[法国]][[文学]] 批评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巴特的許多著作對於[[後現代主義]],尤其是[[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馬克斯主義]]與[[後結構主義]]思想的产生了很大影響。 早期的著作在阐述语言结构的随意性及对大众文化的一些现象提供类似的分析。在《神话学》(Mythologies, 1957)书中分析大众文化。《论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国文学界造成轰动,使他成为敢与学院派权威相抗衡的人物。他后来有关符号学的作品包括较激进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写成的《符号帝国》(The Empire ofSigns, 1970),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论在1970年代受到广大的注目,并在20世纪有助于把结构主义建立为一种具领导性的文化学术运动。1976年在[[ 西学院]]担任文学符号学讲座[[教授]] ,成为这个讲座的第一位学者。
[[File:Roland Barthes signature.svg|thumb|罗 ·巴特的簽名]]
 
  
== 生平 ==
+
== 生平 事迹 ==
1915年11月12日,羅蘭·巴特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瑟堡]]。父親路易·巴特是一位海軍軍官,在他未滿一歲前於北海的一場戰鬥中死亡。巴特的母親安麗耶塔·巴特與他的姑姑與祖母共同抚养他,在法國[[巴约讷]],他跟著姑姑學習鋼琴,是他初次接觸文化的經驗。9歲時他跟隨著母親遷移到巴黎並且居住在那直到成年。(這造成他一生中對鄉村文化的熱愛)
+
1915年11月12日,羅蘭·巴特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瑟堡]]。父親路易·巴特是一位海軍軍官,在他未滿一歲前於北海的一場戰鬥中死亡。巴特的母親安麗耶塔·巴特與他的姑姑與祖母共同抚养他,在法國[[巴约讷]],他跟著姑姑學習鋼琴,是他初次接觸文化的經驗。9歲時他跟隨著母親遷移到[[ 巴黎]] 並且居住在那直到成年。(這造成他一生中對鄉村文化的熱愛)
  
 
 巴特在学生时代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1935年到1939年,巴特就读于[[巴黎大學]]并獲得古典希臘文學學位。後因為肺結核使他經常進出療養院,亦因健康問題中斷了他的學術生涯,但也使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没有徵召入伍。在無法進入法國主要大學進修的狀況下,他輾轉於各地做法語講師,其後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也刻意避開這些主要的正規大學教职。
 
 巴特在学生时代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1935年到1939年,巴特就读于[[巴黎大學]]并獲得古典希臘文學學位。後因為肺結核使他經常進出療養院,亦因健康問題中斷了他的學術生涯,但也使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没有徵召入伍。在無法進入法國主要大學進修的狀況下,他輾轉於各地做法語講師,其後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也刻意避開這些主要的正規大學教职。
  
 在健康状况不佳的的這些年間,巴特將大部份的時間用在取得文法與[[文字學]]學位上,也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同時參與了一個醫學預科的研究。1948年他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在法國、羅馬尼亞與埃及的研究機構裡得到一些短期的職位。這段時間裡他參與了巴黎左派論戰,後來將觀點整理成第一篇完整的作品《{{link-fr|写作的零度|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1953)。1952年他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從事[[辭彙學]]與[[社會學]]的研究,之後的七年間他發表揭露大眾文化的迷思的文章於[[新文藝]]雜誌上,爾後集結成冊[[神話學]](1957)。
+
 在健康状况不佳的的這些年間,巴特將大部份的時間用在取得文法與[[文字學]]學位上,也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同時參與了一個醫學預科的研究。1948年他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在法國、[[ 羅馬尼亞]] [[ 埃及]] 的研究機構裡得到一些短期的職位。這段時間裡他參與了巴黎左派論戰,後來將觀點整理成第一篇完整的作品《{{link-fr|写作的零度|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1953)。1952年他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從事[[辭彙學]]與[[社會學]]的研究,之後的七年間他發表揭露大眾文化的迷思的文章於[[新文藝]]雜誌上,爾後集結成冊[[神話學]](1957)。
  
 
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開始了對[[符號學]]與[[結構主義]]的探索,這時期他主要的作品是對傳統學院文學理論觀點以及大眾文學型態的論述。他獨特的觀點引起法國思想家的不滿,他們稱巴特為[[新批評]],認為巴特漠視且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學根源。巴特則以《[[批評與真實]]》與其對抗,控訴舊的、布爾喬亞式那種不重視語言細節的、刻意忽視其他理論概念(如馬克思主義)挑戰的批評方式。
 
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開始了對[[符號學]]與[[結構主義]]的探索,這時期他主要的作品是對傳統學院文學理論觀點以及大眾文學型態的論述。他獨特的觀點引起法國思想家的不滿,他們稱巴特為[[新批評]],認為巴特漠視且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學根源。巴特則以《[[批評與真實]]》與其對抗,控訴舊的、布爾喬亞式那種不重視語言細節的、刻意忽視其他理論概念(如馬克思主義)挑戰的批評方式。
  
60年代晚期,巴特的名聲越来越大,他到日本和美國旅遊,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1967年,他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論文《作者之死》,主要是受到[[雅克·德希達]]逐漸崛起的[[解構主義]]所影響,這篇論文變成為他向[[結構主義]]思想告別的轉折。巴特持續地在[[菲利普·索莱尔]]所主編的前衛文學雜誌《[[原樣]]》(Tel Quel)上發表文章,該雜誌亦相當贊同由巴特作品所發展出的各類理論。1970年發表著名的作品《[[S/Z]]》,是對[[巴爾扎克]]小說作品《薩拉辛》的批判式閱讀,被認為是巴特最為質量兼具的作品。整個70年代巴特持續的發展他的文學批評理論,發展出[[文本性]]與小說中的角色中立性等概念。1971年成为[[日内瓦大学]]客座教授。
+
60年代晚期,巴特的名聲越来越大,他到[[ 日本]] [[ 美國]] 旅遊,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1967年,他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論文《作者之死》,主要是受到[[雅克·德希達]]逐漸崛起的[[解構主義]]所影響,這篇論文變成為他向[[結構主義]]思想告別的轉折。巴特持續地在[[菲利普·索莱尔]]所主編的前衛文學雜誌《[[原樣]]》(Tel Quel)上發表文章,該雜誌亦相當贊同由巴特作品所發展出的各類理論。1970年發表著名的作品《[[S/Z]]》,是對[[巴爾扎克]]小說作品《薩拉辛》的批判式閱讀,被認為是巴特最為質量兼具的作品。整個70年代巴特持續的發展他的文學批評理論,發展出[[文本性]]與小說中的角色中立性等概念。1971年成为[[日内瓦大学]]客座[[ 教授]]
  
 
1975年,他完成题为“罗兰·巴特”的自传。1977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文學]]與[[符號學]]主席。同年他的母親逝世,對於從小被母親獨自扶養長大的巴特而言是重大的打擊,他將過往與攝影相關的論述與理論集結成冊為他最後的偉大作品《[[明室]]》。本書從他對一張母親的老照片沉思開始論起,包含了他對攝影媒介對傳播的理論論述,以及他對母親思念的哀悼。在他母親過世三年之後,1980年2月25日,當他從[[密特朗]]主辦的一場宴會離開返家時,於巴黎的街道上被卡車撞傷。一個月後的3月26日,巴特因傷重不治而逝世,享年64歲。
 
1975年,他完成题为“罗兰·巴特”的自传。1977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文學]]與[[符號學]]主席。同年他的母親逝世,對於從小被母親獨自扶養長大的巴特而言是重大的打擊,他將過往與攝影相關的論述與理論集結成冊為他最後的偉大作品《[[明室]]》。本書從他對一張母親的老照片沉思開始論起,包含了他對攝影媒介對傳播的理論論述,以及他對母親思念的哀悼。在他母親過世三年之後,1980年2月25日,當他從[[密特朗]]主辦的一場宴會離開返家時,於巴黎的街道上被卡車撞傷。一個月後的3月26日,巴特因傷重不治而逝世,享年64歲。
  
===  著 ===
+
罗兰·巴特一生受影响于[[弗迪南·德·索緒爾|索緒爾]]、[[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雅各·拉岡]]、[[让-保罗·萨特]]、[[喬治·巴代伊|巴代伊]]、[[儒勒·米什萊|米什萊]]、[[保羅·瓦勒里|瓦勒里]],影响于[[米歇尔·傅柯]]、[[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苏珊·桑塔格]]。
 +
 
 +
== 个人生活==
 +
[[File:Lulb.jpg|缩略图|居右|500px|[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7/ffb2cbae5d294713b905eee844573b02_th.jpeg 原图链接]  <ref>[http://www.sohu.com/a/130557731_488308   罗兰·巴特:羞耻源于屈从|沉思录  ]. 搜狐 [2017-03-27 ]</ref>]]
 +
 
 +
罗兰·巴特<ref>[http://epaper.timedg.com/html/2015-05/17/content_1327876.htm  高冷学者最关注大众生活 ]. 东莞时间网 [2015年05月17日]</ref>无疑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天才,做为法国[[符号学]]理论的大师,[[结构主义]]的思想家,在他的思想里,似乎毫无清规戒律可言。任何一个企图要将他归类的想法在他的那些 作前会变得徒劳而白费,也许把他定义一个喜欢在文本里捉弄倒腾的"捉狭鬼"会更加合适。
 +
 
 +
他是一个喜欢两边奔跑的人,他会一面推崇新小说,一面却将大量的热情用来解释经典的文学作品;会一面做着结构的工作,一面却已经在拆砖挖土解构着自己的理论。他那狡黠的智慧使他相信世界并不存在所谓完美和无懈可击这样一些蠢话,也使他相信那些浪漫的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只不过是一些瞎了眼的家伙在那盲人摸象。而浪漫本身就是发狂失性的表征,否则不会说恋人都很愚蠢。[[昆德拉]]为此写了本《好笑的爱》,而巴特更绝,干脆一锅端,对那些所谓缠绵悱恻,神秘痴狂,喃喃自语的恋人情话来了个"一个都不能少"。于是他有了这本《恋人絮语》。
 +
 
 +
《恋人絮语》是一本无法让人定义的书。就像书名所显示的那样,它没有理论话语的漫漫征途却不乏深刻洞见。它没有小说文本的故事情节却不乏一个个让人回味流连的爱情场景。他貌似体贴的将恋人的心态和言语的方式安排成了这本书的结构方式,然而其后却不乏嘲弄。他用一种开放式,流动的,无定向性的言语方式开始了他对爱情的胡言乱语。
 +
 
 +
巴特精巧的勾勒恋爱状态的每一个场景,然而却并把他们有序的编排。所谓相遇,一见钟情,交谈倾诉,挫折误解,等待,依恋等等,诸种状态本身就毫无先后顺序可言,它们有时交替进行,有时同时发生。剪不断,理还乱的恋人心绪哪里有什么逻辑可言?因此巴特只能针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勾勒分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巴特的分析是建立在恋人这一方,而以恋人爱上的对象为情偶之上的主体性分析。他用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所显示的心态做例,细致入微的分析每一种状态下的矛盾和潜台词。
 +
 
 +
比如在墨镜一条下他谈到恋人在情偶面前遮遮掩掩的心态。他说:掩盖。一个让人斟酌的情境:恋人举棋不定。她并不是在犹豫是否要向她所钟情的对象表白爱情(这位恋人素来含蓄),而是在斟酌她究竟应将自己的痴情掩盖几分:要暴露多少自己的情欲,痛苦。总而言之,自己极度的感情。他将此种状态称之为双重的自由,一方面恋人要为对方作想,因为爱他。所以不能倾诉太多以免引起对方厌烦。另一方面这种考虑又是以牺牲自己真实感情为代价,明明是内心的风暴,却因为害怕对方厌烦而不得不掩饰。因此只能闪烁其辞,只能戴着假面前进,通过掩饰来解决一个悖论---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瞒着什么。而达到此种目的的方式就是必须在有限的言语中透露无限的内容,巴特对恋人语言的丰富性的分析由此展开。
 +
 
 +
有句话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诗人,但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成为诗人的那个时期,那便是恋爱。人们在恋爱时都会说出诗人般的话语,因为恋爱中的语言最具模糊性和多义性.一切尽在不言中,或说东而言西。巴特对恋爱中语言的模糊性与多义性的分析极有意思。比如在"情书","献辞","我爱你"等诸条目下,他十分精辟的揭示了语言双向性的特征,尤其对"我爱你"这一语词的分析更见精彩。他通过对匈牙利语中我爱你这个粘着语的分析,说明这一情境不是指爱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爱的反复呼唤本身。因为在[[匈牙利]]语中我爱你这一语句是无法被分析的,它无法被拆解,我爱你不是个句子,它不传情达意,只是伴随一种特定情境而生:"主体被悬吊在与异体的映照当中",它是一种呼唤,和我们平常在说啊,哈,哦,这些语气词毫无二致,它是在某种特定情境里产生的特定话语。因此对我爱你这句话最好的回应,并不是我不爱你,而是沉默。对于召唤的拒绝.这样它所否定的不仅仅是我爱你这个句子中的某一个指称,而是直接否定说话人本身,是对说话人主体的拒绝.这无疑是对恋人的最大打击。巴特在语言的分析里腾挪跌宕,不时的精彩之论让人惊喜不已。巴特在此书中玩弄了不少文字游戏,从词源学,相似性的角度对恋人心态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当然在这样的玩笑里,我们深谙语言的魅力,同时也不无惊讶他怎么能把所指和能指玩得如此娴熟而不露痕迹。比如"交谈"这一条目,法语原文是L'entretien。它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维持原状,保持感情,也可指供养(比如女人,妓女等),还有交谈的意思。巴特说恋人之间的交谈本身是一种触摸,恋人用言语来触摸情偶,用美丽具有独特魅力的辞藻将对方裹住,这种裹住的状态暗合了这一词语的另外一层意思供养,而交谈所达到的目的则使得保持感情这一意思得到显现。巴特狡黠的智慧由此再现。
 +
 
 +
== 个人作品==
 +
著作二十余种,主要有《写作的零度》(1953)、《神话》(1957)、《符号学基础》(1965)、《批评与真理》(1966)、《S/Z》(1970)、《文本的快乐》(1973)等等,影响了人们对文学和文化的看法,也可视为巴特对文学研究工程延伸而成的一套思想体系。生平参见《罗兰·巴特论罗兰·巴特》(1975)、《偶遇琐事》(1987)等,后一本书由友人编辑出版。
 +
 
 
1987年,弗朗索瓦·瓦尔出版了巴特死后留下的文集,命名为《事件》(Incidents)<ref>[[乔纳森·库勒]](Jonathan Culler), ''Barth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110</ref>。该文集收录了:巴特日记中的片段、《夜晚巴黎》(1979年居于巴黎时的情色日记选段)、早期保留下来的日记(他在[[摩洛哥]]的同性恋遭遇),以及《西南的光》(他对法国田园童年生活的回忆)。2007年11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巴特鲜为人知的作品《什么是体育》的英译本。这一作品与《神话修辞学》极为相似,最初被[[加拿大广播公司]]作为[[休伯特·阿坎]](Hubert Aquin)的用做纪录片文字。
 
1987年,弗朗索瓦·瓦尔出版了巴特死后留下的文集,命名为《事件》(Incidents)<ref>[[乔纳森·库勒]](Jonathan Culler), ''Barth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110</ref>。该文集收录了:巴特日记中的片段、《夜晚巴黎》(1979年居于巴黎时的情色日记选段)、早期保留下来的日记(他在[[摩洛哥]]的同性恋遭遇),以及《西南的光》(他对法国田园童年生活的回忆)。2007年11月,[[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巴特鲜为人知的作品《什么是体育》的英译本。这一作品与《神话修辞学》极为相似,最初被[[加拿大广播公司]]作为[[休伯特·阿坎]](Hubert Aquin)的用做纪录片文字。
  
行 40: 行 59:
  
 
2012年,巴特的《中国行日记》出版。1974年他曾与文学杂志的同事一道赴中国,该书收录了他在中国旅行三周的笔记。巴特对这次经历或多或少抱有遗憾,他发现中国“根本没有异国风范,根本不令人困惑”<ref>{{cite journal|title=The Sideways Gaze: Roland Barthes’s Travels in China|author=Dora Zhang|journal=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date=23 June 2012|url=http://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php?id=714&fulltext=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14183654/http://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php?id=714&fulltext=1|archivedate=2012年11月14日}}</ref> 。
 
2012年,巴特的《中国行日记》出版。1974年他曾与文学杂志的同事一道赴中国,该书收录了他在中国旅行三周的笔记。巴特对这次经历或多或少抱有遗憾,他发现中国“根本没有异国风范,根本不令人困惑”<ref>{{cite journal|title=The Sideways Gaze: Roland Barthes’s Travels in China|author=Dora Zhang|journal=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date=23 June 2012|url=http://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php?id=714&fulltext=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14183654/http://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php?id=714&fulltext=1|archivedate=2012年11月14日}}</ref> 。
 +
 +
==社会评价==
 +
通过语言的有趣分析巴特新见迭出,妙语如珠。然而,他当然还有他诚恳的一面。诚恳的在状态本身进行别有洞天的分析。当语言无法救急的时候,他会直接回到心态本身,对心态本身来个淋漓尽致的展示,从而发现其种种可笑之处。在"等待"一条中,他分析现代人的无奈情境,"人总是在等待,处于一种移情状态之中。……可以这么说,哪儿有等待,哪儿就有移情。我依赖并介入另一个存在,而这个存在的实现又需要时间--整个过程的是在克制自我欲望,销蚀我的需求。让人等着--这是超于世间所有权利之上的永恒权威,是"人类最古老的消遣方式."巴特不用玩弄语言游戏同样也能在情境中展开他思想的火花,见常人所未见,因此他不仅是语言的专家,同样也是思想的大师。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
{{Reflist}} 个人
 +
[[Category:作家]][[Category:社會學家]][[Category:法国人]]
 +
[[Category:思想家]]

於 2021年3月3日 (三) 21:00 的最新修訂

羅蘭·巴特 (著名演員)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biography
出生 1915年11月12日
法國下諾曼底大區
國籍 法國
別名 羅朗·巴特
職業 作家、思想家、社會學家、評論家
知名於 二十世紀法國重要作家
知名作品 《寫作的零度》
《神話》
《符號學基礎》
《批判與真理》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國文學批評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符號學家。巴特的許多著作對於後現代主義,尤其是結構主義符號學存在主義馬克斯主義後結構主義思想的產生了很大影響。早期的著作在闡述語言結構的隨意性及對大眾文化的一些現象提供類似的分析。在《神話學》(Mythologies, 1957)書中分析大眾文化。《論拉辛》(On Racine, 1963)在法國文學界造成轟動,使他成為敢與學院派權威相抗衡的人物。他後來有關符號學的作品包括較激進的《S/Z》(S/Z, 1970)、研究日本而寫成的《符號帝國》(The Empire ofSigns, 1970),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作品使他的理論在1970年代受到廣大的注目,並在20世紀有助於把結構主義建立為一種具領導性的文化學術運動。1976年在法蘭西學院擔任文學符號學講座教授,成為這個講座的第一位學者。

生平事跡

1915年11月12日,羅蘭·巴特出生在法國諾曼第的瑟堡。父親路易·巴特是一位海軍軍官,在他未滿一歲前於北海的一場戰鬥中死亡。巴特的母親安麗耶塔·巴特與他的姑姑與祖母共同撫養他,在法國巴約訥,他跟著姑姑學習鋼琴,是他初次接觸文化的經驗。9歲時他跟隨著母親遷移到巴黎並且居住在那直到成年。(這造成他一生中對鄉村文化的熱愛)

巴特在學生時代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1935年到1939年,巴特就讀於巴黎大學並獲得古典希臘文學學位。後因為肺結核使他經常進出療養院,亦因健康問題中斷了他的學術生涯,但也使他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沒有徵召入伍。在無法進入法國主要大學進修的狀況下,他輾轉於各地做法語講師,其後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也刻意避開這些主要的正規大學教職。

在健康狀況不佳的的這些年間,巴特將大部份的時間用在取得文法與文字學學位上,也發表了第一篇論文,同時參與了一個醫學預科的研究。1948年他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在法國、羅馬尼亞埃及的研究機構裡得到一些短期的職位。這段時間裡他參與了巴黎左派論戰,後來將觀點整理成第一篇完整的作品《寫作的零度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1953)。1952年他進入了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從事辭彙學社會學的研究,之後的七年間他發表揭露大眾文化的迷思的文章於新文藝雜誌上,爾後集結成冊神話學(1957)。

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會科學高等學院開始了對符號學結構主義的探索,這時期他主要的作品是對傳統學院文學理論觀點以及大眾文學型態的論述。他獨特的觀點引起法國思想家的不滿,他們稱巴特為新批評,認為巴特漠視且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學根源。巴特則以《批評與真實》與其對抗,控訴舊的、布爾喬亞式那種不重視語言細節的、刻意忽視其他理論概念(如馬克思主義)挑戰的批評方式。

60年代晚期,巴特的名聲越來越大,他到日本美國旅遊,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1967年,他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論文《作者之死》,主要是受到雅克·德希達逐漸崛起的解構主義所影響,這篇論文變成為他向結構主義思想告別的轉折。巴特持續地在菲利普·索萊爾所主編的前衛文學雜誌《原樣》(Tel Quel)上發表文章,該雜誌亦相當贊同由巴特作品所發展出的各類理論。1970年發表著名的作品《S/Z》,是對巴爾扎克小說作品《薩拉辛》的批判式閱讀,被認為是巴特最為質量兼具的作品。整個70年代巴特持續的發展他的文學批評理論,發展出文本性與小說中的角色中立性等概念。1971年成為日內瓦大學客座教授

1975年,他完成題為「羅蘭·巴特」的自傳。1977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文學符號學主席。同年他的母親逝世,對於從小被母親獨自扶養長大的巴特而言是重大的打擊,他將過往與攝影相關的論述與理論集結成冊為他最後的偉大作品《明室》。本書從他對一張母親的老照片沉思開始論起,包含了他對攝影媒介對傳播的理論論述,以及他對母親思念的哀悼。在他母親過世三年之後,1980年2月25日,當他從密特朗主辦的一場宴會離開返家時,於巴黎的街道上被卡車撞傷。一個月後的3月26日,巴特因傷重不治而逝世,享年64歲。

羅蘭·巴特一生受影響於索緒爾馬克思尼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雅各·拉岡讓-保羅·薩特巴代伊米什萊瓦勒里,影響於米歇爾·傅柯茱莉亞·克莉斯蒂娃蘇珊·桑塔格

個人生活

羅蘭·巴特[2]無疑是屬於這一類型的天才,做為法國符號學理論的大師,結構主義的思想家,在他的思想里,似乎毫無清規戒律可言。任何一個企圖要將他歸類的想法在他的那些著作前會變得徒勞而白費,也許把他定義一個喜歡在文本里捉弄倒騰的"捉狹鬼"會更加合適。

他是一個喜歡兩邊奔跑的人,他會一面推崇新小說,一面卻將大量的熱情用來解釋經典的文學作品;會一面做着結構的工作,一面卻已經在拆磚挖土解構着自己的理論。他那狡黠的智慧使他相信世界並不存在所謂完美和無懈可擊這樣一些蠢話,也使他相信那些浪漫的自以為是自高自大,只不過是一些瞎了眼的傢伙在那盲人摸象。而浪漫本身就是發狂失性的表徵,否則不會說戀人都很愚蠢。昆德拉為此寫了本《好笑的愛》,而巴特更絕,乾脆一鍋端,對那些所謂纏綿悱惻,神秘痴狂,喃喃自語的戀人情話來了個"一個都不能少"。於是他有了這本《戀人絮語》。

《戀人絮語》是一本無法讓人定義的書。就像書名所顯示的那樣,它沒有理論話語的漫漫征途卻不乏深刻洞見。它沒有小說文本的故事情節卻不乏一個個讓人回味流連的愛情場景。他貌似體貼的將戀人的心態和言語的方式安排成了這本書的結構方式,然而其後卻不乏嘲弄。他用一種開放式,流動的,無定向性的言語方式開始了他對愛情的胡言亂語。

巴特精巧的勾勒戀愛狀態的每一個場景,然而卻並把他們有序的編排。所謂相遇,一見鍾情,交談傾訴,挫折誤解,等待,依戀等等,諸種狀態本身就毫無先後順序可言,它們有時交替進行,有時同時發生。剪不斷,理還亂的戀人心緒哪裡有什麼邏輯可言?因此巴特只能針對每一個場景進行勾勒分析。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巴特的分析是建立在戀人這一方,而以戀人愛上的對象為情偶之上的主體性分析。他用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維特所顯示的心態做例,細緻入微的分析每一種狀態下的矛盾和潛台詞。

比如在墨鏡一條下他談到戀人在情偶面前遮遮掩掩的心態。他說:掩蓋。一個讓人斟酌的情境:戀人舉棋不定。她並不是在猶豫是否要向她所鍾情的對象表白愛情(這位戀人素來含蓄),而是在斟酌她究竟應將自己的痴情掩蓋幾分:要暴露多少自己的情慾,痛苦。總而言之,自己極度的感情。他將此種狀態稱之為雙重的自由,一方面戀人要為對方作想,因為愛他。所以不能傾訴太多以免引起對方厭煩。另一方面這種考慮又是以犧牲自己真實感情為代價,明明是內心的風暴,卻因為害怕對方厭煩而不得不掩飾。因此只能閃爍其辭,只能戴着假面前進,通過掩飾來解決一個悖論---我想讓你知道我對你瞞着什麼。而達到此種目的的方式就是必須在有限的言語中透露無限的內容,巴特對戀人語言的豐富性的分析由此展開。

有句話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詩人,但每一個人都經歷過成為詩人的那個時期,那便是戀愛。人們在戀愛時都會說出詩人般的話語,因為戀愛中的語言最具模糊性和多義性.一切盡在不言中,或說東而言西。巴特對戀愛中語言的模糊性與多義性的分析極有意思。比如在"情書","獻辭","我愛你"等諸條目下,他十分精闢的揭示了語言雙向性的特徵,尤其對"我愛你"這一語詞的分析更見精彩。他通過對匈牙利語中我愛你這個粘着語的分析,說明這一情境不是指愛情表白或海誓山盟,而是指愛的反覆呼喚本身。因為在匈牙利語中我愛你這一語句是無法被分析的,它無法被拆解,我愛你不是個句子,它不傳情達意,只是伴隨一種特定情境而生:"主體被懸吊在與異體的映照當中",它是一種呼喚,和我們平常在說啊,哈,哦,這些語氣詞毫無二致,它是在某種特定情境裡產生的特定話語。因此對我愛你這句話最好的回應,並不是我不愛你,而是沉默。對於召喚的拒絕.這樣它所否定的不僅僅是我愛你這個句子中的某一個指稱,而是直接否定說話人本身,是對說話人主體的拒絕.這無疑是對戀人的最大打擊。巴特在語言的分析里騰挪跌宕,不時的精彩之論讓人驚喜不已。巴特在此書中玩弄了不少文字遊戲,從詞源學,相似性的角度對戀人心態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當然在這樣的玩笑里,我們深諳語言的魅力,同時也不無驚訝他怎麼能把所指和能指玩得如此嫻熟而不露痕跡。比如"交談"這一條目,法語原文是L'entretien。它有多重含義,既可以指維持原狀,保持感情,也可指供養(比如女人,妓女等),還有交談的意思。巴特說戀人之間的交談本身是一種觸摸,戀人用言語來觸摸情偶,用美麗具有獨特魅力的辭藻將對方裹住,這種裹住的狀態暗合了這一詞語的另外一層意思供養,而交談所達到的目的則使得保持感情這一意思得到顯現。巴特狡黠的智慧由此再現。

個人作品

著作二十餘種,主要有《寫作的零度》(1953)、《神話》(1957)、《符號學基礎》(1965)、《批評與真理》(1966)、《S/Z》(1970)、《文本的快樂》(1973)等等,影響了人們對文學和文化的看法,也可視為巴特對文學研究工程延伸而成的一套思想體系。生平參見《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1975)、《偶遇瑣事》(1987)等,後一本書由友人編輯出版。

1987年,弗朗索瓦·瓦爾出版了巴特死後留下的文集,命名為《事件》(Incidents)[3]。該文集收錄了:巴特日記中的片段、《夜晚巴黎》(1979年居於巴黎時的情色日記選段)、早期保留下來的日記(他在摩洛哥的同性戀遭遇),以及《西南的光》(他對法國田園童年生活的回憶)。2007年11月,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巴特鮮為人知的作品《什麼是體育》的英譯本。這一作品與《神話修辭學》極為相似,最初被加拿大廣播公司作為休伯特·阿坎(Hubert Aquin)的用做紀錄片文字。

2009年1月,門檻出版社(Éditions du Seuil)出版了《哀悼日記》(Journal of Mourning),收錄了巴特自1977年11月26日(其母逝世之日)至1979年9月15日期間所寫的文稿。這些手稿描繪了他喪親之痛:

可怕但不痛苦,她從前不是我的全部。不然我不會寫任何作品。自從我照顧她六個月之後,她實際上就成為了我的全部,並且我全然遺忘我曾寫過的一切。我就是無望的她。此前她讓她自己變得澄明,這樣我能夠寫作……角色的混合。這些月來我成了她的母親。我感到我失去了一位女兒。

巴特的餘生都沉浸於喪母之痛:「不要說悲痛。這太過精神分析了。我不在悲痛中。我在受苦。」,「我房間的角落,在那裡她臥病在床,在那裡她死去,在那裡我現在正睡着,還有牆,她的床頭板曾經依靠,我在那上面掛了一幅肖像——並非出於信仰。我總是在桌子上放些花。我不願到任何地方旅行,這樣我就可以呆在那裡,防止這些花枯萎。」

2012年,巴特的《中國行日記》出版。1974年他曾與文學雜誌的同事一道赴中國,該書收錄了他在中國旅行三周的筆記。巴特對這次經歷或多或少抱有遺憾,他發現中國「根本沒有異國風範,根本不令人困惑」[4]

社會評價

通過語言的有趣分析巴特新見迭出,妙語如珠。然而,他當然還有他誠懇的一面。誠懇的在狀態本身進行別有洞天的分析。當語言無法救急的時候,他會直接回到心態本身,對心態本身來個淋漓盡致的展示,從而發現其種種可笑之處。在"等待"一條中,他分析現代人的無奈情境,"人總是在等待,處於一種移情狀態之中。……可以這麼說,哪兒有等待,哪兒就有移情。我依賴並介入另一個存在,而這個存在的實現又需要時間--整個過程的是在克制自我欲望,銷蝕我的需求。讓人等着--這是超於世間所有權利之上的永恆權威,是"人類最古老的消遣方式."巴特不用玩弄語言遊戲同樣也能在情境中展開他思想的火花,見常人所未見,因此他不僅是語言的專家,同樣也是思想的大師。

參考文獻

  1. 羅蘭·巴特:羞恥源於屈從|沉思錄 . 搜狐 [2017-03-27 ]
  2. 高冷學者最關注大眾生活 . 東莞時間網 [2015年05月17日]
  3. 喬納森·庫勒(Jonathan Culler), Barth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 110
  4. Dora Zhang. The Sideways Gaze: Roland Barthes’s Travels in China.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23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14日). 

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