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肺泡蛋白沉着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肺泡蛋白沉着症
肺泡蛋白沉着症
原图链接
 

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疾病。其特点是肺泡内有不可溶性磷脂蛋白沉积,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短、咳嗽和咳痰。胸部X线呈双肺弥漫性肺部浸润阴影。病理学检查以肺泡内充满有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蛋白样物质为特征。该病由Rosen于1958年首次报道。肺泡蛋白沉着症根据病因可有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之分。 [1]

病因

病因不明,推测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如大量粉尘吸入(铝、二氧化硅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婴幼儿)、遗传因素酗酒微生物感染等。而对于感染,有时很难确认是原发致病因素还是继发于肺泡蛋白沉着症。例如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组织胞浆菌感染等均发现有肺泡内高蛋白沉着。 [2]

临床表现

肺泡蛋白沉着症定义
原图链接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2.5:1,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婴儿到70岁老人,但30~50岁的中年人常见,约占病例总数的80%。

本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有的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此类约占1/3;约有1/5的病人则以继发性肺部感染症状为首发表现,有咳嗽发热胸部不适等;另有约1/2的病人隐袭起病,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乏力,少数病例可有低热和咯血,呼吸道症状与肺部病变受累范围有一定关系。体格检查一般无特殊阳性发现,肺底有时可闻及少量捻发音,虽然呼吸道症状与肺部病变受累范围有关,但临床体征与胸部X线表现不平衡是本病的特征之一。重症患者可出现发绀、杵状指和视网膜斑点状出血。极少数病例可合并肺心病。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合并机会感染的几率较大,约为15%,除了常见的致病菌外,一些特殊的病原菌如奴卡菌属、真菌属、组织胞浆菌、分枝杆菌及巨细胞病毒等。 [3]

检查

肺泡蛋白沉着症症状
原图链接

血常规

肺泡蛋白沉着症
原图链接

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正常,仅少数轻度增高,白细胞一般正常,血沉正常。

血生化检查

多数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而其特异性同工酶无明显异常。一般认为血清LDH升高与病变程度及活动性有关,其升高的机制可能与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死亡的增多有关。少数患者还可有血清球蛋白的增高,但无特异性。

痰液检查

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PAP患者痰中PAS染色阳性,但由于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癌患者的痰液也可出现阳性,加之PAP患者咳痰很少,故痰的检查在PAP患者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动脉血气分析

肺泡蛋白沉着症CT
原图链接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动脉二氧化碳也因代偿性过度通气而降低。报道PAP患者吸入纯氧时测得的肺内分流可高达20%,较其他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的8.9%明显升高。

X线表现

常规的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细小的羽毛状或结节状浸润影,边界模糊,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这些病变往往以肺门区密度较高,外周密度较低,酷似心源性肺水肿。病变一般不发生钙化,也不伴有胸膜病变或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部CT检查

高分辨CT可呈毛玻璃状和(或)网状斑片状阴影,可为对称或不对称性,有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与周围肺组织间常有明显的界限且边界不规则,形成较特征性的“地图样”改变。病变部位的小叶内间隔和小叶间间隔常有增厚。

肺功能检查

可呈轻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的降低,但肺弥散功能降低最为显著,可能是由于肺泡腔内充满蛋白样物质有关。

经纤支镜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

病理检查可发现肺泡腔内有大量无定型呈颗粒状嗜酸性物质沉积,PAS染色阳性,奥星蓝染色及黏蛋白卡红染色阴性。肺泡间隔可见轻度反应性增厚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反应型增生。但由于经纤支镜肺活检的组织较小,病理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该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典型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呈牛奶状或泥浆样。肺泡蛋白沉积物的可溶性很低,一般放置20分钟左右即可出现沉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分类对PAP诊断无帮助。BALF中可以以巨噬细胞为主,也可以淋巴细胞为主,CD4/CD8比值可以增高也可降低。BALF的生化检查如SP-A、SP-D可明显升高。将BAL液加福尔马林离心沉淀后,用石蜡包埋,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可见独特的组织学变化:在弥漫性的嗜酸颗粒的背景中,可见大的、无细胞结构的嗜酸性小体;PAS染色阳性,而奥星蓝染色及黏蛋白卡红染色阴性。 [4]

诊断

肺泡蛋白沉着症诊断
原图链接

诊断需要协同临床表现、放射学体征及组织病理学和/或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方可确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肺泡蛋白沉着症诊断
原图链接

为活动后气促,偶有咳嗽,症状进行性加重,无感染及血液病的依据;

胸部X线

可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斑片状影或大片实变影,HRCT可见“地图样”或“铺路石样”的特征性改变;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

病理学检查示肺泡腔内充满PAS阳性的粗颗粒状物质,肺泡灌洗液可见大量无定形的碎片,常伴PAS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但其表现差异性大,最终确诊还有赖于穿刺活检。 [5]

治疗

肺泡蛋白沉着症治疗
原图链接

由于部分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肺部浸润可以自行缓解,因此对于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以不马上进行治疗,适当观察一段时间,当病人症状明显加重或病人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时,可以考虑进行治疗。

  • 1.药物治疗
  • 2.全肺灌洗
  • 3.经纤维支气管镜分段支气管肺泡灌洗
  • 4.新的治疗方法展望GM-CSF替代疗法
  • 5.基因治疗

[6]

预后

20%~25%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治疗。肺泡灌洗使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有60%的 患者经灌洗治疗后,病情可以改善或痊愈。有少数患者尽管反复灌洗,病情仍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影响肺泡蛋白沉着症预后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肺部继发感染,由于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功能障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异常导致下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以及肺泡腔内蛋白样物质沉积易于细菌生长等因素共同存在,使得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机会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7]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