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骨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腔骨龙属(学名:Coelophysis)又名虚形龙,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双足恐龙,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龙之一。它首先出现于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
描述
腔骨龙是最早发现几副完整骨骼的恐龙。模式种鲍氏腔骨龙(C. bauri)是轻盈的恐龙,约有2-3米长,臀部高于1米高[1]。它的属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κοιλος”(意即空心)及“φυσις”(意即形态),是取自它那空心的四肢骨头。
腔骨龙的体型亦比艾雷拉龙及始盗龙更为衍化。腔骨龙的头部具有著大型洞孔,可帮助减轻头颅骨的重量,而洞孔间的狭窄骨头可以保持头颅骨的结构完整性。长颈部则呈S形。
腔骨龙的躯体与基本的兽脚亚目体型一致,但肩带则有一些有趣的特征,就是它们有著叉骨,是恐龙中已知最早的例子。腔骨龙的每只手有四指,其中只有三指是有功能的,第四指则藏于手掌的肌肉内。
腔骨龙的骨盆及后肢与兽脚亚目的体型有少许差别。它因开放的髋臼及笔直的脚跟关节,而被定义为恐龙。后肢脚掌有三趾,而后趾是不接触地面的。
腔骨龙的长尾巴有不寻常的结构,在其脊椎的前关节突互相交错,形成半疆直的结构,似乎可制止它的尾巴上下摆动。当腔骨龙快速移动时,尾巴就因而成为了舵或平衡物。
腔骨龙非常纤细,可能是种善于奔跑的动物。腔骨龙的头部长而狭窄,锐利的锯齿状牙齿显示它们为肉食性,可能以小型、类似蜥蜴的动物为食。它们可能以小群体方式集体猎食[2]。
古生物学
腔骨龙是种肉食性动物。它们的牙齿是标准的猎食性恐龙的牙齿,像剑一样并向后弯,牙齿的前后缘有著小型的锯齿边缘。
由于对腔骨龙的知识是主要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幽灵牧场的标本,有研究指可能当时有大量的腔骨龙聚集在这个地方。不过这却没有证据,这些集体化石只显示有大量的腔骨龙,连同其他的三叠纪动物,一同被埋葬于此。埋葬学提供了一些证据,指这些动物可能聚集在一起摄食、或从废弃的水坑中喝水、或捕食刚出生的鱼类,接著被突发性的洪水所埋葬。
由于在幽灵牧场的腔骨龙标本下腹中,发现有幼龙的标本,故有研究指它们是有同类相食习性。但是于2002年的研究指这些标本其实是被曲解了,这些所谓幼年腔骨龙的标本其实是小型的伪鳄类,如黄昏鳄 ,故此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腔骨龙是吃同类的。这个研究后于2006年得到确证。不过要有新的证据来显示胃部的生物,才可以进一步了解真相。
目前发现的腔骨龙有两个形态,一个是较纤细的,及一个较强壮的。古生物学家现时认为这代表两性异形,就是雄性与雌性的分别。
在2001年,布鲁斯·罗斯柴尔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发表一份兽脚类恐龙的压力性骨折研究。他们研究在14个腔骨龙的脚掌骨骼,没有发现压力性骨折的迹象。
发现历史
在1881年,业馀化石搜集者David Baldwin发现腔骨龙的第一个化石。在1889年,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将其命名为腔骨龙,当时他在与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展开名为骨头大战的长期竞争。模式种是鲍氏腔骨龙(C. bauri)是为向科普提供化石的乔治·鲍尔(George Baur)而命名。不过这套化石的保存状况很差,很难拼凑出腔骨龙的完整外貌。
于1947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次发现地点附近的幽灵牧场,发现了一个大量的腔骨龙尸骨层。这么多腔骨龙的化石可能是由突然的洪水所造成,将它们集体冲走、掩埋。事实上,这类洪水在地球历史的这段时期甚为普遍,而亚利桑那州的石化林国家公园就是由一次类似的洪水所造成的。在1989年,埃德温·科尔伯特(Edwin H. Colbert)替所有已发现的化石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研究,埃德温·尔伯特的研究提供很多有关腔骨龙的资料。幽灵牧场的大量标本,包括完整保存的标本,其中一个取代了原有的标本,而成为了作为分析的模式标本。
因为幽灵牧场的发现,很多骨骼在亚利桑那州及新墨西哥州出土,在犹他州亦有未确定的标本被发现,当中包括成年及幼龙。腔骨龙的时代可以追溯至三叠纪的卡尼阶晚期至诺利克阶早期。
埃德温·尔伯特认为康乃狄克河谷的兽脚类足迹化石Grallator,可能是腔骨龙留下的。
参考文献
- ↑ Schwartz, Hilde L.; Gillette, David D. Geology and taphonomy of the Coelophysis quarry, Upper Triassic Chinle Formation, Ghost Ranch, New Mexico.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4, 68 (5): 1118–1130 [2008-06-21].
- ↑ Paul, Gregory S. 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 Simon & Schuster. 1988: 260. ISBN 0-671-619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