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郑振铎(茅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致郑振铎》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振铎先生:(上略)此外弟尚有一些对于创作文学的意见,为兄陈之。
弟以为《说报》现在发表创作,宜取极端的严格主义。差不多非可为人模范者不登。这才可以表见我们创作一栏的精神。
一面,我们要辟一栏《国内新作汇观》批评别人的创作;则自己所登的创作,更不可以随便。朋友中我们相识的,乃至极熟的,大家开诚相见,批评批评,弟敢信都是互助的精神,批评和艺术的进步,相激励相攻错而成,苟其完全脱离感情作用而用文学批评的眼光来批评的,虽其评为失当,我们亦应认其有价值,极愿闻之。所以弟意对于创作,应经三四人之商量推敲,而后决定启发表与否,决非弟一人之见,可以决之;兄来信谓委弟一人选择,弟实不敢苟同,窃以为此言非也。弟之提议,以为此后[朋友中乃至投稿人之创作,请兄会商鲁迅、启明、地山、菊农、剑三、冰心、绍虞诸兄决定后寄申,弟看后如有意见,亦即专函与兄,供诸同志兄审量,决定后再寄与弟。如此办法自然磨烦,但弟以为如欲求创作之真为创作,并为发挥我们会里的真精神气见,应得如此办。
况文学会既经成立,则至少二星期一次会是必有的,创作在此常会内提出决定,似亦极便也。弟之意见如此,请兄与诸兄商之。
沈雁冰一九二一年一月十日[1]
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