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兴华邨巴士总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兴华邨巴士总站
图片来自centamap

兴华邨巴士总站[1](英文:Hing Wah Estate Bus Terminus)位于香港东区柴湾兴华邨通路近兴华(二)邨乐兴楼,为一个露天坑状巴士总站,现时有3条巴士路线以此为总站。

总站路线资料

新巴81线

兴华邨 ↔ 励德邨 于1976年9月12日投入服务,途经峰华邨、康翠台、山翠苑、筲箕湾、西湾河、太古城、鲗鱼涌、北角、炮台山及天后,为港岛北岸流水线之一。

新巴81A线

兴华邨 ↔ 励德邨 于1983年9月5日投入服务,途经峰华邨、山翠苑、筲箕湾、西湾河、太古城、鲗鱼涌、北角、炮台山及宝马山,只于上课日繁忙时间提供服务。

新巴81P线

兴华邨 → 励德邨

城巴780P线

兴华邨 → 中环码头 于2004年5月31日投入服务,取代原有的新巴781线,途经峰华邨、康翠台、山翠苑、东区走廊、铜锣湾、湾仔、金钟、中环及上环,只于平日上午繁忙时间提供服务,为城巴780线的特别班次。

东区 (香港)

东区英语: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区之一,位于香港岛东北部,范围包括炮台山小西湾,2020年人口有542,900人[2],西起炮台山屈臣道、怡景道,东至小西湾。 由于香港政府锐意发展东区,因此很多政府部门由中环和湾仔搬到东区办公,加上很多中、上环跨国公司搬到太古坊新核心商业区,令东区承接了部分原本属于中上环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经济中心功能。

地理

东区包括四个法定分区,分别为北角炮台山北、北角半山)、鲗鱼涌康山太古城)、筲箕湾西湾河)及柴湾杏花邨小西湾),括号内为分区或地方俗称。

西以屈臣道、麦连街、蚬壳街、留仙街(连接英皇道天后庙道交界)、云景道及怡景道和湾仔区为界;南以黑角头南区为界。

东区人口接近六十万,在香港十八区排第四[3];毗邻的湾仔区却只有十五万,全港第二少。为解决2015年取消委任区议员后,湾仔区议席太少的问题,原属东区的“维园”和“天后”选区会改属湾仔区,并把东区区议会范围缩短至炮台山,并于2016年1月1日生效。

历史

东区一带早于宋朝时便有人聚居,当时来往浙江福建广州之间的船只,有时会在途经柴湾时到岸上取水。 (一九九一年, 在湾仔区的奇力岛,即往日的灯笼洲,发现一个盛载二千多枚隋、唐及宋代钱币的陶罐,但是柴湾地区目前还未有发现过两宋时代文物,香港康文署出版的《罗屋博物馆》就认为柴湾在两宋时可能有路过的商旅,水手在岸上取水。 )

香港岛海底隧道入口,填海之前该处是奇力岛(英治之前又名灯笼洲)曾出土过隋代至于两宋时期的钱币。

东区的语言,早期以闽南语为主,包括原居民的闽南渔民以及香港开埠以来定居铜锣湾的福建籍人口,北角的福建籍人口早期由铜锣湾一带伸廷,后来又由北角伸廷至鲗鱼涌以及整个东区。香港人口中的闽南人自开埠以来聚居于湾仔(特别在厦门街一带)、铜锣湾以及上环(福建商会的中心)一带,而北角、鲗鱼涌以及西环一带的福建人则是较后迁入的,而在潮州人聚居的九龙东一带亦有一定数量的福建人,在福建人聚居的地方亦有一定数量的潮州人。而香港有120万至140万的闽南人,当中散居于全港各区。在大逃港以后,香港人口变为以说粤语为主,而香港政府推广粤语为香港通用语,使香港各省籍文化人都以广州话为母语,所以在各个福建人聚居的地区亦绝大多数改以港式广州话沟通。

东区的北角、鲗鱼涌的人口很大量祖籍是来自福建,而柴湾以及筲箕湾则有部份闽系渔民以及福建籍移民,但香港人口是以二次大战后移民以及偷渡潮抵港为主,在语言统一后亦使各民系人混居,所以东区人口不限于闽系的闽南人潮州人以及闽东系的艇户。( 有一段时期, 北角等地也有少数上海人广府人移入)

在未有区议会之前,现时的东区根据当时的市政局分界划分为北角及筲箕湾两区,现时的铜锣湾东在北角以外(属湾仔区)。

另一方面,1969年因应民政主任计划而划分的东区,还包括现今南区之东部(赤柱石澳),直至1981年南区的成立为止。

由于19世纪的占主导地位的军事力量主要是海军力量,所以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政府选择中西区作为维多利亚城,而柴湾在香港岛东部的海边,有被海盗袭击的危险,无险可守,所以即使是20世纪上半叶,柴湾仍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完结后,香港重光香港政府为处理当时居民的居住问题和就业问题,于是仿效英国工业革命带动经济的做法,在柴湾设立工业区,并设立公共房屋,令人民得以安居乐业,香港政府的华人官员还把其中的公共房屋命名为兴华村,这个名字有华人在香港复兴,当家作主的深远意味。

直至现在,香港岛东部不再有海盗袭击的危险,而且东区走廊和香港2号干线在1984至91年7月之通车已使东区发展迅速,加上香港岛的就业机会比较多,所以,为应付市民对港岛住房的需求,政府和发展商在90年代一直大力发展区内住房建设和配套建设,包括各色各样的公共房屋,居屋和私人楼宇,应付市民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