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花市火神庙

花市火神庙
图片来自xiaohongshu

花市火神庙,正名敕建火德真君庙,是北京市东城区西花市大街上的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庙宇。主祀南方火德真君,配祀北方真武大帝

目录

历史

火神庙始建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为神木厂悟元观的下院,祀火德真君。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宸垣识略》载,“火神庙在花儿市,明隆庆二年(1568年)建,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有万历间右通政李琦碑。本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有左都御史崔应阶碑。每月逢四日自庙前至西口开市。”

该庙建筑曾多次遭火灾。北京市档案馆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11日《外三区火神庙住持齐彦章关于修盖庙房工程的呈》,内载:“兹于本年六月七日失慎,致将本庙后院北大殿连同楼上玉皇阁共六间烧毁,又东西配殿各五间、罩棚一座及前院火神殿三间后坡一并烧毁无存。拟改修后院北大殿连楼房六间改修为带廊灰棚三大间。原东西配房各五间照旧修盖及前院被烧火神殿后坡,拟将全部三间一并修盖,又前院东配殿三间挑项修盖,西配殿三间挑项并后檐墙拆砌,钟鼓二楼补修见新。门前木栅栏钉补油色,旗杆一座见新。”

1928年,北平大兴县第一国术馆设在该庙,八卦掌传人程庭华(人称“眼镜程”)在此授徒。火神庙后院清朝时曾为“水会”,负责消防工作。

2003年,火神庙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开始修缮该庙。在正殿的吊顶修缮中,发现了康熙年间的两块匾额,一块为蓝底金字“离照司权”,另一块为金底黑字“德辅阳光”,两块匾中间都刻有一红色“献”字;此外还发现正殿抱厦正面悬一块同治三年“仰企神威”匾。重修后,因崇文区图书馆准备在幸福大街原址翻建新馆,故使用该庙作为临时借阅处。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后,该庙为东城区图书馆使用,作为临时借阅处。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交《建议将北京市东城区花市火神庙为道教场所的提案》。

建筑

火神庙原有山门,钟鼓楼,前院主殿和东、西配殿,后院主殿和东、西配殿等建筑。据庙内碑记载,“前院三楹奉南方(祝融)火德真君,后院三楹奉北方真武玄天大帝”。2003年重修前的残存建筑有:前院主殿和东、西配殿。

2003年重修时,重建了山门等建筑。今该庙有山门、前院主殿和东、西配殿,后院主殿和东、西配殿。前院主殿为勾连搭硬山顶式建筑,大脊上装饰有黄琉璃双龙戏珠,殿顶以绿琉璃剪边。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一般包括道观佛寺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宗庙,皇家太庙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亭”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场所称为“御岳”,其中一些属于寺庙形式。

参考文献

  1.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