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苏颋」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p style="text-indent:2em;">'''苏颋'''(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br>
+
<p style="text-indent:2em;">'''苏颋[tǐng]'''(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br>
  
 
*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后进士及第,初授乌程县尉,迁太子左司御率府胄曹、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职,迁工部侍郎,其父苏瑰死后袭封许国公。
 
*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后进士及第,初授乌程县尉,迁太子左司御率府胄曹、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职,迁工部侍郎,其父苏瑰死后袭封许国公。
 
* 开元四年(716年),苏颋随广州都督[[宋璟]]一同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作为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宰相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开元八年(720年),苏颋罢相,改任检校礼部尚书、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 开元四年(716年),苏颋随广州都督[[宋璟]]一同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作为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宰相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开元八年(720年),苏颋罢相,改任检校礼部尚书、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 开元十五年(727年),苏颋病逝,终年58岁,追赠尚书右丞相,谥号文宪。洛阳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龙门山雕成一尊等身观世音石像。 [1]
+
* 开元十五年(727年),苏颋病逝,终年58岁,追赠尚书右丞相,谥号文宪。洛阳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龙门山雕成一尊等身观世音石像。 <ref name="MY1">[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d9aeGIiaI3Dcy5L4BYN2ob0oGrG3MpEHaBr1YGGDoxGlS5DMsL5560SQWs-HvG8oJWj4RwvgdlILAskTEA2eaM0wz22CZLozKQ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考释.中学生读书网.2020-06-14]</ref>
 +
* 苏颋著有文集三十卷,还曾参与修定《开元后格》、《开元后令》、《开元后式》。《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作99首。《全唐文》则将其文章编为九卷。<ref>《全唐文》卷二百五十至卷二百五十八收录有苏颋所作的制敕文书、奏表、碑文等。</ref> <br>
  
 
==基本信息 ==
 
==基本信息 ==
 
{|
 
{|
[[File:2gxoysc2ebo.jpg|缩略图|右|[http://www.fox2008.cn/d/file/img/22/2gxoysc2ebo.jpg 原图链接][http://www.fox2008.cn/Article/List/4926.html 来自 中学生 读书 ]]]
+
[[File:S5843738.jpg|缩略图|右|[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5843738.jpg 原图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44730/ 来自 豆瓣 读书]]]
 
|-
 
|-
| 姓名     裴叔业   
+
| 姓名     苏颋    
 
---------------------------------------------------------------------------------
 
---------------------------------------------------------------------------------
 
|-
 
|-
| 字号    字 叔业       
+
| 字号    字 廷硕       
 
---------------------------------------------------------------------------------
 
---------------------------------------------------------------------------------
 
|-
 
|-
| 民族     鲜卑       
+
| 民族     汉人       
 
---------------------------------------------------------------------------------
 
---------------------------------------------------------------------------------
 
|-
 
|-
| 官职     征南将军 豫州刺史(魏)   
+
| 官职     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    
 
---------------------------------------------------------------------------------
 
---------------------------------------------------------------------------------
 
|-
 
|-
| 爵位     武昌县伯(齐)→兰陵郡 (魏)   
+
| 爵位     许国   
 
---------------------------------------------------------------------------------
 
---------------------------------------------------------------------------------
 
|-
 
|-
| 追赠     开府仪同三司(魏)      
+
| 追赠     尚书右丞相       
 
---------------------------------------------------------------------------------
 
---------------------------------------------------------------------------------
 
|-
 
|-
| 谥号     忠武(魏)      
+
| 谥号     文宪       
 
---------------------------------------------------------------------------------
 
---------------------------------------------------------------------------------
 
|-
 
|-
| 出生地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
+
| 出生地    京兆武功
 
---------------------------------------------------------------------------------
 
---------------------------------------------------------------------------------
 
|-
 
|-
| 出生时间   438 年     
+
| 出生时间   670 年     
 
---------------------------------------------------------------------------------
 
---------------------------------------------------------------------------------
 
|-
 
|-
| 去世时间   500 年 
+
| 去世时间   727 年 
 
---------------------------------------------------------------------------------
 
---------------------------------------------------------------------------------
 
|-
 
|-
| 所处时代    南北 朝     
+
| 所处时代    朝     
 
---------------------------------------------------------------------------------
 
---------------------------------------------------------------------------------
 
|-
 
|-
| 主要成就    屡破北魏        
+
| 主要作品   《苏颋集》  
 +
---------------------------------------------------------------------------------
 +
|-
 +
| 主要成就    担任宰相,统领文坛         
 
---------------------------------------------------------------------------------
 
---------------------------------------------------------------------------------
 
|}
 
|}
 +
== 人物生平 ==
 +
=== 早年经历 ===
 +
*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ref>《新唐书·苏颋传》:颋,字廷硕,弱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调乌程尉。武后封嵩高,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再迁监察御史。长安中,诏覆来俊臣等冤狱,颋验发其诬,多从洗宥。</ref>
 +
=== 累任要职 ===
 +
*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
*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
*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ref>《新唐书·苏颋传》: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诏以颋为中书侍郎。明日加知制诰,给政事食,给食自颋始。俄袭封许国公。</ref>
 +
=== 担任宰相 ===
 +
*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
*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
*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ref>《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夏,四月,壬午,开府仪同三司祁公王仁皎薨。其子驸马都尉守一请用窦孝谌例,筑坟高五丈一尺;上许之。宋璟、苏颋固争,以为:“准令,一品坟高一丈九尺,其陪陵者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坟,议者颇讥其高大,当时无人极言其失,岂可今日复踵而为之!昔太宗嫁女,资送过于长公主。魏征进谏,太宗既用其言,文德皇后亦赏之。岂若韦庶人崇其父坟,号曰酆陵,以自速其祸乎!夫以后父之尊,欲高大其坟,何足为难!而臣等再三进言者,盖欲成中宫之美耳。”上悦曰:“朕每欲正身率下,况于妻子,何敢私之!然此乃人所难言,卿能固守典礼,以成朕美,垂法将来,诚所望也。”赐璟、颋帛四百匹。</ref>
 +
=== 晚年生活 ===
 +
*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
*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
*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ref>《旧唐书·苏颋传》:十五年卒,年五十八。……即日于洛城南门举哀,辍朝两日,赠尚书右丞相,谥曰文宪。</ref><br>
 +
 +
== 人物轶事 ==
 +
* 思如泉涌: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
* 不让前朝: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
* 子过其父: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
* 不易忠节: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 
 +
* 遗书止寇: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
* 玄宗罢猎: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
 +
== 人物评价 ==
 +
* [[马载]]:古称一日千里,苏生是已。 <ref name="MY9">[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a40b0PtjHfyRJ15rrwopx8sxWlStXEwh9BwBK-d5s1kdF15baEOxAfS-w9VFkwEyGqSwN7eHdXiVbmxbcj3C2wBcT9L6U4BxcImjH7a4 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国学导航.2014-08-16]</ref>
 +
* [[李峤]]:舍人思若涌泉,峤所不及也。<ref name="MY3">[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9841BqZ4SflHa8wlLaTzvMYlWyyMBNi6QULnxXI6JZxd4g_B3UAVp_wjFj282Lv5YtkK8PrPF2gAqsiCfvf6tjudZTR0u3aWk9beNL9q 旧唐书:列传第三十八.国学导航.2014-08-16] </ref> 
 +
* [[柳芳]]:玄宗以雄武之才,再开唐统,贤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39062tZiDZzE0OiittLLUJV6iDCm87-w1Sb3ilL-xIKXUD8vEMSPfZV_bO9YI_Z9QFvs4FJV-WQw6UJqNylwKsNuTMqy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汉典网.2014-08-16] </ref>
 +
* [[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492fM_mjGwZ67sXQ7lbDzp7vNV2vcbnNTh8C_deK_Y12J5f5umiJDxTjNW5M_IVQXfPJvJJ_t968iobLkC0xvt1pCMUG 全唐文:卷六百十二.汉典网.2014-08-16]</ref> 
 +
* [[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97e7YfAi200-9NJfaRxe9N12Tv9mu5_Kh9L4_tjVg211vybkH-9Pb6OAetWTYYlYiJgvVFamT2E6Oo9-GPFIzM7Fe905 全唐文:卷六百五十.汉典网.2014-08-16]</ref> 
 +
* [[李德裕]]:近世诏诰,惟颋叙事外自为文章。<ref name=MY9/>
 +
* [[刘昫]]:⑴颋唯公是相,以俭承家,李峤许之涌泉,宋璟称其过父。艰难之际,节操不回,善始令终,先后无愧。⑵颋性廉俭,所得俸禄,尽推与诸弟,或散之亲族,家无余资。 <ref name=MY3/>
 +
* [[徐钧]]:两相同寅喜协和,此心合处直无阿。广平补衮虽良手,公与弥缝力最多。
 +
 +
== 人物纪念 ==
 +
* 苏頲在洛阳任县令,有善政,调离后,当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龙门山雕成一尊等身观世音石像。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记其事说:“模宰官之形仪,现轮王之相好。……盛德相传,与此山而终始。”<ref name=MY1/>
 +
 +
== 史籍记载 ==
 +
* 《旧唐书·卷八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ref name=MY3/>
 +
*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五十》<ref name=MY9/>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971842/3c46St-g7QGid_SJU-n9KS3NeQTCJDicTISQVRVONNfqGfQsH7HgAwKCqtk1lcAlZDXTjli1_CsmQAXYJI2GfKsRAYnzLL_aGHotuCJMvA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国学导航.2014-08-16]</ref>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唐纪二十六》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 
 +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 重复<ref name="MYT"> 
+
 
[[Category: 三国两晋南北 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
[[Category: 朝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於 2020年12月30日 (三) 18:03 的最新修訂

蘇頲[tǐng](670-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陝西省武功縣)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學家,尚書左僕射蘇瑰之子。

  • 蘇頲自幼聰明過人,後進士及第,初授烏程縣尉,遷太子左司御率府胄曹、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等職,遷工部侍郎,其父蘇瑰死後襲封許國公。
  • 開元四年(716年),蘇頲隨廣州都督宋璟一同拜相,擔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作為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宰相燕國公張說齊名,並稱「燕許大手筆」。開元八年(720年),蘇頲罷相,改任檢校禮部尚書、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 開元十五年(727年),蘇頲病逝,終年58歲,追贈尚書右丞相,諡號文憲。洛陽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龍門山雕成一尊等身觀世音石像。 [1]
  • 蘇頲著有文集三十卷,還曾參與修定《開元後格》、《開元後令》、《開元後式》。《全唐詩》收錄有其詩作99首。《全唐文》則將其文章編為九卷。[2]

基本信息

姓名    蘇頲   
字號    字廷碩      
民族    漢人      
官職    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爵位    許國公   
追贈    尚書右丞相      
諡號    文憲      
出生地   京兆武功
出生時間  670年   
去世時間   727年 
所處時代   唐朝   
主要作品   《蘇頲集》  
主要成就   擔任宰相,統領文壇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 蘇頲自幼聰明過人,能一目數十行,過目不忘,後考中進士,授為烏程縣尉,又被舉為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累遷至監察御史。702年(長安二年),蘇頲奉命覆核來俊臣等酷吏所處理的案件,為負冤者洗脫冤屈。[3]

累任要職

  • 706年(神龍二年),蘇頲升任給事中,加修文館學士,又拜中書舍人,專掌文誥。當時,蘇頲的父親蘇瑰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樞密,榮耀一時。不久,蘇頲改任太常少卿。
  • 710年(景雲元年),蘇瑰病逝。唐睿宗命將蘇頲奪情,授為工部侍郎。蘇頲上表推辭,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傳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見到蘇頲悲痛欲絕的樣子,實在不忍心說什麼,擔心他會發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許蘇頲守孝三年。
  • 713年(開元元年),蘇頲守孝期滿,就任工部侍郎。後來,唐玄宗問宰相道:「有從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書侍郎的先例嗎?」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賢能,何必計較其資歷呢?」唐玄宗遂任命蘇頲為中書侍郎、知制誥,又讓他襲爵許國公。 [4]

擔任宰相

  • 716年(開元四年),蘇頲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成為宰相,並與侍中宋璟一同執政。宋璟為人剛正,對很多政務斷然裁決,蘇頲則順從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時,宋璟若有沒想到或一時答不上來的,蘇頲就會上前協助。
  • 718年(開元六年),唐玄宗下詔嚴禁惡錢流通,並收繳民間私錢,熔鑄為式錢,以致京師人心浮動,各項交易幾乎停止。蘇頲與宋璟上奏朝廷,建議由太府出錢二萬緡,以平價收購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滯銷物品,並允許兩京官員預支官俸,使得良錢流入民間。
  • 719年(開元七年),王皇后的父親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請求援用竇孝諶的先例,修築五丈一尺高的墳墓。唐玄宗同意,但蘇頲極力反對:「根據禮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竇太尉的墳墓,已經受到指責,只是當時無人指出它的過失,現在怎能重犯這樣的錯誤!臣等對此再三勸諫,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悅,賞蘇頲絹帛四百匹。[5]

晚年生活

  • 720年(開元八年),蘇頲被罷為禮部尚書,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按察節度劍南各州。當時,蜀地凋敝,百姓流離。蘇頲到任後,招募戍卒,開掘鹽井,冶煉鐵器,通過鹽鐵來賺取錢財,購買穀物,充實糧庫。
  • 725年(開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禪泰山。蘇頲隨駕前往,並撰寫朝覲碑文。十二月,唐玄宗採納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議,將吏部的官吏選授事務分為十銓,命蘇頲等十人主持吏部銓選。
  • 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頲病逝,終年五十八歲。唐玄宗在洛陽南門舉哀,並廢朝兩日,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諡文憲。 [6]

人物軼事

  • 思如泉湧:唐隆政變後,蘇頲負責草擬詔書。他隨口述說,讓書吏抄寫,不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當。書吏多次對他道:「請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們記不過來,恐怕會把手腕累壞。」宰相李嶠嘆道:「蘇舍人思如泉湧,我比不上啊。」
  • 不讓前朝:開元初期,蘇頲、李乂擔任中書侍郎,主掌文誥。一次,唐玄宗對蘇頲道:「則天朝有李嶠蘇味道,並稱蘇李,才冠當時。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們遜色。」
  • 子過其父:宋璟與蘇頲一同執政時,關係融洽。蘇頲遇事多謙讓宋璟,對宋璟提出的意見,也盡力襄助。宋璟對人道:「我與蘇氏父子,前後同時為相,蘇僕射(蘇瑰)寬厚長者,乃是國器。然而在對朝政提出建議以及處理政務的精敏程度方面,蘇頲勝過他的父親。」
  • 不易忠節:蘇頲擔任益州長史時,司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庫錢,購買錦半臂、琵琶捍撥、玲瓏鞭等物,蘇頲卻不肯給錢。有人勸道:「您遠離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蘇頲道:「英明的皇帝不會以私人喜愛來奪取公眾利益,我又怎能因遠離京都而改變忠臣的節操?」 ]
  • 遺書止寇:巂州蠻酋苴院勾結吐蕃,欲入侵唐朝。蘇頲時任益州長史,他抓獲一個間諜,不顧官吏出兵征討的請求,修書給苴院,道:「不要這麼做!」並將間諜送還。苴院羞愧不已,從此不敢再動入侵之念。
  • 玄宗罷獵:蘇頲出葬時,唐玄宗在咸宜宮遊玩,正欲前去打獵,得知消息後,悲傷的道:「蘇頲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遊樂。」於是返回宮中。

人物評價

  • 馬載:古稱一日千里,蘇生是已。 [7]
  • 李嶠:舍人思若湧泉,嶠所不及也。[8]
  • 柳芳:玄宗以雄武之才,再開唐統,賢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蘇頲等,皆以骨鯁大臣,鎮以清靜,朝有著定,下無覬覦。 [9]
  • 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張九齡則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輕。 [10]
  • 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頲、嘉貞、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11]
  • 李德裕:近世詔誥,惟頲敘事外自為文章。[7]
  • 劉昫:⑴頲唯公是相,以儉承家,李嶠許之湧泉,宋璟稱其過父。艱難之際,節操不回,善始令終,先後無愧。⑵頲性廉儉,所得俸祿,盡推與諸弟,或散之親族,家無餘資。 [8]
  • 徐鈞:兩相同寅喜協和,此心合處直無阿。廣平補袞雖良手,公與彌縫力最多。

人物紀念

  • 蘇頲在洛陽任縣令,有善政,調離後,當地百姓思念他,就募工匠依照他的形象在龍門山雕成一尊等身觀世音石像。張說《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記其事說:「模宰官之形儀,現輪王之相好。……盛德相傳,與此山而終始。」[1]

史籍記載

  • 《舊唐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三十八》 [8]
  •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五十》[7]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唐紀二十三》 [12]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唐紀二十六》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一·唐紀二十七》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二·唐紀二十八》
  •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三·唐紀二十九》

參考資料

  1. 1.0 1.1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考釋.中學生讀書網.2020-06-14
  2.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至卷二百五十八收錄有蘇頲所作的制敕文書、奏表、碑文等。
  3. 《新唐書·蘇頲傳》:頲,字廷碩,弱敏悟,一覽至千言,輒覆誦。第進士,調烏程尉。武后封嵩高,舉賢良方正異等,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再遷監察御史。長安中,詔覆來俊臣等冤獄,頲驗發其誣,多從洗宥。
  4. 《新唐書·蘇頲傳》:終制乃就職。帝問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書侍郎乎?」對曰:「陛下任賢惟所命,何資之計?」乃詔以頲為中書侍郎。明日加知制誥,給政事食,給食自頲始。俄襲封許國公。
  5.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八》:夏,四月,壬午,開府儀同三司祁公王仁皎薨。其子駙馬都尉守一請用竇孝諶例,築墳高五丈一尺;上許之。宋璟、蘇頲固爭,以為:「准令,一品墳高一丈九尺,其陪陵者高出三丈而已。竇太尉墳,議者頗譏其高大,當時無人極言其失,豈可今日復踵而為之!昔太宗嫁女,資送過於長公主。魏徵進諫,太宗既用其言,文德皇后亦賞之。豈若韋庶人崇其父墳,號曰酆陵,以自速其禍乎!夫以後父之尊,欲高大其墳,何足為難!而臣等再三進言者,蓋欲成中宮之美耳。」上悅曰:「朕每欲正身率下,況於妻子,何敢私之!然此乃人所難言,卿能固守典禮,以成朕美,垂法將來,誠所望也。」賜璟、頲帛四百匹。
  6. 《舊唐書·蘇頲傳》:十五年卒,年五十八。……即日於洛城南門舉哀,輟朝兩日,贈尚書右丞相,諡曰文憲。
  7. 7.0 7.1 7.2 新唐書:列傳第五十.國學導航.2014-08-16
  8. 8.0 8.1 8.2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八.國學導航.2014-08-16
  9.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漢典網.2014-08-16
  10. 全唐文:卷六百十二.漢典網.2014-08-16
  11. 全唐文:卷六百五十.漢典網.2014-08-16
  12.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三.國學導航.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