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苦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苦路
图片来自Go Went Gone Holiday

苦路[1]拉丁语Via Crucis,也称之为“拜苦路”或“圣路善工”,是指天主教的一种模仿耶路撒冷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过程重现的宗教活动 。

简介

苦路,主要进行于四旬期间。基督徒朋友来到耶路撒冷,都会想要走走耶稣背负著沉重十字架的苦路。 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这条路,对基督徒来说并不是在准备以色列自助行程才开始研究的路,而是在接受基督信仰开始,被神的爱所吸引时,就时常默想的路。

苦路,耶稣确实走过,只不过耶稣走的路线是哪条呢?按照历史,应该是从大卫塔圣墓教堂。现在观光客都会去打卡的“苦路14站”,集中在500公尺长的路线,它其实是16~18世纪才设计给天主教徒朝圣路线,目的是方便默想和管理。

17世纪时方济会圣良纳Leonard of Port Maurice(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开始宣扬拜苦路的敬礼,最后在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确定14处地方为苦路地方和敬礼仪式。

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重编拜苦路内容,重编内容包括了纪念主的复活。

发展历史

耶路撒冷苦路十四处是基督徒等,追思朝圣之路,是耶稣背上十字架,前往刑场游街示众的路途 。[2]

首先是耶稣被鞭打的地方,然后他背负十字架游街三次跌倒之处,各地均有圆形纪念标记。沿途曲曲折折,上阶梯经过商场,道路多系小巷无法通行汽车,最后到一个山坡,是当年刑场,公元世纪开始建造圣墓教堂,是教友场朝圣的主要场所之一。[3]

十四处苦路

  • 第一处耶稣无罪而问死罪

“然后他们从盖法那里把耶稣解往总督府,”(若18:28)

现为耶路撒冷奥玛莉亚中学(Omariya)附近,经常每星期五的下午,圣方济会的信徒,会集合在奥玛莉亚中学的广场,作纪念十字架之路的礼拜,并沿耶稣的圣迹,逐处再走一趟。

  • 第二处耶稣肩负十字重架

“那时,比拉多命人把耶稣带去鞭打了。”(若19:1)“于是比拉多把耶稣交给他们去钉死。”(若19:16)

现为耶路撒冷判刑及鞭打礼拜堂,这两座圣方济会礼拜堂,部分座落在据说是昔日耶稣被判死刑的普华石路上。

  • 第三处耶稣力尽首次跌倒

“是因为鼓舞我心灵的安慰者,已经离我远去;”(哀1:16)

现为耶路撒冷爱华路(Ei-I-Wad)转角有一波兰礼拜堂,在礼拜堂大门的门楣上,有达多萧梭萁(Thaddeus Zielinsky)的艺术雕刻品,描述耶稣在十字架下跌倒。

  • 第四处耶稣圣母苦街相遇

“一切过路的人啊!请你们细细观察,看看有没有痛苦能像我所受的痛苦?”(哀1:12)

耶稣遇见母亲,圆形标记在街面墙上。

  • 第五处耶稣伤重西满代荷

“有一个基勒乃人西满,是亚历山大和鲁富的父亲,他从田间来,正路过那里,他们就强迫他背耶稣的十字架。”(谷15:21)

圆形标记是在圣方济教会教礼拜堂,在到各各他的斜路上。

  • 第六处耶稣圣容永留帕上

“愿上主的慈颜光照你,”(户6:25)

现建了一个耶稣小修女院礼拜堂,圣韦洛尼加Saint Veronica(Saint Veronica)的故居已修建好,以纪念她的义行。

  • 第七处耶稣出城再次跌倒

“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赛6:9)“他以自己的爱情和怜悯赎回了他们;”(依6:9)

圆形标记是在圣方济教会教礼拜堂门上,根据传统耶稣的处决判文是贴在这里,故被称为“审判的大门”。

  • 第八处耶稣回头惊醒妇女

“‘耶路撒冷女子!你们不要哭我,但应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路23:28)“如果对于青绿的树木,他们还这样做,对于枯槁的树木,又将怎样呢?’”(路23: 31) 标记是在希腊修道院墙壁上。

  • 第九处耶稣上山三次跌倒

“我的天主,承行你的旨意为我所喜爱,”(咏40:9) 右下标志是耶稣第三次跌倒的地方,远处是圣墓大殿的圆屋顶及半圆形的后殿。

  • 第十处耶稣刑前被剥衣服

“从脚掌直到头顶已体无完肤,尽是创痍、伤痕和新的伤口;”(依1:6) 耶稣被剥去外衣的地方,沿著图右的楼梯上去,可到达耶稣被剥去外衣礼拜堂。

  • 第十一处耶稣手足被钉架上

“他们穿透了我的手脚,我竟能数清我的骨骼;”(咏22:17-18)“到了一个名叫‘髑髅’的地方,希伯来话叫‘哥耳哥达’,他们就在那里把他钉在十字架上,”(若19: 18-19) 在圣墓大殿内,1938年用马赛克的拉丁主坛标记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

  • 第十二处耶稣悬垂在二盗中

“耶稣大声喊说:厄里、厄里,肋玛撒巴黑塔尼!”就是说:“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玛39:46) 目前也在圣墓大殿内,希腊祭坛是以东方风格装饰,小副坛有一木像装饰著。

  • 第十三处耶稣死后卸下圣尸

“有一个人名叫若瑟,是一个议员,”(路23:50)“他也是耶稣的门徒。”(玛27:57)“他去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他把遗体卸下,”(路23:52-53) 耶稣从十字架上取下来。放在膏抹石上面作安葬前的处理。耶稣的母亲当时在那里。

  • 第十四处耶稣圣尸埋葬坟墓

“若瑟领了耶稣的遗体,就用洁白的殓布将他包好,安放在为自己于岩石间所凿的新墓穴内;并把一块大石头滚到墓口,”(玛27:59-60) 也是耶稣复活的地方,并为基督信仰最神圣的所在。[4]

参见

参考文献

  1. 苦路 Via Dolorosa (路线、历史背景、苦路14站介绍) ,以色列美角,2020-04-09
  2. 林, 婉美. 一 万年.在路上. 台北市: 时报数位. 2008: 34–35. ISBN 978-986-84528-0-0. 
  3. 余, 秋雨. 千年一叹. 台北市: 时报文化. 2000: 147. ISBN 957-13-3109-0. 
  4. 林, 高志. 环游世界文化导览. Taipei: 五南文化. 2010年: 168. ISBN 978-957-41-7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