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丹萬泉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萬丹萬泉寺,又稱萬泉寺上帝公廟[1],是位於臺灣屏東縣萬丹鄉寶厝村的北帝廟兼觀音寺。
歷史
一般普遍認為今日的萬泉寺,就是當地的上帝廟在嘉慶年間改名而來[2],但學者李文良考據文獻《六堆忠義文獻》、《鳳山縣志》、《重修鳳山縣志》、《鳳山縣采訪冊》、碑文、土地臺帳等文獻,發現十八世紀時這兩廟就個別存在,而且距離不遠,日後才合併為一廟。[3]
上帝廟
收錄於《六堆忠義文獻》,由下淡水粵籍義民在朱一貴事件、康熙六十年(1721年)給地方官員的一份稟文中,提及他們最初發起武裝軍事行動的地點是此廟。事件平定後,他們特地將總督捐賞的1,300石穀作上帝廟的整修以及祭祀經費。康豹表示粵籍客家人發起軍事行動時選擇上帝廟舉行儀式,可能和主祀神真武大帝的武將性格有關。[3]
李文良研究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始修的《鳳山縣志》有記載紀錄萬丹街有一座觀音宮,卻沒有萬丹上帝廟,若不是遺漏,上帝廟應是始創於康熙五十七至六十年之間。[3]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萬丹街民李振利為代表,為紀念上帝廟新增廟產,遂於該年豎碑。其碑文〈新建上帝廟祠祀碑記〉記載兩位從華南來到萬丹經商置產的單身移民,將房、田產捐贈給上帝廟,並由廟方在施主忌日備牲祭拜。由萬丹街民出面為安排後事的李振利,也藉此機將他位於上帝廟前的一塊旱田一併捐給廟方。但盧德嘉修《鳳山縣采訪冊》時卻誤記成萬泉寺是乾隆三十九年由李振利募建。[3]
從〈新建上帝廟祠祀碑記〉提施主的旱田和墳墓緊鄰廟宇可以推知,上帝廟當時應該位在萬丹街外、地勢稍高之處,離市街有些距離。二十世紀初測繪的《臺灣堡圖》也顯示,萬丹市街西側仍是廣大的旱田、荒野和墓園。正好現在的萬泉寺也位於市街和荒野的交界地帶,因此推斷兩寺廟相距不遠。[3]
萬泉寺
康熙年間的《鳳山縣志》紀錄萬丹街有一座觀音宮。《重修鳳山縣志》在介紹主祀觀音的興隆寺時,順便提及港西里萬丹街也有一所主祀觀音的寺觀。李文良推測是指今日的萬泉寺。[3]
當地民眾簡朝宗、李瑞文口述的建廟傳說,在台灣清治時期有林姓、李姓認為此地為稱作「龍喉穴」的風水寶地,各以銅錢、五寸釘標地,爭執之下,由縣令下令捐出蓋廟[2]。
道光二年(1822年)為了紀念寺廟重修落成而立的碑文,稱讚主祀觀音菩薩的萬泉寺非常靈驗,說明重修原因是創建有年已飄搖損壞,所以地方紳衿在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時決議重修。由廟僧應璋負責,前後耗時五年,費銀4,300 餘元,建經費的三分之二是由萬丹街的商號、紳民捐獻,其餘則由鄰近三十幾個閩庄百姓題捐。[3]
兩廟合併
清末的《鳳山縣采訪冊》分別記錄此這兩座寺廟,並強調主祀真武大帝的真武廟「即萬泉寺前殿」、「前祀真武,後祀觀音」,表示是兩廟的合併。陳秋坤調查臺灣日治時期的土地臺帳指出最晚至1920年代為止,萬泉寺和上帝廟的廟產,仍維持各自獨立登記。[3]
地產在光緒年間達兩百多甲,範圍涵蓋東港大潭新庄、萬巒赤山萬金、內埔、竹田,在日治時期被登記在李仲義名下,1925年間李朝興接管時只剩下三甲九分。戰後初期,廟本身因戰亂倒塌成為荒廟,真武大帝的神像亦流落民宅。1955年萬丹鄉代表會,欲將廟產公金一半移作萬丹初中(今萬丹國中)禮堂之用。後由邱萬對連同萬丹十三庄頭村長反對,經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融法師協助,向台灣省政府民政廳聲請寺廟登記。登記日期為1958年10月,證號碼為屏東府字第七二六號,登記寺產水田二甲○六分九釐[5]。並請屏東縣政府,歸還建廟基金。邱萬對到處籌款,萬泉寺才有資金於1956年重建。[4][2]
1959年6月13日晚,道安法師前往此廟演講,題為「佛教與神教之差別」,連同嚴持法師、圓融法師、張進昆,徐進丁、天乙法師等五人,聽眾不到三百人。演講後返回屏東市東山禪寺。該地人對道安法師之批評頗表不滿。當時廟主邱萬對與兒女妻子皆住在廟內。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統稱為廟宇[6]。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这些家庙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庙與明堂则合稱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庙、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旅遊網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2.0 2.1 2.2 2.3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李明進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李文良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4.0 4.1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文化部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引用错误:无效
<ref>
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道安法師
的引用提供文字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