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万丹万泉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丹万泉寺
图片来自xuite

万丹万泉寺,又称万泉寺上帝公庙[1],是位于台湾屏东县万丹乡宝厝村的北帝庙观音寺

历史

一般普遍认为今日的万泉寺,就是当地的上帝庙在嘉庆年间改名而来[2],但学者李文良考据文献《六堆忠义文献》、《凤山县志》、《重修凤山县志》、《凤山县采访册》、碑文、土地台帐等文献,发现十八世纪时这两庙就个别存在,而且距离不远,日后才合并为一庙。[3]

上帝庙

收录于《六堆忠义文献》,由下淡水粤籍义民朱一贵事件、康熙六十年(1721年)给地方官员的一份禀文中,提及他们最初发起武装军事行动的地点是此庙。事件平定后,他们特地将总督捐赏的1,300石谷作上帝庙的整修以及祭祀经费。康豹表示粤籍客家人发起军事行动时选择上帝庙举行仪式,可能和主祀神真武大帝的武将性格有关。[3]

李文良研究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始修的《凤山县志》有记载纪录万丹街有一座观音宫,却没有万丹上帝庙,若不是遗漏,上帝庙应是始创于康熙五十七至六十年之间。[3]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万丹街民李振利为代表,为纪念上帝庙新增庙产,遂于该年竖碑。其碑文〈新建上帝庙祠祀碑记〉记载两位从华南来到万丹经商置产的单身移民,将房、田产捐赠给上帝庙,并由庙方在施主忌日备牲祭拜。由万丹街民出面为安排后事的李振利,也借此机将他位于上帝庙前的一块旱田一并捐给庙方。但卢德嘉修《凤山县采访册》时却误记成万泉寺是乾隆三十九年由李振利募建。[3]

从〈新建上帝庙祠祀碑记〉提施主的旱田和坟墓紧邻庙宇可以推知,上帝庙当时应该位在万丹街外、地势稍高之处,离市街有些距离。二十世纪初测绘的《台湾堡图》也显示,万丹市街西侧仍是广大的旱田、荒野和墓园。正好现在的万泉寺也位于市街和荒野的交界地带,因此推断两寺庙相距不远。[3]

万泉寺

万泉寺名称由来是因为该寺面向万丹的水泉村[4][2]

康熙年间的《凤山县志》纪录万丹街有一座观音宫。《重修凤山县志》在介绍主祀观音的兴隆寺时,顺便提及港西里万丹街也有一所主祀观音的寺观。李文良推测是指今日的万泉寺。[3]

当地民众简朝宗、李瑞文口述的建庙传说,在台湾清治时期有林姓、李姓认为此地为称作“龙喉穴”的风水宝地,各以铜钱、五寸钉标地,争执之下,由县令下令捐出盖庙[2]

道光二年(1822年)为了纪念寺庙重修落成而立的碑文,称赞主祀观音菩萨的万泉寺非常灵验,说明重修原因是创建有年已飘摇损坏,所以地方绅衿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时决议重修。由庙僧应璋负责,前后耗时五年,费银4,300 馀元,建经费的三分之二是由万丹街的商号、绅民捐献,其馀则由邻近三十几个闽庄百姓题捐。[3]

两庙合并

清末的《凤山县采访册》分别记录此这两座寺庙,并强调主祀真武大帝的真武庙“即万泉寺前殿”、“前祀真武,后祀观音”,表示是两庙的合并。陈秋坤调查台湾日治时期的土地台帐指出最晚至1920年代为止,万泉寺和上帝庙的庙产,仍维持各自独立登记。[3]

地产在光绪年间达两百多甲,范围涵盖东港大潭新庄、万峦赤山万金、内埔竹田,在日治时期被登记在李仲义名下,1925年间李朝兴接管时只剩下三甲九分。战后初期,庙本身因战乱倒塌成为荒庙,真武大帝的神像亦流落民宅。1955年万丹乡代表会,欲将庙产公金一半移作万丹初中(今万丹国中)礼堂之用。后由邱万对连同万丹十三庄头村长反对,经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圆融法师协助,向台湾省政府民政厅声请寺庙登记。登记日期为1958年10月,证号码为屏东府字第七二六号,登记寺产水田二甲○六分九釐[5]。并请屏东县政府,归还建庙基金。邱万对到处筹款,万泉寺才有资金于1956年重建。[4][2]

1959年6月13日晚,道安法师前往此庙演讲,题为“佛教与神教之差别”,连同严持法师、圆融法师、张进昆,徐进丁、天乙法师等五人,听众不到三百人。演讲后返回屏东市东山禅寺。该地人对道安法师之批评颇表不满。当时庙主邱万对与儿女妻子皆住在庙内。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6]。一般包括道观佛寺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宗庙,皇家太庙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场所称为“御岳”,其中一些属于寺庙形式。

参考文献

  1.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旅遊網的引用提供文字
  2. 2.0 2.1 2.2 2.3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李明進的引用提供文字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李文良的引用提供文字
  4. 4.0 4.1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文化部的引用提供文字
  5.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道安法師的引用提供文字
  6.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