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添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蒲添生 |
---|
|
蒲添生(1912年-1996年5月),嘉义市人,为台湾代表性雕塑家。,是继黄土水后,第二位赴日留学雕塑的台湾艺术家艺术家之一,其所创作作品以名人纪念及雕塑为主,则呈现台湾近代社会之历史人物缩影为主题,并数度担任全国美展、省展等重要展览会评审委员。
生平
1912年,蒲添生出生于嘉义市美街;他的父亲蒲婴以裱画为业并擅于绘制人像画,祖父则是画家兼佛像雕刻师。在父亲的店里,蒲添生对绘画产生兴趣,并开始以顾客为描摹对象。[1]
1919年,蒲添生进入玉川公学校(今嘉义市东区崇文国民小学前身)就读,期间,他受到陈澄波的教导,并启发在艺术创作的天分。14岁时,他以作品《斗鸡》获得新竹美展首奖;同时,他也一直期望自己能如邻居林玉山前往日本求学,但因家里经济状况而始终无法实现。1928年,他与林玉山等画家合组“春萌画院”。
留学
20岁时,蒲添生趁著替父亲收取裱画生意尾款的机会迳自前往基隆,并搭上轮船前往日本。[2]1931年,他开始在东京川端画学校专攻素描。在抵达日本后的漫长时日里,他一直靠著零星的打工机会与父亲及兄长不定时的汇款勉力维生。1932年,他考入帝国美术学校胶彩画科就读,后又转入雕塑科。1934年,他从帝国美术学校转入雕塑家朝仓文夫私塾门下;在其严格教导下,他练得了深厚的基础能力和正确的雕塑观念,其中包含观察能力与记忆力的训练,还有向自然寻求创作灵感的精神。[3]
1939年,他迎娶陈澄波的长女陈紫薇为妻子。隔年,他以雕塑作品《海民》入选圣德太子奉赞展。随后,决定返回台湾,与杨三郎等人筹组台阳美术协会,并在其下创设雕塑部。30岁时,他自日本返回台湾,受岳父陈澄波引荐接下其首份工作:制作孙中山的铜像及蒋中正的戎装像;恰巧,朝仓文夫在他返台前赠送他十多张孙中山的照片,还叮咛他将之妥善保存。随后,在该些照片与其亲友辅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孙中山的铜像(后置于台北中山堂广场东北侧)。1946年,他在制作“蒋主席戎装像”时坚持不使其著军帽,以藉其头形传达其精神,并经沟通而免于不必要的争议及政治风险。
1947年时,他将铸铜技术自日本引入台湾,并成立自己的铸铜工厂。随后自1949年起,他于台湾省教育厅雕塑讲习会开始任教直至1979年。1971年,曾制作蒋中正的身像时被要求加上军帽,否则有关当局将不予验收。 此外,他也曾在台湾省全省美术展览会担任评审数十年。
晚期
1982年,他以法国籍女性为模特儿创作出作品《阳光》;但是,该作品不但未被全国美术展览会的承办单位(展览地点为国父纪念馆)所接受,其造型也引发是否涉及色情的争议。1983年及1984年,他在儿子蒲浩明建议下将作品《诗人》(为纪念鲁迅而作)[4]、《亭亭玉立》、《怀念》等送至巴黎沙龙艺术展参加选拔并一一入选。1988年,他在观赏汉城奥运女子体操表演后受其启发,并因而创作出十件《运动系列》作品。
1993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的李登辉邀请他为因健康幼稚园火烧车事件不幸罹难的幼稚园教师林靖娟创作纪念铜像;该作品为其最后作品之一,他在创作过程中因癌症经常发生抽筋或失去体力的情况。1996年5月底,他在完成作品不久后因胃癌逝世于台大医院。
家庭
蒲添生与陈紫薇结婚,其岳父为陈澄波,并育有蒲浩明、蒲浩然、蒲浩志、蒲秀龄等数名子女。
影片
参考文献
- ↑ 虚实相融 艺真气壮--蒲添生的雕塑世界. 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 [2018-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1).
- ↑ 系统管理者. 以充满神韵的雕塑,创作精彩一生蒲添生故居. reading.gov.taipei. 2011-11-18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Chinese (Taiwan)).
- ↑ 最真实的台湾雕塑拓荒纪录--蒲添生雕塑纪念馆. blog.hearhere.com.tw. [2018-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 ↑ Codrops. 漫游‧艺术网@成大校园. digitalarchives.artcenter.ncku.edu.tw. [2018-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