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蔡廷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蔡廷兰

大清赣州府同知
籍贯 福建省台湾府澎湖厅
族裔 汉族
原名 蔡崇文
字号 字仲章、香祖,号郁圆
出生 嘉庆六年八月二十日
大清福建省台湾府澎湖厅(今台湾澎湖县
逝世 咸丰九年三月十五日
大清江西省丰城县
亲属 蔡培华(父)
出身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二甲第六十一名进士
著作
  • 《海南杂著》、《香祖诗草》

蔡廷兰(1801年9月21日-1859年4月17日),原名崇文仲章、后改名廷兰、更字香祖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台湾府澎湖厅林投澳双头挂社(今马公市兴仁里)人[1]清朝政治人物,为澎湖唯一的进士[1]


生平

家族乃金门琼林蔡氏,明末迁至澎湖[2],为蔡培华第四子,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蒋镛欣赏。道光十二年(1832年)澎湖大饥,作〈请急赈歌〉上呈兴泉道周凯。受知于周凯,因避其名讳而改名。台郡当道名流莫不知有此士。道光十四年(1834年)主讲引心书院[3]

道光十六年(1835年)乡试毕返乡遭台风,飘泊至越南广义省菜芹汛出海口。阮朝官员因他有廪生的身份,加恩增给钱五十缗,并不用依规定等来年待船归国,当年冬就准陆路北行回国。在会安与南义巡抚官潘清简一日筵叙两次。除夕夜至王城顺化,欲晋谒明命帝,但东阁大学士关仁甫称他会被慰留待船而作罢。回途中参观二征夫人庙。步行四月,历万馀里在道光十七年(1836年)返福建,所见所闻撰成《海南杂著》。[1]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人称“开澎进士”。道光十七年(1837年),周凯任台湾道,聘蔡廷兰主讲崇文书院,兼引心、文石两书院。历官峡江知县南昌水利同知丰城知县等。因抗太平军有功,升赣州同知、赏载蓝翎咸丰九年(1859年)阴历三月十五日卒于官,移灵回乡。[1][3]

澎湖县的人物传说,仅蔡廷兰及张百万二人即占六成多,这些传说详述了两人传奇的一生,也表达出当地人对蔡、张二人功成名就的渴望[4]

蔡廷兰

蔡廷兰进士第(整修前)
图片来源:Mark Yang
蔡廷兰进士第

蔡廷兰进士第(整修后)
图片来源:吴沛芸

著作

著《海南杂著》二卷、《香祖诗草》一卷。《海南杂著》上卷包括〈沧海纪险〉、〈炎荒纪程〉、〈越南记略〉,下卷皆途次唱酬之诗[3]。此书于清代出版四版,光绪三年(1877年)北京俄国东正教传教士译为俄文,除此尚有越南等多国译本,是当时全台唯一一本海外见闻录,也是清代时期台湾人著作外国见闻之首例[1]。《香祖诗草》抄本由陈瑾堂连横,后转入杨云萍,现存于中研院台史所,计有五十六题、一百一十五首诗作[5]

光绪四年(1878年)金门林豪集其遗作成《愓园遗诗》四卷、遗文一卷、骈体文二卷、尺牍六卷,今未见[3]

逸事

有误传当地脍炙人口的诗作〈澎湖八景〉为蔡廷兰所作,但其实是当地秀才许晋缨作品[6]

五言古诗

请急赈歌四首选二
炊烟卓午[7]飞,乞火[8]闻邻妇。
涕泪[9]谓予言,恨死乃独后[10]
居有屋数椽[11],种无田半亩[12]
夫婿去年秋,东渡餬其口[13]
高堂留衰翁[14]。穷饿苦相守。
夫亡讣[15]忽传,翁老愁难受。
一夕归黄泉,半文索乌有[16]
嫁女来丧夫[17],鬻儿来葬舅[18]
家口馀零丁[19],幼儿尚襁负[20]
吞声抚遗孤[21],饮泣谋升斗[22]
朝朝掇[23]海菜,采采不盈手[24]
菜少煮加汤,菜熟儿呼母。
儿饱母忍饥,母死儿不久。
尔惨竟至斯,谁为任其咎[25]
可怜一方民,如此什八九。
恩赈曾几多[26],可能活命否。(其二)

救荒如救焚,祸比燃眉蹙[27]
杯水投车薪[28],燎原[29]势难扑。
叹息此时情,鸟焚[30]巢已覆。
告急书交驰[31],请帑派施谷[32]
连月风怒号,滔天浪不伏。
劳公百战身,悬民[33]千里目。
愁无山鞠穷,疾奈河鱼腹[34]
藜藿杂秕糠[35],终餐不一掬[36]
哀肠日九回,何处求半菽[37]
见公如得艾[38],幸免填沟渎[39]
去时编户口,稽查费往复。
积困苏难账[40],倒悬[41]解宜速。
我亦翳桑人[42],不食黔敖粥[43]
曼倩饥何妨[44],长歌以当哭。
安得劝发棠[45],加赈一万斛[46]
康济[47]大臣心,补助生民福。
会看达九重[48],褒嘉锡命服[49]。(其四)

【题解】
本组诗为五言古诗,收入《全台诗》第肆册。道光12年(1832)澎湖大饥荒,当时担任兴泉永道的周凯奉檄前往勘灾。澎湖青年蔡廷兰写〈请急赈歌〉四首,备陈灾黎穷困状,上呈周凯。周凯大为感动并赞赏之,有赠诗云:“海外英才今见之,如君始可与言诗”。此处选四首中的两首,表现了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第一首以邻妇的口吻叙述澎湖荒年带来的灾厄:丈夫东渡台湾求糊口,不幸身死异乡;高堂老翁因悲伤过度而逝,只好卖儿嫁女来筹措丧葬费。作为“后死者”所受到的痛苦折磨,并不只这一桩,十之八九都面临同样的困境,蔡廷兰以贴近民众苦难的心情,急急为民请命的用心,令人动容。第二首“救荒如救焚”的譬喻,呼吁官方能尽速解救民众的饥荒。目前的赈济如杯水车薪,难以纾困;民众因乏粮食引发的病苦,如大火燎原,势必要打破官方稽查往复、关卡重重的限制,才能有效地达到赈灾的目的。因此,蔡廷兰殷切期盼父母官周凯能开仓赈灾、救助孤苦无依的灾民,书写力道深刻感人。

  1. 1.0 1.1 1.2 1.3 1.4 高启进、陈益源、陈英俊 (2005-10). 《开澎进士蔡廷兰与《海南杂著》》. 台湾: 澎湖县文化局. ISBN 9789860025842.
  2. 蔡主宾. 《蔡廷兰传》. 台湾: 金门县政府文化局. 2005-12-01. ISBN 9860040303 (Chinese (Taiwan)). 
  3. 3.0 3.1 3.2 3.3 林豪. 《澎湖厅志》.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8-04-01. ISBN 9570021586 (Chinese (Taiwan)). 
  4. 姜佩君. 《澎湖民间故事研究》. 台湾: 里仁书局出版社. 2007-10-30. ISBN 9789867908896 (Chinese (Taiwan)). 
  5. 陈益源、柯荣三. 《蔡廷兰集》. 台湾: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2-12-01. ISBN 9789860347623 (Chinese (Taiwan)). 
  6. 叶连鹏 (2001-08). 《澎湖文学发展之研究》. 台湾: 澎湖县政府. ISBN 9789570293760
  7. 卓午:正午。
  8. 乞火:索取火种。
  9. 涕泪:眼泪。
  10. 恨死乃独后:憾恨自己是后死者,必须承担失去家人的痛苦。
  11. 屋数椽:椽,音ㄔㄨㄢˊ,古代用以支撑屋顶与屋瓦的木条。意指房舍面积宽大。
  12. 亩:地积单位。清代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约今6.6667公亩。
  13. 东渡餬其口:指东渡到台湾以求维持生活。
  14. 高堂留衰翁:高堂,指父母。翁:称夫之父。
  15. 讣:告丧之文书。
  16. 半文索乌有:索,求取。指连半文钱也没有。
  17. 嫁女来丧夫:指嫁女儿收取聘金用以办理丈夫的后事。丧,在此作动词。
  18. 鬻儿来葬舅:鬻,音ㄩˋ,贩卖。舅:指夫之父。
  19.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20. 襁负:用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的被子背负。
  21. 吞声抚遗孤:吞声:无声地悲泣。遗孤:死者遗留下来的孤儿。
  22. 升斗:少量的米粮、口粮。
  23. 掇:音ㄉㄨㄛˊ,拾取。
  24. 采采不盈手:采采:一采再采之意。盈:满,充满。
  25. 咎:罪过。
  26. 恩赈曾几多:恩赈,朝廷的赈济。曾,代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几多,几许。
  27. 祸比燃眉蹙:蹙,音ㄘㄨˋ,紧迫之意。燃眉,比喻异常紧迫之事,典出《文献通考•市籴二》。指此次的灾祸比“燃眉之急”还紧迫。
  28. 杯水投车薪: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
  29. 燎原:指延烧整片原野的盛大火势。
  30. 鸟焚:鸟引火自焚,喻事情已至难以挽救的地步,典出《易•旅》。
  31. 交驰:交相奔走,往来不断。指灾情告急的公文,往来不断地交给差使,向上呈报。
  32. 请帑派施谷:帑,音ㄊㄤˇ,指国库的钱财。施谷:发放稻谷。
  33. 悬民:挂念百姓。
  34. 愁无山鞠穷,疾奈河鱼腹:鞠穷,药用植物名,即川芎、山穹䓖,能祛寒御湿、治腹痛。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此指腹泻。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指忧心灾区没有山鞠穷这种药草可以祛寒御湿、治腹痛,灾民怎么经得起疾病。
  35. 藜藿杂秕糠:藜藿,音ㄌㄧˊ ㄏㄨㄛˋ,野菜。秕糠,音ㄅㄧˇ ㄎㄤ,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指食物的粗劣。
  36. 终餐不一掬:掬,双手捧物。谓一顿饭所吃到的份量极少。
  37. 菽:豆类总称。
  38. 见公如得艾:公,指周凯。艾,通“乂”,宁息安宁之意,典出《左传•哀公十六年》:“若见君面,是得艾也。”
  39. 沟渎:渎,音ㄉㄨˊ,沟渠之意。喻陷于困厄之境。
  40. 积困苏难账:苏,缓解。账,记录有关银钱﹑财物出入的簿据。要逐一缓解累积下来的重重困境,是数也数不清。
  41. 倒悬:以人之倒挂,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
  42. 翳桑人:翳桑,古地名。意为接受救济,将来必定像灵辄一般报答恩公。典出《左传•宣公二年》,春秋时赵盾曾救助饥民灵辄于翳桑,后灵辄担任晋灵公甲士,奉命杀赵盾。灵辄感恩赵盾昔日救命之恩,遂倒戈相卫,赵盾乃得脱险。
  43. 不食黔敖粥:齐之饥民因不食“嗟来之食”宁可饿死,典出《礼记•檀弓上》。在此意指不接受轻蔑傲慢的施舍。
  44. 曼倩饥何妨:曼倩,东方朔之字,东汉辞赋家。指像东方朔一样饥饿又何妨。参考《汉书•东方朔列传》。
  45. 发棠:开仓赈灾之意。
  46. :音ㄏㄨˊ,粮食的量词。
  47. 康济:安民济世之意。
  48. 会看达九重:会,必定。九重,指帝王。
  49. 褒嘉锡命服:锡,赐与。命服,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

参考资料

对外连结

蔡廷兰.台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