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衡水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衡水湖,又称千顷洼千顷洼水库,位于中国河北省衡水市市区西南,所属湖区为海河区,一级流域为海河流域,二级流域为滦河水系。现为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面积共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中仅次于白洋淀的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景點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的衡水市境内,是河北省著名的湖泊湿地,这里有宽广的湖水、茂密的芦苇荡,还有荷塘、湖心岛等。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高贵的仙鹤、美丽的天鹅、灵巧的鸥鸟、轻盈的白鹭,翩翩起舞、悠然嬉戏,衡水湖是人间的仙境,鸟儿的乐园。
游客来此可以乘船游湖,拍摄荷花和芦苇,还可以漫步湖心小岛,观赏各种动物,是河北当地周末放松游玩的好去处。 衡水湖面积很大,长约有十几公里,湖的南侧紧邻冀州市区,湖上的主要景點位于北端的衡水湖国家湿地公园[1]

地理概述

衡水湖,位于东经115°27′45″-115°42′6″、北纬37°31′39″-37°42′18″之间,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公元前602年,黄河决口改道,冲刷形成了一片洼地,常年积水,史称“千顷洼[2],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深水面积19平方公里,碧波荡漾、渔歌唱晚,素有“北方江南”之称。水源主要来自卫运河黄河长江水,可谓“容长江、黄河于一湖―――衡水湖”。

生態及保護

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年降雨量518.9mm。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区内有植物370种,昆虫194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7种,鸟类296种,兽类17种,浮游植物201种,浮游动物174种,底栖动物23种。在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中,尤为突出的是鸟类资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大鸨金雕白肩雕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44种。每年在这里营巢繁殖的夏候鸟有数十万只,以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等为主,越冬的灰鹤有3000多只,雁类上万只,遮天蔽日的灰椋鸟更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位于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古城建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为首”之称。汉城墙明城墙众多汉古墓石碑李三娘石磨竹林寺飞升上天的许多传说再现了衡水湖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让人无不感慨衡水湖的神奇与秀美。

生态振兴、绿色崛起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6月,2003年6月由省级晋升为国家级,后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现为京津冀重要的生态环境支撑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3.65平方公里,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已发现记录植物383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鸟类323种,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56种。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生态振兴、绿色崛起”之路,湿地保护成效显著,环衡水湖外围污染基本清净。去除蒲草及底泥腐殖质,遏制了富营养化与沼泽化加重趋势。连续多年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行每年9个月的禁渔期,有效转移水体营养,增强湖泊自净能力。
通过持续治理,衡水湖水环境明显改观,夏秋季局部恶臭、充斥白色泡沫的现象基本消失,水质总体提升到Ⅲ类水平,鸟类由286种逐渐增至323种。“十三五”时期实施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引入国际先进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名副其实的“京津冀最美湿地”

多重作用效益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保护对象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特殊性,具有蓄洪防涝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功能,它不但造福衡水人民,而且对调解周边乃至京津地区的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她还是南水北调的调蓄水源地,为衡水及周边地市提供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巨大。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于环京津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黄河经济协作区和东北亚经济圈之中,处于方圆三百公里以内的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四个省会城市,26个地级市的假日经济圈之内。其明显的区位优势、独特的湿地资源、优美怡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为此,按照保护—开发利用—保护良性循环的原则,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以生态科普旅游为特色,以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通过实施西湖、滏阳新河滩地恢复湿地;利用南水北调,开辟新水域,扩大湿地面积;周边建设水源涵养林、改善生态环境;挖掘开发历史人文资源、加快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区建设;加大核心区、缓冲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实验区和示范区生态科普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保护、居民乐业、经济发达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具有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内外湿地保护的示范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