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zh-cn: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zh-hk: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zh-tw: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
艺人或艺术家
出生 (1873-04-01)1873年4月1日
俄罗斯诺夫哥罗德省谢苗诺沃
逝世 1943年3月28日(1943-03-28)(69岁)
代表作品 三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交响诗《死岛》、管弦乐《交响舞曲》、24首钢琴前奏曲、18首音画练习曲、钢琴与乐队《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歌剧《阿列科》等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语:Sergei Vasilievich 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拉氏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的作品甚富俄国色彩,充满激情、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

生平

1873年4月1日,拉赫曼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大诺夫哥罗德附近的谢苗诺沃(Семёново),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境富裕,父母皆为业馀钢琴演奏家,母亲是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曼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曼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曼尼诺夫入读当地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艰苦的训练,令拉赫曼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曼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曼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曼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曼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曼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莫斯科大剧院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见“1905年俄国革命”),拉赫曼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曼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曼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曼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曾是地主,拉赫曼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5年初,以两周的时间完成十五首东正教彻夜祷》的圣诗谱曲,并于3月在莫斯科首演,大获成功,被誉为拉赫曼尼诺夫最杰出的作品,甚至整个东正教会无伴奏合唱的巅峰成就。1917年,拉赫曼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曼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馀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曼尼诺夫于瑞士琉森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曼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七十岁时,拉赫曼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诊断出患了黑色素瘤,返回美国治疗。同年3月,拉赫曼尼诺夫病情恶化,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于加利福尼亚辞世,葬于当地。葬礼上按照遗愿,演出了他的《彻夜祷》,包括他生前最喜爱的第五首:《主啊,让你的仆人安详离去》(俄语:Нынѣ отпущаеши...)。

佚事

  • 钢琴对小时候的拉赫曼尼诺夫是一件惩罚工具,据说其母惩罚小拉赫曼尼诺夫时,会要求他坐在钢琴底下。
  • 拉赫曼尼诺夫的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与一种名为马凡氏症候群遗传病有关,患者其中一个征状是修长的四肢及手指。
  • 拉赫曼尼诺夫曾居于其师兹韦列夫的寓所内,由于同学们练习的声音过份嘈吵,拉赫曼尼诺夫向其师要求一个较宁静的环境以专心作曲而引发争执,最终令两师徒拆伙。(*另一说法为前途问题上的分歧:老师兹韦列夫一心栽培拉赫曼尼诺夫成为出色的钢琴家,然而年青的拉赫曼尼诺夫只希望专心发挥作曲才能。)
  • 拉赫曼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获评审委员一致推举为第一荣誉毕业生,其师兹韦列夫亦是评审委员之一。兹韦列夫于毕业礼时,更以金表作为贺礼赠予拉赫曼尼诺夫,两师徒亦冰释前嫌,此金表亦成为拉赫曼尼诺夫珍而重之的物品。
  • 拉赫曼尼诺夫接受心理治疗时,其治疗师尼古拉·达利Nikolai Dahl要求他每天接受诊治,拉赫曼尼诺夫每次均需坐于漆黑的房间内,听治疗师不停重复说:“你将开始创作协奏曲…你会工作得称心如意…你的协奏曲会是最好的…”拉赫曼尼诺夫最终于诊疗期末时,完成了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 拉赫曼尼诺夫于1902年与表姐Natalia结婚,其意大利籍的妻子亦是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家。
  • 拉赫曼尼诺夫喜欢于安静的环境创作,他曾说:“没有比安静独处对我更有帮助。”
  • “拉赫曼尼”在俄语有“挥霍无度”之意,拉赫曼尼诺夫之父正是一个胡乱挥霍的赌徒,最后更典当家业,弃妻儿不顾。

重要作品

拉赫曼尼诺夫编写了五首以钢琴交响乐协奏的作品,分别为四首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二钢琴协奏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电影《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采纳为背景音乐;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Adagio sostenuto)则被著名歌曲《All by MyselfAll by Myself》所采用。

钢琴独奏方面,最著名的包括有《升c小调前奏曲Prelude in C-sharp minor (Rachmaninoff)》。拉赫曼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大黄蜂的飞行弗里茨·克莱斯勒爱之悲爱之喜等。

拉赫曼尼诺夫曾编写多首交响乐作品。《第一交响曲》对拉赫曼尼诺夫而言是失败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毁,直至他死后,整份乐谱才被发现收藏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至1948年才于美国作第二次公演以纪念拉赫曼尼诺夫逝世五周年。然而,《E小调第二交响曲》及《A小调第三交响曲》仍是较出名的作品。拉赫曼尼诺夫亦曾编写多首交响诗,如《死亡之岛Isle of the Dead (Rachmaninoff)》(Isle of the Dead)、《石头The Rock (Rachmaninoff)》(The Rock)、《交响舞曲Symphonic Dances (Rachmaninoff)》(Symphonic Dances)等。

拉赫曼尼诺夫亦有编写三首声乐作品:《彻夜祷》、《圣金口若望事奉圣礼》及声乐交响曲《钟》。《短歌Vocalise (Rachmaninoff)》(Vocalise)更被改编成不同乐器的独奏曲。

荣誉

水星上位于27.6° N, 302.4° W的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1]


注释

  1. Rachmaninoff. USGS. [July 17, 2010]. 

外部连结

  • IMSLP:免费提供拉赫曼尼诺夫作品的曲谱3

参考书目

  1. D'Antoni, Claudio A. Rachmaninov - Personalità e poetica 2003 Roma, Bardi Editore, pp. 400; ISBN 8888620060; ISBN-13: 9788888620060
  2. D'Antoni, Claudio A. Dinamica rappresentativa del ’suono-parola’- La ’drammaturgia compressa’ delle Romanze di Rachmaninov pp. 480(only available on www.ilmiolibro.it)2009 Roma
  • Smith, J.(1995). The gift of music: great composers and their influence. Crossway Books. ISBN 0-89107-869-X
  • Walker, R.(1980). The illustrated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s: Rachmaninoff. Cherry Lane Music. ISBN 0-89524-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