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辛威(510―578年),字文烈,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武川太守辛大汗之孙,大将军辛生之子[1]。赐姓普屯氏。[2]

  • 少时慷慨,有志向谋略。永熙元年,起家直荡都督,跟随大行台贺拔岳征战,拜辅国将军。
  • 贺拔遇害后,追随夏州都督宇文泰,拜羽林监,封为白水县伯。
  • 迎接孝武帝元修西迁,在回洛城之战中位居首功。
  • 西魏建立后,屡立战功,拜抚军将军、散骑常侍、扬州刺史、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鄜州刺史。
  • 北周建立后,拜大将军、宁州总管、枹罕郡公,迁柱国大将军、大司寇、太子少傅、河州总管,授上柱国、宿国公等。率军平定胡人叛乱,随军东征北齐。
  •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去世,终年六十九,追赠太傅、河州都督。

基本信息

姓名    辛威  
别称    字文烈      
字号    普屯威      
民族    汉族      
官职    柱国大将军 大司寇 少傅 河州总管  
爵位    上柱国 宿国公  
追赠    太傅 河州都督     
出生地   陇西狄道
出生时间  510年   
去世时间   578年 
所处时代   北魏-北周   
主要成就   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 辛威年少慷慨,有志向和谋略。起初跟随贺拔岳征战有功,担任代理辅国将军、都督。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遭侯莫陈悦杀害,宇文泰统领贺拔岳的部众,见到辛威后觉得他不同寻常,就将他留在军帐内听用。不久,任命辛威为羽林监,封爵白土县伯,食邑五百户。同年,辛威跟随大军迎接北魏孝武帝元修,因而攻打回洛城(今河南孟津东),他的功劳居于首位。[3]

屡立战功

  • 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拥立南阳王元宝炬登基,建立西魏政权,是为西魏文帝。西魏文帝登基后,任命辛威为宁远将军,增加食邑二百户。后多次升迁至通直散骑常侍,进封侯爵,增加食邑三百户。
  • 大统三年(537年),辛威跟随宇文泰擒获东魏将领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每次都率先冲入敌阵,勇猛冠绝一时。凭借前后所立功劳,授任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同年,辛威跟随于谨攻破襄城;跟随独孤信进入洛阳(今河南洛阳),经历河桥之战,加任持节,进封公爵,增加食邑八百户。[4]

历任要职

  • 大统五年(539年),辛威出任扬州刺史,加任大都督。
  • 大统十三年(547年),辛威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普屯氏,并出任鄜州(今陕西富县)刺史。辛威当时声望已经很高,朝廷要让他荣归故里,于是让他改任河州刺史、河州大中正。屡次统领二镇,深得百姓的信赖。
  •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孝闵帝。孝闵帝登基后,任命辛威为大将军,进封枹罕郡公,增加食邑五千户。 [5]

讨叛征齐

  •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三月初一日,北齐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举州前来归附北周,辛威奉命与柱国达奚武、大将军杨忠等人率军前往支援接应司马消难。
  • 保定初年(561年),当时丹州(治今陕西宜川东北)地区的胡人反叛北周,辛威率军讨伐并击败他们。
  • 保定三年(563年),辛威与达奚武攻打并占领阳关。
  • 保定四年(564年),辛威跟随柱国尉迟迥包围洛阳,回朝后担任小司马。
  • 天和元年(566年)六月初一日,辛威进位柱国。后担任行军总管,率军讨伐绥、银等诸州叛乱的胡人,将他们全部平定。
  • 天和六年(571年),辛威跟随齐王、大司马、雍州牧宇文宪东征北齐,夺取北齐的伏龙等五座城池。[6]

卒于任上

  • 建德元年(572年)三月二十一日,北周武帝宇文邕任命辛威为大司寇。
  • 建德二年(573年),辛威升任少傅,并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总管。
  • 宣政元年(578年)九月,辛威进位上柱国。
  • 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十四日,辛威进封宿国公,食邑增至五千户,复任少傅。同年冬天,辛威去世,终年六十九岁。[7]

人物成就

  • 辛威勇猛善战,屡建功勋,跟随宇文泰擒获窦泰、收复弘农、征战沙苑;跟随燕国公于谨攻破襄城;
  • 跟随太保独孤信参与河桥之战。北周建立后,辛威两次率军平定胡人叛乱;与大司马达奚武率军攻占阳关;
  • 跟齐王随宇文宪东征北齐,夺取北齐五座城池。 [8]

人物评价

辛威生性稳重,富有威严。前后做官数十年,不曾有过失,所以能够以地位名誉善终。加上他的家族友善孝义,五代人住在一起,世人因此称扬不已。[9]

参考资料

  1.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辛威,陇西人也。祖大汗,魏渭州刺史。父生,河州四面大都督。及威著勋,追赠大将军、凉甘等五州刺史。
  2.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十三年,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姓普屯氏,出为鄜州刺史。威时望既重,朝廷以桑梓荣之。迁河州刺史,本州大中正。频领二镇,颇得民和。
  3.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威少慷慨,有志略。初从贺拔岳征讨有功,假辅国将军、都督。及太祖统岳之众,见威奇之,引为帐内。寻授羽林监,封白土县伯,邑五百户。从迎魏孝武,因攻回洛城,攻居最。
  4.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并先锋陷敌,勇冠一时。以前后功,授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从于谨破襄城。又从独孤信入洛阳,经河桥阵。加持节,进爵为公,增邑八百户。
  5.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闵帝践阼,拜大将军,进爵枹罕郡公,增邑一千户。
  6.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六年,从齐王宪东伐,拔伏龙等五城。
  7.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大象二年,进封宿国公,增邑并前五千户,复为少傅。其年冬,薨,时年六十九。
  8. 8.0 8.1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国学导航.2015-05-28
  9.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威性持重,有威严。历官数十年,未尝有过,故得以身名终。兼其家门友义,五世同居,世以此称之。
  10. 《北史·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国学网.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