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蔡祐)
前往: 導覽搜尋
 蔡佑
 北魏到北周時期將領

字 號 :字承先

民 族 :漢族

爵 位 :萇鄉縣公→懷寧郡公

官 職 :大將軍、太子少保、小司馬

追 贈 :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原州刺史

諡 號 :莊

出 生 地 :夏州高平

出生時間 :506年

去世時間 :559年

主要成就 :輔保宇文泰,大戰東魏軍

蔡佑(一作蔡祐,506-559年),字承先,夏州高平(今甘肅省涇川縣高平鎮)人。[1]北魏到北周時期將領,夏州刺史蔡襲之子。賜姓大利稽氏。 [2]

  • 聰敏孝行,膂力過人,善於騎射。跟隨夏州刺史宇文泰,起家帳下都督,收為義子,從平侯莫陳悅
  • 迎奉孝武帝元修,封為萇鄉縣伯。西魏建立後,拜平東將軍、京兆郡守、青原二州刺史。
  • 屢次與東魏軍交戰,世稱「鐵猛獸」,拜大將軍、懷寧郡公。
  • 北周建立後,拜太子少保、小司馬,得到北周明帝信賴。
  • 武成元年(559年),去世,追贈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原州刺史,諡號為莊。

人物生平

北魏時期

  • 生性聰敏,品行出眾,以孝母聞名。膂力過人,善於騎射。530年(北魏永安三年),宇文泰鎮守原州,將蔡佑召為帳下親信。533年(永熙二年),宇文泰改任夏州刺史,並任命蔡佑為都督。
  • 534年(永熙三年),關中大行台賀拔岳被叛將侯莫陳悅所殺,麾下將領推舉宇文泰為主帥,並派人前往夏州迎接宇文泰。這時,夏州望族彌姐元進懷有異心,宇文泰便讓蔡佑將他逮捕。蔡佑道:「彌姐元進狼子野心,逮捕他不如直接殺了他。」宇文泰同意。
  • 宇文泰召彌姐元進等人到府中議事,道:「隴州賊寇叛亂,我理應與各位一道討伐他們,可是你們之中好像有想法不同的人,這是為什麼呀?」說完對蔡佑使眼色。蔡佑起身出外,片刻後又披甲持刀的進來,瞪大眼睛對眾將道:「早上想好的主意晚上就改變,這還是人嗎?我今天一定要砍掉奸賊的腦袋!」
  • 眾將大驚,都跪下叩頭道:「希望將軍區別忠奸。」蔡佑呵斥彌姐元進,讓人將他斬殺,並誅殺他的黨羽。眾將盡皆戰慄,不敢仰視。宇文泰和眾將結成同盟,並對蔡佑道:「我今後把你當成我的兒子,你就把我當作你的父親吧!」 [3]

西魏時期

  • 後來,蔡佑隨宇文泰討伐侯莫陳悅,迎奉北魏孝武帝,累功封萇鄉縣伯。535年(西魏大統元年),宇文泰改立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加封蔡佑為寧逆將軍、羽林監、員外散騎常侍,並進爵為侯。537年(大統三年),蔡佑跟隨宇文泰生擒竇泰,收復弘農,參與沙苑之戰,都立下戰功,進封平東將軍、太中大夫。
  • 538年(大統四年),蔡佑又參加河橋之戰,並棄馬步戰,手刃數人。部將都勸他上馬,以備情況危急時逃跑,蔡佑大怒道:「宇文丞相待我如子,我怎能考慮自己的性命!」然後帶領部下十餘人,大呼殺敵。東魏軍見蔡佑人少,便把他重重圍困,又勸降道:「我看你是個勇士,只要你投降,還怕沒有富貴嗎?」蔡佑罵道:「該死的,只要取了你人頭就能封為公爵。」於是彎弓搭箭,和敵軍對峙。
  • 東魏軍不敢進逼,便讓穿重甲持長刀的士卒進擊蔡佑。敵兵離蔡佑三十步時,部將勸他趕緊放箭。蔡佑道:「我們的性命,就在這一箭了,怎能虛發!」敵兵又進至十步時,蔡佑便射出剪去,正中敵兵面部。敵兵應弦而倒,又被蔡佑用長槊刺死。敵軍驚退,蔡佑便徐徐返回營地。
  • 後來,蔡佑退回弘農,正好遇到兵敗而回的宇文泰。當時,宇文泰由於受到驚嚇無法入睡,見到蔡佑後道:「承先,你來了,我就不怕了。」當晚便枕着他的腿入睡。返回長安後,宇文泰加封蔡佑為京兆郡守,進爵萇鄉縣公。
  • 543年(大統九年),東魏將領高慎在北豫州歸附西魏。宇文泰率軍救援,結果在邙山(在今洛陽北)與高歡交戰。當時,蔡佑身穿明光鎧甲,奮勇當先,所向披靡。敵軍都道:「這是鐵猛獸啊!」紛紛躲避。不久,蔡佑擔任青州刺史,後又改任原州刺史,加封大都督。[4]
  • 547年(大統十三年),蔡佑改封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後又加封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進爵懷寧郡公,並賜姓大利稽氏。555年(恭帝二年),蔡佑擔任中領軍。 [2]
  • 556年(恭帝三年),西魏設立六官,蔡佑擔任兵部中大夫。當時,西梁剛剛歸附,境內蠻族騷動,朝廷便命蔡佑與大將軍豆盧寧前去征討。不久,蔡佑又進封大將軍,並增加食邑。同年十月,宇文泰患病,蔡佑與宇文護(宇文泰侄子)、賀蘭祥(宇文泰外甥)一同侍奉湯藥。宇文泰死後,蔡佑悲痛欲絕,因此患上氣疾。[5]

北周時期

  • 557年(北周元年),宇文泰嫡子宇文覺建立北周,是為孝閔帝。蔡佑擔任少保,並與尉遲迥同掌禁兵,宿衛宮廷。當時,孝閔帝寵信司會大夫李植等人,密謀誅殺權臣宇文護,對蔡佑的多次哭諫不肯採納。九月,宇文護廢黜孝閔帝為公,另立宇文泰長子宇文毓為帝,是為北周明帝,任命蔡佑為小司馬。
  • 北周明帝與蔡佑關係自幼友善。明帝繼位後,對蔡佑特別優待,經常把他留在宮中,深夜派人送他回家。蔡佑認為恩遇太過,經常借病躲避。
  • 559年(武成元年),蔡佑出鎮原州,不久改任宜州刺史。尚未赴任,便因氣疾復發,在原州病逝,時年五十四歲,追贈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原州刺史,諡號為莊。 [6]

人物軼事

  • 蔡佑年輕時候胸懷大志,曾與好友李穆相互勉勵道;「大丈夫當建功立業,以取富貴,怎能長期處於貧賤的境地呢!」後來,二人皆功成名就。 [7]
  • 蔡佑每次征戰,衝鋒陷陣,都身先士卒,但是回軍之後,卻從不與眾將爭功。宇文泰嘆道:「蔡承先不肯說自己的功勞,那就讓我來代他說。」[8]

人物評價

  • 令狐德棻《周書》:太祖屬禍亂之辰,以征伐定海內,大則連兵百萬,系以存亡,小則轉戰邊亭,不闋旬月。是以人無少長,士無賢愚,莫不投筆要功,橫戈請奮。若夫數將者,並攀翼雲漢,底績屯夷,雖運移年世,而名成終始,美矣哉!以赫連達之先識,而加之以仁恕;蔡祐之敢勇,而終之以不伐。斯豈企及所致乎,抑亦天性也。 [9]
  • 李延壽《北史》:周文帝接喪亂之際,乘戰爭之餘,發跡平涼,撫征關右。於時外虞孔熾,內難方殷,羽檄交馳,戎軒屢駕,終能盪清逋孽,克固鴻基。雖稟算於廟堂,實責成於將帥。達奚武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赫連達韓果蔡祐常善辛威厙狄昌梁椿梁台田弘等,併兼資勇略,咸會風雲,或效績中權,或立功方面,均分休戚,同濟艱危,可謂國之爪牙,朝之禦侮者也。……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以赫連達之先識而加之以仁恕,蔡祐之敢勇而終之以不伐,斯豈企及之所致乎,抑亦天性而已。[10]


史籍記載

  • 《周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九》 [9] 
  • 《北史·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六·梁紀十二》 [11]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梁紀十四》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七·陳紀一》

參考資料

  1. 周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國學導航.2019-11-06
  2. 2.0 2.1 《周書·蔡佑傳》:十三年,遭父憂,請終喪紀。弗許。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賜姓大利稽氏,進爵懷寧郡公。魏恭帝二年,中領軍。
  3. 《周書·蔡佑傳》:舉座皆叩頭曰:「願有簡擇。」祐乃叱元進而斬之,並其黨並伏誅。一坐皆戰慄,不敢仰視。於是與諸將結盟,同心誅悅。太祖以此知重之。乃謂祐曰:「吾今以爾為子,爾其父事我。」
  4. 《周書·蔡佑傳》:九年,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舉州來附。太祖率軍援之,與齊神武遇戰於邙山。祐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咸曰「此是鐵猛獸也」,皆遽避之。俄授青州刺史,轉原州刺史,加帥都督,尋除大都督。
  5. 《周書·蔡佑傳》:六官建,授兵部中大夫。江陵初附,諸蠻騷動,詔祐與大將軍豆盧寧討平之。三年,拜大將軍,給後部鼓吹。以前後功,增邑並前四千戶,別封一子縣伯。太祖不豫,祐與晉公護、賀蘭祥等侍疾。及太祖崩,祐悲慕不已,遂得氣疾。
  6. 《周書·蔡佑傳》:尋以本官權鎮原州。頃之,授宜州刺史,未之部,因先氣疾動,卒於原州。時年五十四。……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五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曰莊。
  7. 《周書·蔡佑傳》:祐少有大志,與鄉人李穆,布衣齊名。嘗相謂曰:「大丈夫當建立功名,以取富貴,安能久處貧賤邪!」言訖,各大笑。穆即申公也。後皆如其言。
  8. 《周書·蔡佑傳》:及從征伐,常潰圍陷陣,為士卒先。軍還之日,諸將爭功,祐終無所競。太祖每嘆之,嘗謂諸將曰:「承先口不言勛,孤當代其論敘。」其見知如此。
  9. 9.0 9.1  周書:蔡佑傳.國學導航.2014-04-26
  10. 10.0 10.1  北史:蔡佑傳.國學導航.2014-04-26
  11. 資治通鑑:梁紀十二.國學導航.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