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重到进公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到进公院》是北宋名相寇准的作品之一。

寇准担任巴东县县令[1]时,巴东县比较贫穷落后。在他之前的官员都谎报收成来提升政绩,寇准没有这样做。他体察百姓疾苦,上书申请减免赋税。除此之外,寇准还经常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接济百姓,传授给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最终带领他们脱贫。宋太宗想修建一座宫殿,便召寇准等几位大臣殿上商议此事。其余几位大臣心知宋太祖已打定主意,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寇准却立即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向宋太祖列举了沉迷享乐、大肆修建宫殿灭国的例子,请求其勿走商纣王、秦始皇等亡国之路。宋太祖最终放弃修建宫殿。故寇准以敢言闻名,颇受宋太祖和宋太宗重视,宋太宗曾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重到进公院

作者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寇凖在文学创作上也有较大成就。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寇凖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2]﹑“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如《冬夜旅思》之类,情思凄婉,很有贾岛诗的风味。他的七言绝句意新语工,最有韵味,如“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等,情景交融,清丽深婉,都是值得玩索的佳作。他不是词家,但偶有所作,也颇可读。

视频

重到进公院 相关视频

解密纪实:历史上的宋朝名人:寇准
公元1004年,北宋名臣寇准用计胁迫宋真宗御驾亲征

参考文献

  1. 揭秘:古代的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吗?,趣历史,2020-09-10
  2. 魏野研究,中国作家网,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