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翅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双翅目(学名:Diptera),源自希腊语的δι-(di)即“two”(“二”)的意思,和πτερόν(pteron)即“ wings”(“翅”)的意思,汉译为双翅目。在形态特征上,该目的昆虫与其他类群的昆虫最大的不同就是:只长有一对用于飞行的前翅,后翅特化为一对平衡棒。平衡棒是比校进化的机械感受器(mechanosensory organs),它是高速运动与旋转的传感器(sensors),可以帮助双翅目昆虫(蝇蚊类)在空中作各种先进的特技飞行。[1]
双翅目都是小型昆虫,但很多会危害环境卫生,是卫生害虫,包括蝇、蚊和虻三大类。 全世界约有122科,超过8万5000种;台湾已知双翅目有83科2800种。[2]
双翅目是昆虫纲中居于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之后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极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许多种类是传播疾病给人或其他动植物的媒介。另一方面,有关遗传学的知识和发展大都是根据对黑腹果蝇所做的实验所获得。
双翅目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也就是从无翅的蛆或孑孓变成会飞的成虫。它们大多摄取液态的食物,如花蜜或树汁,或更常是腐败的有机物,一些种类会吸食人类或动物的体液。
双翅目的昆虫只有一对翅膀。虽然没有后翅,但是它们有一对棒槌状的平衡杆用来平衡飞行。少数其他的昆虫也只有一对翅膀,如雄性介壳虫(半翅目)。少数的双翅目翅膀和平衡杆都已经退化了。[3]
对于人类来讲,双翅目昆虫中的蚊蝇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群。在被子植物的传粉中,蝇类的作用仅次于蜜蜂。而且,蝇类可能是地球上早期植物的最早的授粉者(pollinators)。在生物学的实验研究中,果蝇(fruit flies)是重要的模型生物之一。但是,一些蚊子能传播疟疾(malaria)、登革热(dengue)、西尼罗热(West Nile fever)、黄热(yellow fever)、脑炎(encephalitis)等传染性疾病。 家蝇(houseflies, Musca domestica)是全球分布的昆虫,它们可以通过人类或其他动物的食物传播各种疾病。一些种类的蚊蝇可在短时间内爆发发生,其嗡嗡叫声、对人的骚扰与叮咬,十分令人烦恼、能让人烦躁不安。采采蝇(tsetse fly,Glossina spp.)可为害一些经济动物。丽蝇(blowfly,Calliphoridae)的幼虫(蛆,maggots)可用作垂钓的饵料或饲养高经济价值的肉食性动物的饲料,在医疗上也可用于清除伤口上的死亡组织。家蝇的蛹可作为畜禽等动物饲料的优良蛋白源添加成分。[1]
分类
双翅目被分成两个亚目:
长角亚目主要包括一些有著较长触角的纤弱昆虫,如蚊、大蚊、蚋等。短角亚目则包括一些有著较短触角的昆虫。在旧的分类,长角亚目下又分两群:
直裂下目包括一些有著简单、角质外壳的蛹的昆虫,如马蝇和食虫虻; 至于环裂下目昆虫的蛹则有较坚硬的围蛹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