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岛站
圖片來自昵图网

青岛站,现为青岛铁路枢纽内最大的铁路客运站,高峰期旅客日发送量超过4万人次。国铁青岛站为特等站,路线位于地上,为尽端式车站;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是中铁济南铁路局青岛地铁[1] 的一座铁路客运车站。 地铁青岛站为设置有联锁目标控制器的二级设备集中站,路线位于地下。候车厅地上地下皆有,国铁地铁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

车站结构

呈“品”字形分布

青岛站站房是由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共五层樓層所组成,沿站场西-南-东呈“凹”形布局,同时在站场外设置西-南-东三个广场,呈“品”字形分布,三个广场环形连通并都设出站口(南出站口一般情况下锁闭),并有地下通道横断周边道路,出站通道设“旅游文化走廊”。

德式风格構建

建筑造型上,參考了德式风格建筑,采取了以钟楼为关键点,三面围合的布局,形成完整的建筑群体组合,整体红瓦黄墙,而内饰地面则采用大理石。车站设多个地上和地下候车室,总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南地下候车室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地下列车候车室;站台上方的无柱风雨棚达面积约65000平方米,是国内建筑中最大的网壳结构。

站房东西进站厅由跨铁路线的高架“景观连廊”连接,东、西进站广厅的旅客可通过楼梯、扶梯、电梯上到连廊再下至中间站台乘车。

歷史沿革

在1898年的初版城市规划方案,青岛站的位置被安排在紧邻栈桥入口西北侧的位置,但由于技术困难而在后续规划方案中调整至栈桥西北侧约200米处,即后来青岛站所在位置。1899年6月,山东铁路公司成立。公司驻柏林董事会成员阿尔弗雷德·盖德茨(Alfred Gaedertz)曾为青岛站设计过一个方案,但董事会认为其体量太大且过于昂贵而驳回了该方案。公司最终采纳了山东铁路公司经理锡乐巴(Heinrich Hildebrand)的设计方案,并于1900年1月开始建设,1901年春完成。

德国当局曾计划在站房北侧、今泰安路放射状路口西侧根据“华洋分治”政策建设一座华人专用车站,还计划在大港一带建造一座规模更大的客货两用车站,因“一战”爆发、日军攻占青岛而搁浅。

1991年2月15日,青岛站候车楼改建工程开工,同年8月原楼拆除,在原址改造重建。在原站址北侧新修建了大型二层候车大楼,另在原站址南约100米处重新依原来风格建造了南楼,但新楼的建筑比例与建筑材料已与原建筑大不相同,建筑水平也无法相比。

1992年9月19日,青岛地铁在青岛站站前广场奠基。

1993年,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作为青岛地铁一期工程设计总体单位,全面组织国内几家工点设计单位完成1989年“二线一环”线网规划的全线初步设计。

1995年结合青岛站广场改造完成了地铁1号线青岛站地铁车站的建设。

青岛站于2006年11月20日至2008年7月27日间进行施工改造,新钟楼及南楼保留,北楼爆破拆除,所有到发青岛站的列车全部临时停靠四方站。2008年7月27日青岛站于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前正式投入试运行,此时所有改在四方站以及沧口站始发终到的列车全部迁回青岛站。

并且从2008年8月2日起,按照全新的列车时刻表动车组列车也改为青岛站始发终到。

2009年11月30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奠基,地铁车站土建开始。

2011年8月14日,原计划用作胶济铁路博物馆的钟楼,改做自动售票厅正式启用。

2016年12月18日,青岛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青岛站地铁车站得以使用。

地铁部分

2016年青岛站的3号线部分于开通运营。

2020年1号线部分计划于开通运营。

车站结构

地铁1号线3号线为分层V字型交叉排布,以3号线为主站位:1号线为西南-东北方向,沿费县路-泰安路伸展;3号线为东西方向,向广西路伸展。

车站3号线部分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标准段总高18.8 m、埋深14.4 m,站厅宽50.5 m、长70.5 m、面积3500 m²,站台宽10 m、有效长120 m、面积1130 m²,站前设有交叉渡线、一条停车线、一条单渡线,站后上下行各有一条尽头线。

车站采用暗挖法施工,设5个出入口、2组风亭和2个消防出入口,分别位于周边的泰安路、广西路、兰山路和费县路。

公共艺术品

主题《纹脉》用石材铜镶嵌工艺表现青岛百年文化。並由中央美术学院四幅铜镶嵌作品组成。作品使用了指纹印记的造型元素,将青岛方言及老字号文字化呈现,并组合成剪影式造型。体现了青岛独特的地缘性及历史融合性,沉稳而有底蕴。

參考文獻

  1. 青島地鐵,青岛地铁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