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鸸鹋战争(Emu War),又称大鸸鹋战争(Great Emu War),指的是1932年下半年,澳大利亚军队于西澳大利亚州对鸸鹋实施的剿灭行动。
1932年,西澳大利亚州农民向军方控诉当地土生土长的鸟类鸸鹋种群数量太多,成天四处蹓跶,导致了当地的食物与淡水匮乏。为了遏制鸸鹋数量的增长,澳大利亚军方派出了装备有机关枪的士兵,进行了对鸸鹋的大规模剿灭行动。这次剿灭行动被后世称作“鸸鹋战争”。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的澳大利亚退役军人与英军老兵来到了西澳大利亚州,过起了农民生活,他们往往到达更边远的地方。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政府鼓励他们大量种植小麦,并承诺将以补贴的方式给予援助。然而政府却失信了。尽管有著补贴的承诺和建议,小麦的价格依旧在下跌。到了1932年10月,这件事情终于到了头。当小麦收获的季节到来时,农民扬言说将拒绝收割小麦。
多达两万只鸸鹋的到来对农民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1]鸸鹋在孵化期过后常常迁徙,从内陆地区来到沿海一带生活。鸸鹋们发现被西澳大利亚州农民清洗的耕地和为牲畜提供额外供应的水源是鸸鹋们不错的栖息地,因此侵入了农民的领地——在Campion和Walgoolan交界之处的耕地尤为严重。
鸸鹋吞食了小麦并毁坏了麦田,在围栏上留下了许多大缝隙,使野兔能够从缝隙中进入麦田,并留下了诸多隐患。[2]
农民决定向政府反映鸟类肆虐农田一事,由一个退伍军人组成的代表团向国防部长乔治·皮尔斯爵士转达了农民的意见。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人定居者们很了解机关枪的特性,向政府提出了配备机关枪的请求。皮尔斯爽快地答应了,并提出了一些附加的条件:机关枪必须由澳军士兵使用;行军的费用由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拨付;农民必须提供食物和住宿,以及弹药的费用。皮尔斯同时也赞同农民们将鸸鹋当作不错的练枪靶子的观点。这引起了一些争议,一些政府官员认为这是一种帮助西澳大利亚州农民的行为,最终导致了美国福斯电影公司的一位摄影监督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之中。
战争经过
1932年,澳洲军队介入了这次战争,指挥官为澳洲皇家炮兵团第七炮兵连的G·P·W·马里帝兹(G.P.W.Meredith)少校。在少校的指挥下,两名士兵配备了两挺路易士机枪[3]和一万发子弹。由于一段时期的下雨,根据当地居民建议,这次行动被耽搁,然而却导致鸸鹋扩散到了更广的地区。直到1932年的11月2日才正式开始。根据报导,军方已与当地农民签下了订单,军方将提供100只鸸鹋的皮给农民,并由农民将它们制成帽子提供给澳洲轻骑兵。[4]
第一次行动
11月2日,一个来到Campion的人看见了大约50只鸸鹋。由于这些鸸鹋在射程之外,当地人试图将鸸鹋引入埋伏圈中,然而鸸鹋们却四散跑走,使人们难以瞄准进行射击。不过,虽然第一轮扫射由于在射程之外而没有达到目的,第二轮开火却足以杀死一些鸟类。同日的晚些时候,人们遇到了一小群的鸸鹋,“可能有十二只左右”的鸸鹋被杀死。
紧接著的重大的行动发生于11月4日。马里帝兹在一个当地的水坝附近设下了埋伏,超过1000只鸸鹋被引进了埋伏圈。这次射击手们等到鸸鹋走近时才对它们开火。仅仅杀死了十二只鸸鹋之后,枪支熄火了。幸存的鸸鹋四散跑走,这天中人们没有看到更多的鸟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马里帝兹选择将行动转移到更远的南方,那里的鸸鹋“据说相当驯服”。 然而,尽管他相当努力,其战斗成果却十分有限。在一段时间里,马里帝兹甚至将路易士机枪安装在一辆卡车上:此举后来被证实是徒劳的,卡车无法追上鸸鹋,而且在卡车上的射手难以向鸸鹋射击。
11月8日,也就是第一次行动开始后的第六天,军方已经耗费了2500发子弹。被杀死的鸸鹋数量不详:一项统计资料声称仅仅50只,而其他的资料则称为200只至500只左右——后者的资料由定居者提供。另外马里帝兹的官方宣称军方没有任何伤亡。
鸟类学家Dominic Serventy对这次行动作了总结:射击手们向大量鸸鹋开火的梦想是十分荒唐的。鸸鹋的首领实行了游击战术,笨重的鸸鹋们立即四散成为无数个小群,导致了军方白白耗费了大量装备。因此在大约一个月后,一支垂头丧气的部队退出了作战地。[5] }} 11月8日,澳洲众议院的议员对这次行动进行了讨论。在当地媒体包括仅仅只有极少数鸸鹋死亡的负面报导之后,[6]皮尔斯于同日将军队和枪支撤出了战场。
第二次行动
在澳军撤军之后,鸸鹋继续袭击麦田。农民们再次要求政府的干涉,并援引了酷热天气与干旱导致成千上万只鸸鹋入侵的话。西澳大利亚州州长詹姆士·米歇尔(James Mitchell)强烈支持让军队重返战场。另外,一位基地的指挥官宣称在初次行动中共杀死了300只鸸鹋。
作为对该基地指挥官的回应,国防部长批准了军队重返战场并再次行动。他在参议院为自己的决定进行辩护,解释军队有能力为由大量鸸鹋引起的农业威胁而战斗。虽然军方对西澳大利亚州政府抱有希望,同意将枪支借给西澳大利亚州政府,马里帝兹再次表示该州缺乏富有经验的射击手。
当1932年11月13日军队来到战场时,军队在最早两天里获得了胜利,大约杀死了40只鸸鹋。第三天(11月15日)的战绩却明显比前两天差,然而截止至12月2日,军方每周共用机关枪杀死约100只鸸鹋。马里帝兹于12月10日回顾了这次行动,在他的报告中宣称军方使用了9860发子弹,共杀死了鸸鹋986只;其比率为每十发子弹杀死一只鸸鹋。此外,马里帝兹宣称2500只鸸鹋在被子弹打伤之后死亡。
后果
西澳大利亚州农民不顾扑杀鸸鹋引发的问题,于1934年、1943年、1948年多次要求政府实行军事援助,但被政府拒绝了。相反地,1923年颁布的赏金制度却被延续了下来。事实证明了其功效:在1934年的六个月中,政府颁发了57034份奖金。
大规模捕杀鸸鹋的消息亦在1932年12月传至英国,受到保育人士的谴责。在澳洲,著名的鸟类学家多明尼克·塞尔温提亦批评此等行为等于鸟类大屠杀。此后,农业科技进步,农民使用防止动物闯入农地的围栏,并减少非法捕杀各种野生动物。
另外,此次所谓“战争”中澳大利亚军队面对鸸鹋时的拙劣表现也成为了笑柄。在瑞典知名游戏公司Paradox Interactive制作的二战题材游戏钢铁雄心IV中,就设计了一个名为“第三次鸸鹋战争的武器?”的成就,要求扮演澳大利亚的玩家在自家领土上引爆一枚核弹,讽刺假设此类“战争”再度爆发,澳大利亚军队可能不得不动用核弹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 ↑ Gill, Frank B. Ornithology 3rd. Macmillan. 2007: xxvi [2010-09-19]. ISBN 97807167498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 ↑ "Emu War" defended. The Argus. 1932-11-19: 22 [201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7).
- ↑ Arthur, Jay Mary. The default country: a lexical cartography of twentieth-century Australia. UNSW Press. 2003: 123–124 [2010-09-19]. ISBN 0868405426. ISBN 9780868405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 ↑ Machine Guns Sent Against Emu Pests. The Argus. 1932-11-03: 2.[失效链接]
- ↑ casuariifor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 [2009-08-16].
- ↑ Elusive Emus. The Argus. 1932-11-05: 4 [201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