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调弥撒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b小调弥撒曲》[1] [2] [3] ,德语:h-Moll-Messe,BWV232,是巴赫所写成的一首大篇幅拉丁弥撒套曲。
简介
b小调弥撒曲,是 "音乐之父"美誉的德国音乐家巴哈(J.S.Bach)在18世纪最有成就的创作之一,他是极具音乐造诣的音乐家,
此一经典作品创作时间经历25年。最先完成的可追溯至1724年,最后于作曲家去世前一年(即1749年)才被编成现时的样式。
《B小调弥撒曲》,这一部作品对后世音乐家影响至钜,交响曲之父海顿和乐圣贝多芬都拥有《B小调弥撒曲》的抄本,视为珍宝,贝多芬更受其影响写成了著名的《庄严弥撒曲》 。 大指挥家包括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克伦培勒(Otto Klemperer)、李希特(Karl Richter)、贾第纳(John Eliot Gardiner)、 马利纳爵士(Sir Neville Marriner)等都留下了精彩的录音。
1970年于维也纳由指挥大师卡尔.慕辛格(Karl Munchinger)带领"维也纳学院合唱团(Wiener Singakademiechor)"、"斯图加特室内乐团(Stuttgart Chamber Orchestra"及多位出色的歌唱家合力将巴哈规模最大、最优秀及最后完成之经典作品<B小调弥撒曲,BWV232(Mass in B minor, BWV232)>,乐团的演绎带来极具感染力的气势,弥漫著浓厚的宗教气息,珍贵录音重新推出,让古典美乐爱好者能再感受如此宏伟传神的录音。
巴哈的“b小调弥撒曲”那种不可思议的感觉,不但有宗教音乐的脱俗与灵性,多声部合唱如同浪花一般,层层叠叠,有时转眼消逝,有时互诉衷情,有时死缠不放,有时却又争相逃离,这是巴哈最晚年才完成的作品,就像身处在巴洛克音乐尽头的繁星与海,回望著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的往日荣迹,这首弥撒曲也常被称为西方音乐最伟大的作品,但因其规模的可观和技巧的华丽,在台湾要听到全本的演出并不容易。
地位
《B小调弥撒》被认为和《赋格的艺术》属于同一个范畴,即巴赫毕生对声乐的深刻探索的总结。
b小调弥撒曲,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一个高峰。阿尔贝托·巴索(Alberto Basso)如下评价这部作品:“《B小调弥撒》是毕生的奉献:出于‘外交’上的原因开始于1733年,完成于巴赫一生最后的岁月——那时他已经失明。
b小调弥撒曲这部不朽的作品综合了这位莱比锡的合唱指挥每一个体裁上和技术上对音乐的贡献。它也是天主教的赞颂和路德宗对十字崇拜的最令人惊奇的相遇。”它还在19世纪被汉斯-乔治·那格里(Hans-Georg Nägeli)描述为“所有时代,所有人的最伟大的艺术品。”尽管从来没有被演出,它的重要性被一些巴赫的伟大的后继者所意识到——19世纪早期的弗克尔 (Forkel)和海顿都拥有拷贝,贝多芬曾两次尝试获得乐谱。
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对他父亲的弥撒手稿做了注解和改正,并且也加入了自己的修改。由于这个和其他的原因,《B小调弥撒》对于编辑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同的版本可以存在本质的变化。手稿现存柏林国家图书馆。
背景
作为虔诚的路德派信徒,巴赫创作了一套如此庞大的罗马天主教式拉丁弥撒曲实在非常奇怪,不过,若注意到巴赫时代的路德派教堂,仍然保留了不少拉丁弥撒的元素和曲调的话,整件事便看来合理得多。
马丁·路德在路德派修订版的罗马弥撒中接受了垂怜经(Kyrie)、光荣颂(Gloria in Excelsis)、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和圣哉经(Sanctus)。
除了此曲外,巴赫也创了另外四首相对较短的“路德派”弥撒曲(即BWV233-236),这四首短弥撒曲只采用了垂怜经及光荣颂的内容,而相关大部份乐章均取自他的清唱剧段落,再配以拉丁弥撒中的内容。
整首《b小调弥撒曲》的创作年份差不多有25年。研究巴赫的生平的学者一般都同意,巴赫本人并不打算创作一首真正的拉丁弥撒曲。
其中垂怜经及光荣颂,是1733年为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驾崩及奥古斯特三世加冕时所采用的音乐(因为奥古斯特三世信奉罗马天主教)。
其他乐章则在不同时期中创作。最后巴赫于1749年将乐章重新组合,成为现时的版本,换句话来讲说,这首乐曲其实是包含了他多首先前的作品。
结构
结构上,巴赫依循了传统弥撒曲的五个部份。可是在标题和编排上,却不是沿用传统的划分方式。他把全曲分为四个部份:
- 第一部份称为“弥撒”(Missa),包括了垂怜经和光荣颂;
- 第二部份为“尼西亚信经”(Symbolum Nicenum),相应为信经;
- 第三部份是圣哉经,这和拉丁弥撒相同;
- 最后是“赞美颂、迎主曲、羔羊经及请赐平安”(Osanna, Benedictus, Agnus Dei et Dona nobis pacem),其中在圣哉经中,巴赫把本来罗马天主教所采用的“你的光明充满了天地”(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变成为路德派所采纳的“祂的光明充满了天地”(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ejus)。
- 不过,现代的乐谱版本则重新分成五个部份。
年表
根据梅勒斯(Mellers),各部的创作年代大概如下:
- 《圣哉经》创作于1724年。
- 《垂怜经》和《光荣颂》创作于1733年。
- 《欢呼颂》创作于1734年,相信是取自他的一首世俗清唱剧。
- 《信经》完成于1732年。
- 在1748年或1749年,巴赫抄写了作品的总谱。
尽管作品中只有不多的几部分被明确认定使用了早前的音乐,但是有些学者如约舒亚·里夫金(Joshua Rifkin)相信作品的大部分使用了先前的音乐(主要根据手稿证据和作曲模型)。
这之中仅有的例外是《垂怜经》开始的四个音符,《信经》的 Confiteor 部分,这两处都在手稿上有涂抹和修改。
演出情况
1786年,巴赫去世后36年,他的儿子卡尔·菲利普·埃曼努埃尔·巴赫在汉堡的一个慈善音乐会上演出了《信经》部分。
学者判断此套曲到19世纪中叶才有完整的作品上演,例如巴赫学者约翰·布特指“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在1859年莱比锡的Riedel-Verein之前有完整的演出。”
外部链接
- [1] 美国俄勒冈大学“数码巴赫计划”中的b小调弥撒曲介绍,包括了各段落的手稿及相关录音
参考文献
- ↑ 巴哈:b小调弥撒曲的演奏(上),udn blog,2015-06-10
- ↑ 音乐之父的终极盼望- 巴赫《B小调弥撒曲》 KRIS WANG,2019-01-31
- ↑ 巴哈 [B小调弥撒曲],silk Road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