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KV重型坦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KV重型坦克(КВ танк)全称科京-伏罗希洛夫坦克。苏德战争初期,KV重型坦克在战场上的出现,使德国坦克相形见绌。德军装甲兵只要遭遇KV坦克便会被阻挡,接着就是一场恶战。KV坦克在阻止德军的快速进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KV重型坦克的研制继承了T-35、SMK、T-100等重型坦克的有益成果,也为后来IS重型坦克Is-2坦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1]


KV重型坦克系列包括KV-1重型坦克KV-2重型坦克、KV-3重型坦克(设计因苏联卫国战争中断)、KV-5重型坦克(未设计成功)、KV-8重型喷火坦克、KV-85重型坦克IS重型坦克之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KV重型坦克
        外文名称         КВ танк(俄语)
        研制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
        定型时间         1939年
        服役时间         1939年
        别   名         科京-伏罗希洛夫坦克


发展沿革

KV重型坦克的设计师 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图片来自空中网

研发背景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在该战役中苏军提供给西班牙共和国军的T-26坦克BT坦克在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于是痛定思痛的苏联人决定发展一款侧重于装甲防护能力的重型坦克。虽然此时以T-35重型坦克为代表的多炮塔重型坦克已经越来越不被看好,但是苏联人的新型坦克还是没能脱离这一设计思路。1937年苏联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正式下达了新坦克的研制命令,新坦克被要求必须能够抵御37毫米和45毫米反坦克炮的近距离射击,此外还必须能在1000多米的距离上抵御75毫米野战炮的打击。因为这一略显奇葩的要求,新坦克也被称之为“防弹坦克”。最终这项重任落到巴雷科夫设计局和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领导的第二特别设计局身上,在接到后命令后科京丝毫不敢怠慢,在听到军队要求设计一款和T-35一样拥有5座炮塔的方案后,科京马上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最终在众设计师的劝说下,新坦克的炮塔也从5座变成了3座。即使这样科京还是跟斯大林打了小报告,在他的劝说下,斯大林钦定新坦克的炮塔为2座.


研发过程

KV坦克前身——T-100和SMK的原型车,它们是苏联重坦的早期探索者图片来自360图书馆

1938年5月新坦克定型,该坦克搭载1门76毫米主炮和1门45毫米副炮,最大装甲厚度为60毫米,不过在随后的研制工作中科京又耍起了小聪明,因为此时主流坦克的发展方向是单炮塔,于是敏锐的科京立马利用新坦克的边角料自说自话的研制了一款单炮塔坦克,并用自己岳父名字的首字母KV来命名(当然人家岳父是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因为少了一个炮塔,所以KV整体偏短,搭载一台号称“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柴油发动机”的V-2型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是和多炮塔方案一样的L-11型30.5口径的76.2毫米主炮,到了1939年9月3辆坦克原型车出现在了库兵卡的试验场上,分别是巴雷科夫设计局的T-100、第二特别设计局的SMK和KV。在随后的测试中首先淘汰的就是机动性最差的T-100,在SKM和KV的对抗中,KV坦克最终凭借着单炮塔没有协调问题的先天优势脱颖而出,最终“小三”打败了“正房”,成功上位,此后该坦克就被命名为KV-1重型坦克[2]


下放部队

1940年夏天,首批KV-1已做好了装备部队的准备。虽然1940年最初的KV-1的生产订单仅50辆,但它在芬兰的成功致使订单增加。1940年总计制造了243辆KV坦克,分别为141辆KV-1和102辆KV-2。随后KV的生产也在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ChTZ)展开,出自该厂的首辆实验样车与1941年12月31日完成。早期生产的这些KV坦克深受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故障的困扰。早期的发动机功率严重不足,导致车辆的机动性极差。


KV-1 Mod 1940原计划安装的火炮是改良的76.2mmF-32炮,由于位于高尔基的第82号火炮工厂的格拉宾(Grabin)中央火炮设计局P.F.穆拉维约夫(Muravyev)领导的小组设计,由于火炮设计工作的延迟,最初生产的KV-1 Mod 1939还是使用了L-11炮,F-32最终在1940年开发成功,因此就诞生了KV-1 Mod 1940型。


投入作战

KV坦克四视图(KV-1型)图片来自搜狐

德国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第2天,KV坦克即在立陶宛境内和德军坦克发生激战。当时驻守的苏联西北方面军司令F.I.库兹涅佐夫上将手里有两个兵力不足的机械化军:库尔金少将的第3机械化军拥有KV1、KV2坦克共52辆,而谢斯特巴洛夫少将的第12机械化军没有重型坦克。因此第3机械化军被分为若干个战斗集群,有KV重型坦克的第2坦克师跟随第12机械化军前往多比萨河方向阻击正沿干道奇尔基特-夏维利亚大街前进的德军,而第5坦克师则急行军赶赴亚里多斯市郊。


那时德军主力为35轻型坦克四号坦克(早期)。当时第6装甲师上司第41装甲军军长莱因哈特将军事后回忆道:“这此迎击战中,我军的坦克中有1/3是四号坦克,我们的坦克向步步开上街道的怪物(KV坦克)进行三方向射击,根本没有用,我们的坦克象骨牌一样被打倒!”德军开始调用炮兵轰击,但是KV坦克仍步步紧逼,一门德军150毫米榴弹炮在100米距离击中一辆KV(没有型号说明)坦克,它马上停下了,但是正当德军庆祝胜利时,KV坦克再次启动,并且在目瞪口呆的德国炮兵面前压扁了榴弹炮,继续前进。德军35坦克的37毫米炮等同于儿戏,而德军一直信赖的4号坦克的24倍口径75毫米火炮也对KV坦克不起作用,从这仗之后,37毫米炮在德军中得到了“敲门砖”的谐称,而四号坦克的短身管火炮被骂成“舒岑梅尔”(德语译为木头桩子)。一次街道战斗中,苏联第2坦克师共摧毁40辆德军坦克,压毁、击毁德军37毫米和105毫米以上火炮共40门,还有一个情况令人惊讶:第2坦克师的一些KV坦克事实上没有炮弹,开出来就是专门压火炮的![3]


淡然退役

虽然在早期的战斗中,KV坦克对德军坦克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能见度和移动攻击方面存在极大缺点。频繁的机械故障和缓慢的行驶速度,导致它们难以跟上T-34中型坦克。苏联人意识到这些缺陷很致命,随后生产了较轻的KV-1S重型坦克。这种型号的坦克将装甲削减到75毫米,同时修复了移动和能见度上的漏洞,可以保持每小时28英里的行驶速度。


此时苏联坦克在进步,德国也没闲着。德军对坦克炮进行了升级,配置了新型装甲和75或88毫米口径的火炮,可穿透苏军KV重型坦克的装甲。在1943年夏天的库尔斯克坦克会战中,只有少数几个KV重型坦克营参战。这一战的结果证明,苏军的KV重型坦克在德军的虎式坦克豹式坦克面前,实在过于笨重,完全陷于被吊打的被动状态。

因此,1943年苏联兵工厂停止生产KV坦克底盘,部分底盘用于发展Su-152自行火炮。在二战后期也被IS重型坦克所取代。至此,KV重型坦克退出历史舞台。[4]


结构特点

一辆被德军俘获的KV-1,从拖曳钢缆上的保护蜡纸来看,它还没开过一炮就被俘了图片来自搜狐

KV-1/1940年型重型坦克车体和炮塔为轧制装甲板焊接结构,车体的装甲厚30~75毫米,炮塔装甲厚35~90毫米。驾驶员位于驾驶室中央,顶部有出入舱门,前面有1个能开启的观察窗,上有1个潜望镜。前机枪手在驾驶员的左方。炮塔内装1门L-11型76.2毫米坦克炮和1挺并列机枪,另有1挺机枪装在炮塔后部。炮长位于火炮左侧,车长兼装填手在火炮右面,后机枪手在其之后,战斗时可辅助装弹。炮塔顶部有1圆形出入舱门,前面有两个潜望镜,后面有两个展望镜。发动机为1台改进型的V2K水冷式12缸柴油机。传动装置位于发动机室,由变速箱、侧减速器等组成。行动装置采用独立的扭力轴悬挂系统和干销式履带推进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 KV-1/1941年型重型坦克改装了41.5倍口径的F-32型76.2毫米坦克炮,并用螺栓在车体和炮塔上加装了25~4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板。使车体装甲厚度最大达13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最大达120毫米。后来,在炮塔周围和车体的各部位铆接了附加装甲板,并采用铸造炮塔,装甲厚度为110~120毫米。铸造炮塔内采用的是ZIS型76.2毫米坦克炮。

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总共为苏军提供了约3000辆KV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5]


性能数据

绘画:冲锋陷阵的KV坦克 图片来自搜狐

该数据以苏德战争初期KV-1重型坦克为例。

重量         43.5t
车组         5 人
发动机         V2K水冷式12缸柴油机
最大时速         公路/越野:35/12 km/h
行程         公路/越野:225/151 km
车长         6.80m
车宽         3.33m
车高         2.71m
越壕宽         2.8m
越障高         0.91m
爬坡度         36°
涉水深         1.45m
主武器          76.2mm Model 1940 L/41.5 坦克炮
副武器          3 架 7.62mm-DTM机枪(车前、炮盾后、车顶各一架)
火炮旋转方向         旋转方向 360°
弹药         76.2mm炮弹111发;7.62mm机枪弹3024发
装甲         35-110mm(侧面-正面装甲)


坦克评价

德国士兵们好奇地审视着一辆被遗弃的KV坦克图片来自搜狐

KV重型坦克是苏联重型坦克经验教训的集大成者。如果二战时期的苏联人评选一辆最喜爱的坦克的话,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把票交给KV系列坦克,粗狂彪悍的外表再加上投入初期给德国人带来的震撼感,这一切似乎都很合苏联人的胃口。在战争初期苏联政府组织募捐购买武器的时候,KV坦克就成为了大家的首选目标。KV坦克同样也是德军装甲兵喜爱的装备,他们把缴获的KV坦克画上“黑十字”作为己用。


早在1939年11月时,还处于样车状态的KV重型坦克就参与了著名“苏芬战争”,在苏芬战争期间,所有参战的KV重型坦克无一被芬军击穿,由此充分显示了KV重型坦克优越的生存性。在苏德战争中甚至有过这样的惊人表现:1辆隶属于苏军第2坦克师的KV-2坦克在罗希尼镇附近的交通要道上居然将德军第6装甲师迟滞了整整1天,尽管德国人用105毫米榴弹炮打坏了它的履带,但它仍然凭着坚厚的装甲继续战斗,直到弹药耗尽被乘员遗弃!同时KV-1重型坦克炮塔尾部的那挺7.62毫米的战车型DP28轻机枪成为车组人员的最爱——这挺向后部署的机枪可以有效歼灭从坦克侧后方绕行而来的步兵,从而有效保护坦克的安全。这一设计也被后来的IS重型坦克所采用。[6]


由于KV重型坦克属于苏联重型坦克探索阶段的产物,因此问题也有很多。首先KV坦克家族十分庞大,有着复杂到自己都说不清的子型号。因为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厂生产的型号都不一样,再加上有些工厂经过搬迁以后有些地方只能重新设计,所以KV-1的后续型号多如牛毛。

苏联KV坦克的一项疯狂的设计:采用一座KV-2的炮塔和两座KV-1的炮塔及加长车体,被称为“陆上战舰”,后来因无意义而被废弃图片来自360图书馆


其次,KV重型坦克的发动机为1台改进型的V2K水冷式12缸柴油机。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采用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的布置方式。不过,由于车重过大,KV-1坦克的行走装置始终处于高负荷状态,行走装置故障是KV系列坦克损毁的最主要原因(说到底就是离合器和传动器的协调问题,换挡必须先停车,再加上粗制滥造的零件并不可靠以及高达40多吨的车体,导致了该车的机动性极差。),并且这个问题一直到KV坦克退役都没有得到解决。


最后,KV坦克的设计十分的保守,甚至是有些笨拙。并且该坦克采用“五成员”机制。KV坦克车长身兼数职,他指挥战斗的同时也是装填手,和其他车长不同,KV-1的车长似乎更加偏向于搬弹药而不是指挥战斗。KV-1的弹药存储结构问题严重,一般在车长附近会储存有10发炮弹,但是在激烈的战斗中这10发炮弹很快就会被消耗光,剩余的88发炮弹就在脚下的储弹箱内,要想将他们拿出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掀起橡胶板再打开炮弹箱盖,这样一来地板就会变得混乱不堪,此时炮塔内还有2个人(机枪手和炮手)在忙的飞起,在激烈的战场上单单是装填炮弹就变得异常麻烦,而且后期加装了向后的机枪以后,车长还得负责给机枪供弹。要知道一个全身心观察战场指挥战斗的车长往往是这辆坦克的关键,而KV的车长却是整车最累的存在,还有一点那就是车长并没有独立的指挥塔。从这5名车组乘员(车长、炮手、机枪手、驾驶员、副驾驶员)就可以了看出KV的设计理念还是十分保守的,毫无新意,配制显得十分臃肿,5名乘员挤在一辆坦克内后,战斗效率变得十分低下,所以后期KV-1的车组往往会舍去一名甚至是两名乘员(比如副驾驶员)。[7]


总体来说,KV坦克问题重重,就连当年的苏军统帅部对于这种坦克争论不休。但它承受住了苏德战争早期德军的钢铁洪流,为早期苏联各大战役(例如列宁格勒战役)带来赫赫战功。虽然随着战争的进行,新型虎式坦克的出现,KV系列坦克也慢慢退居二线,将保家卫国的重任交给了新型的IS重型坦克,但是KV系列坦克的影响力却丝毫没有受到减弱,它依然是俄国人喜爱的重坦之一。


衍生型号

KV-1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图片来自新云网

KV-1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研制的,主要用于对付当时德军PzKpfwIII和PzKpfwIV中型坦克。1939年2月开始研制,同年4月,苏联国防委员会批准了该坦克的样车定型。1940年2月,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开始生产,当年生产了243辆。到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前一共生产了636辆。1941年9月,迫于前线形势,基洛夫工厂迁往位于乌拉尔山脉的车里雅宾斯克,与当地的拖拉机厂等工厂合并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坦克制造厂,人们称为坦克城。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坦克城一共生产了13500辆KV系列坦克和自行火炮。以KV-1坦克为基础研制出多种改进型坦克,尤其是其中的KV-85重型坦克和KV-2型122mm自行火炮很出名。KV系列重型坦克是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重要装备,该坦克曾参加对芬兰和德国的作战,1940年,苏军一个装备KV-1坦克的坦克排参加了突破芬兰主要阵地的战斗,在战斗中,没有一辆KV-1坦克被击穿。苏德战争初期,在苏军和德军的交战中,KV系列重型坦克对阻止德军的进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系列坦克机动性较差,火炮威力也显得不足,在二战后期终于被IS系列重型坦克所取代。[8]


KV-2重型坦克

KV-2重型坦克图片来自坦克世界

KV-2重型坦克(英文:KV-2 Heavy Panzer)。二战前夕,苏联西北方面军指挥部就要求为4辆试验用的KV-1安装上152mm的榴弹炮。KTZ设计局最优秀的设计师被召集起来完成这个项目。两个星期后,一种新的试验车型设计完成了。一开始设计者决定安装152mm的mod1909/1930型榴弹炮,最终更现代的152mm M-10 Model 1938/1940型榴弹炮取代了它。新的更大的炮塔也被设计出来以适应这种重型炮,该炮塔被命名为MT-1。随着正式纳入军方采用而给予了“KV-2”的称呼,苏联士兵则称其为“无畏战舰”。搭载152mm榴弹炮的它拥有强大的火力,其巨大车体被德军称为“巨人”。从1940年到1941年,KV-2坦克(包含加产的试制型)共生产了202辆。


kv2主要是起到反碉堡工事的作用,和土龟类似,其皮糙肉厚的正面能扛着对面常规反坦克炮的火力下撕开对面碉堡防御群。跟上步兵步伐打固定目标,所以其乌龟般的速度、捉急的炮塔转速、大口径低管长的炮管缺点都能被容忍。kv2在苏德战争初期凭借远超时代要求的装甲厚度的确可以笑傲江湖,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75mm、88mm火炮及坦克炮普及后,其防护力只能说一般。 [9]


视频

KV1重型坦克,德军连开3炮都没有打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