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PPSh-41冲锋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PPSh-41冲锋枪(ППШ/PPSh,俄语: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ёт Шпагина,罗马化:Pistolet-Pulemyot Shpagina,意为什帕金1941型冲锋枪),又称“波波沙”(Папаша)和“饱嗝枪”(Burp Gun)是一款由苏联在二战期间所研制及生产的冲锋枪,发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

它是苏联在二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多的武器。设计该枪的目的是以一款较为廉价的近距离速射武器取代造价高昂工艺复杂的PPD-40冲锋枪与PPD-1938冲锋枪[1]。PPSh是一把采用了开膛待击(自由枪机)、自由枪机操作的可击发调变自动武器。

该枪为苏联红军步兵在二战中的标志性装备之一,到战争结束时已有约600万支交付部队使用。除此以外,PPSh-41仍在二战后在许多武装冲突之中使用。而中国仿制PPSh-41的50式冲锋枪(共生产36,000支),一直到1970年仍然给在越南的越共使用。尽管于1951年,苏联已经以AK突击步枪取代了PPSh-41,但之后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例如朝鲜战争和越战,以及最近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一些武装冲突当中,被各支武装部队和民兵所使用。根据在2002年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PPSh-41目前仍然由非正规军事力量所使用。

设计细节

PPSh-41是采用气体反冲式枪栓(自由式枪机原理),开膛待机,带有可进行连发、单发转化快慢机的冲锋枪。PPSh-41发射的是TT-33手枪所使用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子弹,为苏联标准手枪和冲锋枪使用的弹药。PPSh-41装上35发可拆卸式弹匣时的重量为4.15千克(9.15磅),而装上71发可拆卸式弹鼓时则是5.3千克(11.68磅),并且能够以约1,000发/分钟的射速连续射击,射速与其他大多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用冲锋枪相比而言实在是非常的高。这是一把低成本,容易得到其组成部件的武器,主要是由冲压金属板材和木材制成的高持久性及低维护性。早期型采用弧形座带缺口照门的表尺。最后生产型PPSh具有顶部抛壳口和可以调整为100米和200米的范围内的“L”型翻转式带缺口式照门的表尺,前瞄准具则一直是带护翼的柱形准星。枪托为固定木制枪托,大多是由白桦木制造。

PPSh-41在设计时,就以适合大规模生产与结实耐用作为首要目标,对成本则未提出过高要求,因此PPSh-41上出现了木制枪托枪身、散热罩筒等相对于其他冲锋枪而言显得相当奢侈的结构。沉重的木质枪托和枪身使得PPSh-41的重心后移,从而保证枪身的平衡性,而且可以像步枪一样用于近身格斗(死于波波莎木质枪托以下的德国士兵不在少数),同时还特别适合在高寒环境下握持。

枪管散热筒使得PPSh-41与机枪一样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射击。PPSh的散热筒比枪管延长了约一英寸,而且稍稍前倾以充当粗略的枪口制退器,以进一步减少在全自动射击期间的枪口上扬,当枪口碰触地面、工事胸墙等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尘土进入枪管,其下方并没有开口,更防止步兵在卧倒射击时被火药气体吹起的尘土遮蔽视线,进而暴露了其位置。虽然枪口制退器在这些功能方面比较成功,但亦有着大大增加枪口焰和噪音的风险。

PPSh-41具有铰链式机匣以便不完全分解和清洁武器[2]。PPSh-41的枪管和膛室内侧均进行了镀铬防锈处理,这一在当时绝无仅有的设计赋予了PPSh-41惊人的耐用性与可靠性,该枪可以承受腐蚀性弹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以及延长其清洁间隔时间。由于较短的自动机行程,加上较好的精度,三发短点射基本上能命中同一点。

PPSh-41没有前握把或前护木,因此用户一般会以支撑手紧握武器的弹鼓后方,或是抓着弹鼓的下部边缘。虽然在1942年设计了35发可拆卸式弧形弹匣,在二战中配备了PPSh的苏联步兵仍然使用原来的71发弹鼓。

PPSh的缺点包括难以重新装填,装填71发时弹鼓容易卡壳(在超过约65发时更为明显;而设计了35发可拆卸式弧形弹匣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供弹问题),坠地时容易意外击发(尤其是该冲锋枪掉落在坚硬的表面上;这是所有自由式枪机冲锋枪的通病,虽然PPSh配备了滑动式枪机保险),以及它过于沉重(有苏军士兵回忆称宁愿使用MP40)。尽管有这些缺点,PPSh-41仍然因其低后坐力,高可靠性和近距离的杀伤力而广受苏联士兵所喜爱。

视频

PPSh-41冲锋枪 相关视频

美国纪录片 历史上的武器 PPSH41冲锋枪
二战名枪PPSh-41冲锋枪,也可以叫人民转轮枪、人民冲锋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