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图片来自台湾小站


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英语:SBD Dauntless)为道格拉斯公司[1] 开发的舰上俯冲轰炸机,与格鲁门F4F野猫式战斗机TBD蹂躏者式鱼雷轰炸机鱼雷攻击机为二次大战开战时美国三大主力舰载机。主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活跃于太平洋战场上。

开发

无畏式最初诞生在绘图板的时间约在1932年,当时称为诺斯洛普BT攻击机,而当时的诺斯洛普公司尚为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旗下之子公司。诺斯罗普BT-1设计是由约翰·诺斯洛普艾德·海茵曼一同合作设计的低单翼、全金属制舰载俯冲轰炸机,诞生肇因在美国海军1934年提出之最新舰载侦查轰炸机规格需求。当时的美国海军希望新的侦查轰炸机与舰载轰炸机,新机型均需以全金属结构制造、全收纳设计起落架设计,侦查轰炸机机体起飞总重不超过5,000磅(2,268公斤)的同时具有500磅(226公斤)酬载;如果是舰载轰炸机则放宽到6,000磅(2,722公斤)起飞重量下有1,000磅(455公斤)酬载。同时新飞机还需要有可承担9G重力状态的俯冲用减速板。除了重量限制,为了符合航舰操作标准还提出了低速操作限制;美军希望飞机可在25节逆风起飞、最低失速速度不得高于每小时60海浬速度(111公里/小时)。

1934年的需求案共计有6家飞机公司竞争,舰载轰炸机需求最后由布鲁斯特飞机公司设计的SBN俯冲轰炸机与诺斯洛普XBT-1出线、轰炸侦察机则是沃特SB2U得标;诺斯罗普在1934年11月20日和美军签约,XBT-1在1935年8月19日首次试飞,并得到美国海军54架订单,订单在1938年4月交付完成;在诺斯洛普BT-1出厂之后,1936年11月美军在精进BT-1设计的要求下签署了XBT-2的合约。相较于BT-1,XBT-2使用发动机直径较大,但输出功率及重量皆较优秀的XR-1820-22发动机取代了普惠R-1535发动机,除此之外XBT-2设计了全新的起落架及尾翼,取消了复杂度较高的折叠式机翼。 XBT-2设计时,诺斯洛普领导的团队营运逐渐上轨道,诺斯洛普公司在1939年公司正式独立;而道格拉斯公司则从1937年起逐渐接手诺斯罗普正执行的设计案。诺斯洛普BT-2后续设计由艾德·海茵曼所属团队在1938年完成,编号也改名为道格拉斯XSBD-1。

1939年2月,美国海军接收第一架XSBD-1原型机,该机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谘询委员会一系列的测试,因此2个月后,1939年4月8日美国海军和道格拉斯签约制造第一批SBD;分别为美国海军陆战队下订的57架SBD-1、美国海军下订的87架SBD-2,SBD-2搭载了较完整的防护设备与油箱。

比起TBD破坏者的开发,SBD的金属蒙皮技术更为成熟,使用了与SBC式相同的穿孔式空气煞车襟翼兼顾了结构强度与俯冲时机身稳定性,不像德国容克斯JU-87日本九九舰爆必须额外加装维持稳定的副翼与固定式起落架维持稳定,收藏式的起落架比起前两者减低了更多的风阻,虽然飞机重量高于国外同级产品,但仍能维持相同速度与更好的飞行性能。

1940年5月1日,SBD-1首飞,随后美军单位接收到第一批战机。虽然性能不俗,但欧洲战场JU-87的战果丰硕冲击美军;由美国国会议员所组成的杜鲁门委员会认为SBD性能不足,不应继续量产,但美国海军决定继续替SBD提升性能;1941年服役的SBD-3改换出力1000匹马力的R-1820-52发动机自封油箱与防弹装甲以及更大的炸弹挂载重量,增加的出力弥补新装备的重量,因此基本性能没有下降,SBD-3也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最佳的空中攻击利器,伴随美军走过最糟糕的一段时间。1942年推出的SBD-4是以增加无线电导航装置、改善电系为主,SBD-4将飞机电系输出功率自12伏特提升到24伏特,虽然因为调整电系让机上配备全盘翻整,延迟了配发时间,但使用较高电压的电力燃油泵和汉密尔顿制可变螺距螺旋桨为飞机提供较佳的操纵反映表现,使飞机在飞行设定调节时更加灵活,SBD-4在1943年4月停产。

由于SBD接班人, SB2C, 性能普通飞行表现却又糟糕透顶的结果,无畏式在二战中持续改良以符合前线飞官的需求,并提供一定数量作为战力必要补充;SBD家族产量最大者为SBD-5,在1943年2月服役,产线持续到1944年4月,SBD-5使用了输出标准为1,200匹马力的的R-1820-60发动机;1944年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制造的450架SBD-6则是SBD系列的最终版本,换装了岀力1350匹马力的R-1820-66发动机及可以挂载副油箱的强化机翼提升航程,同时增加航速。

在1942年10月起,美国海军开始替新生产的SBD-4上测试移植雷达;到战争中后期SBD逐渐退出第一线攻击任务后,有数百架的SBD家族装上了雷达提供侦查与巡逻用途,包括对潜侦搜的英国制ASV雷达、对海侦搜用的西屋ASB-3雷达等。

战历

正如其名,希望驾驶它的飞行员可以不畏惧的勇往直前,而确实SBD也获得飞行员极高的评价,但是在二战爆发时SBD也渡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之际,美国海军编制里有584架SBD-3,美军主力大型航舰包括萨拉托加、列克星顿、约克镇、企业号等舰上至少都搭载了2支配备SBD之轰炸、侦查中队,每中队编制18架战机。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已有完整中队换装,因此在珍珠港时有不少SBD在地面上遭摧毁。

SBD首次攻击任务则不是舰载机型执行,是由美国陆军航空队版本A-24实施;1942年2月17日,7架A-24轰炸峇里岛,2架遭击落、3架受创无法修复,在多国联合舰队败退下A-24中队很快地就在1942年3月初撤出印尼

1942年5月珊瑚海战役时,SBD中队开始立下显赫战功,该役击伤了翔鹤号航空母舰、击沉了祥凤号航空母舰,阻止了日本帝国海军在新几内亚海域扩张制海之企图;1942年6月份的中途岛海战时,SBD中队在TBD中队的牺牲代价下创下空前战绩胜利,6分钟内击沉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海上主力:赤城加贺苍龙,并在后续炸毁了飞龙,计四艘航空母舰。至1944年由于后继机种SB2C俯冲轰炸机的服役,才慢慢退居第二线。 而1944年SBD也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行列,在北海对抗德军的U型潜艇,同时SBD也以A-24之名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在地中海战场上打击德国义大利装甲部队。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介绍,每日头条,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