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1.11隻因它特別忠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只因它特別忠厚是余秋雨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欣賞
西班牙到處都是鬥牛場,有的氣勢雄偉,有的古樸陳舊。我知道到了西班牙不看鬥牛是一種遺憾,便幾次隨車隊去鬥牛場,結果都大門緊閉,一片冷清,怎麼按電鈴也沒有反應,只能看場外那些著名鬥牛士的雕塑。後來終於在一個場子門口問到一位工作人員,他說鬥牛期剛剛過去。
我心中暗自慶幸,因為找到了不看的理由。
當然知道許多傑出的藝術作品取材於鬥牛,有些我深深佩服的作家如海明威,對鬥牛還深有研究;當然也知道這種生死遊戲有一種原始美感,這種血腥舞蹈最能表現男性的風姿,但無論如何,我不喜歡鬥牛。
萬千動物中,牛從來不與人為敵,還勤勤懇懇地提供了最徹底的服務。在烈日炎炎的田疇中,揮汗如雨的農夫最怕正視耕牛的眼神,無限的委屈在那裡忽閃成無限的馴服。不管是農業文明還是畜牧文明,人類都無法離開牛的勞苦,牛的陪伴,牛的侍候。牛累了多少年,直到最後還被人吃掉,這大概是世間最不公平的事。記得兒時在鄉間看殺牛,牛被捆綁後默默地流出大滴的眼淚,而這流淚的大眼睛我們平日又早就熟悉,於是一群孩子大喊大叫,挺身去阻攔殺牛人的手。當然最終被阻攔的不是殺牛人而是孩子,來阻攔的大人並不叱罵,也都在輕輕搖頭。
長大了知道世間本有太多的殘酷事,集中再多的善良也管不完人類自己,一時還輪不到牛。然而即便心腸已經變得那麼硬也無法面對鬥牛,因為它分明把人類平日眼開眼閉的忘恩負義,演變成了血淋淋的享受。
從驅使多年到一朝割食,便是眼開眼閉的忘恩負義,這且罷了,卻又偏偏去激怒它、刺痛它、煽惑它,極力營造殺死它的藉口。一切惡性場面都是誰設計、誰布置、誰安排的?牛知道什麼,卻要把生死搏鬥的起因推到它頭上,至少偽裝成兩邊都有責任,似乎是瘋狂的牛角逼得鬥牛士不得不下手。
人的智力高,牛又不會申辯,在這種先天的不公平中即使產生了英雄也不會是人,只能是牛。但是人卻殺害了它還冒充英雄,世間英雄真該為此而提袖遮羞。
再退一步,殺就殺了吧,卻又聚集起那麼多人起鬨,用陣陣呼喊來掩蓋血腥陰謀。
有人辯解,說這是一種剝除了道義邏輯的生命力比賽,不該苛求。
要比賽生命力為什麼不去找更為雄健的獅子老虎?專門與牛過不去,只因它特別忠厚。[1]
《信客》作者余秋雨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辭職後繼續從事教學和寫作。主要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1983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藝術創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識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山居筆記》(1998年,文匯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載多部世界名人錄。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山居筆記》獲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此篇《信客》選自《文化苦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