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3.20荷蘭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荷蘭水是余秋雨寫的一篇散文,出自行者無疆。
原文欣賞
第一次聽到荷蘭這個地名,我六歲,在浙江餘姚(今慈谿)鄉下。
我讀書早,六歲已二年級。那天放學,見不少人在我家裡,圍在桌子邊看我媽媽寫信。原來河西老太病重,親戚們正在通知她在上海的兒子快速回鄉。
七嘴八舌中媽媽手下的筆停住了,河西老太這兩天一直念叨要吃一種東西,大家幾番側耳細聽都沒有聽明白。
「等到她兒子回來後再說吧。」大家說。
「不,」媽媽說,「也許她要吃的東西只有上海有,問明白了我寫給他兒子,讓他帶來。不然就來不及了。」
媽媽說得有道理,大家都沉默了。
「我去聽聽看!」這是祖母的聲音。祖母和河西老太早年曾生活在上海,是抗日戰爭開始後一起逃難回鄉的。
祖母是小腳,按她的說法,小時纏腳時痛得直流淚,她母親不忍心,偷偷地放鬆了,所以是「半大腳」,但走路還是一拐一拐的。她除了去廟裡念經,很少出門,更不會去河西,因為那裡有一座老石橋,石板早已打滑。這天,我扶着她,她把我當拐杖,一步步挪到了河西。
河西老太躺在床上,見到祖母很高興,想伸手卻抬不起來。祖母連忙俯下身去,輕聲問她想吃什麼。
河西老太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但終究喃喃地說了。
祖母皺了皺眉,要她再說一遍,然後笑了,抬起頭來對眾人說:「她要喝荷蘭水。」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奇怪的水名,回到家裡問媽媽。媽媽只說荷蘭是一個很遠的國家,卻也不知道荷蘭水是什麼,就要祖母描述一下。等祖母簡單地說了荷蘭水的特徵,母親「哦」了一聲:「那就是汽水!」
原來,在祖母一代,汽水還叫荷蘭水。
上海的第一代汽水是從荷蘭傳入的嗎?還是汽水本由荷蘭製造,然後別國的汽水也叫了荷蘭水?
對此我從未考證。
只知道媽媽寫完信後,由一位後生快速地跑到北邊逍林鎮去寄出,媽媽特地關照他寄「快信」,不可延誤。
幾天以後,河西老太的兒子回來了,一到就從旅行袋裡摸出一個玻璃瓶,上面封着小鐵蓋。他又從口袋裡取出一個開關,輕輕一扳,鐵蓋開了,瓶里的水冒着密密的氣泡。也不倒在杯子裡了,直接湊上了河西老太的嘴。
河西老太喝了兩口,便搖頭,不想再喝。她兒子把那大半瓶汽水放在一邊,也不再說話。我當時不明白,是河西老太不想喝了,還是她覺得兒子買錯了?
當天晚上,老太就去世了。
這事早就遺忘,今天到了荷蘭,輕輕地念一聲國名,才如沉屑泛起,突然記得。
上幾代中國的普通百姓對於西方世界茫然不知,偶有所聞,大多是由於那時開始傳入中國的西方器物,包括衣食享用。這就像,西方普通人對中國的了解也長期局限於絲綢、瓷器和茶葉。這種充滿質感的生態交流,看似瑣碎,卻直接滲透到生活底層,甚至滲透到生命底層,有着遠遠超越政治、軍事、外交領域各種大命題的深刻性。你看這位只在上海住過一段時間的老婦人,生命中最後念叨的居然是一個西歐小國的國名。
我猜想河西老太在上海第一次喝到汽水時一定不會適應,但很快就從不適應中找到了一種舒鼻通喉的暢快。這個短暫的轉變過程包含着兩種生態文化的愉快對接,後來失去了對接的可能,就成了一種遺囑般的思念。
思念中的一切都比事實更加美好。離開上海很久的老太其實已經重新適應了傳統風俗,因此她對於那瓶好不容易來到嘴邊的汽水,第一口失望,第二口搖頭。她終於沒有了牽掛,撒手塵寰,也就這樣丟棄了荷蘭。
她以生命的結束,完成了一場小小的兩種生態文明的拉鋸戰。[1]
《信客》作者余秋雨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我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辭職後繼續從事教學和寫作。主要著作有《戲劇理論史稿》(1983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藝術創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識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1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山居筆記》(1998年,文匯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入載多部世界名人錄。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山居筆記》獲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台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第一名。此篇《信客》選自《文化苦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