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郎德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上郎德村又稱郎德上寨,位於中國貴州省雷山縣郎德鎮,是苗族聚居的村寨,198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第一座露天苗族風情博物館[1],1997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1年郎德上寨古建築群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列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郎德上寨始建於元末明初,背山面水,依山而建。民居建築均為木結構干欄式,大多面闊三間,上下三層,底層養牲畜,二三層住人。寨中間有銅鼓坪,為公共活動場所。寨前建有風雨橋,長40米,寬10米。
村落歷史
雷山境內苗族遊民來至中國東部,在夏商周三代時期就從山東、江蘇一帶向安徽、江西移動,以後再沿南嶺山脈移動到達廣西,又沿都柳江北上。
唐宋時期,苗族遊民到達榕江一帶長期經營,後來人多地窄。
元明時期,苗族遊民分批分期進入雷公山地區,沿巴拉河流域,開山造田,闢土建寨。
早年上郎德村先民住在寨後山樑上,明朝年間搬到山麓。
上郎德村解放前均屬於報德鄉所轄。
1984年8月3日,社改鄉之後改為朗德村委員會,轄朗德、岩寨、也公、也角四個自然村。
主要景點
郎德上寨古建築群
郎德上寨古建築群由上郎德村所管轄,建於元末明初時期,涵蓋有民居建築、公共建築等,包括楊大六故居、三耳間吊腳樓民宅、五開間帶耳房民宅等民居院落和保家壇、天橋等公共建築。
2001年6月25日,郎德上寨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御清橋
御清橋,苗語稱「臘略九」,意為「大陸橋」,以楊大陸率領苗民抗禦清軍而得名,位於上郎德村前望豐河上,為一座長36米,寬4.34米的風雨橋。原為撐架式木樑橋,歷經多次維修,現今於拱橋面上加建木結構長廊,廊之兩側各安九條「斗安息」(美人靠)。御清橋連接上郎德村前308國道與對面干育山,使得村寨風光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走過御清橋可以看到大片觀光稻田,並且可以沿着河流欣賞整個村寨風景。
奧運聖火步道
2008年6月13日,北京奧運聖火在郎德鎮傳遞,第一站便是上郎德村[2],當時為奧運聖火傳遞需要,後為村民日常使用通道,聖火步道沿着楊大陸橋往下走,可直到凱里。
2012年,由於發了一次特大洪水,聖火步道被沖毀。
楊大陸故居
楊大陸故居位於上郎德村老銅鼓坪南側,始建於明代,現存建築為清式,是村寨內歷史最悠久的一棟傳統建築,該建築已經過全面整修,現狀條件良好,改建為楊大陸博物館。
視頻
上郎德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藏在深山的苗寨,進寨有個奇怪規矩,遊客卻依舊絡繹不絕 ,搜狐,2020-06-15
- ↑ 聖火13日凱里傳遞 展現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搜狐,200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