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莞市橋頭逕貝福音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東莞市橋頭逕貝福音堂是光緒24年(1898年),德國禮賢會理宣崇牧師在橋頭逕貝新圍村建立了福音堂。占地面積5坵2畝6分2厘5毫,(50年代東莞縣土地證),今天的平方計算共有16188.06平方米。建築呈凹字型狀,中間空地種有4棵大樟樹;北側樓房三層半,底層是地下室,二、三層中間有四間房,周圍走廊貫通;東北側是長廊式樓房,並排6間兩層,有寫字樓、接待室、廚房;西北為一座大禮堂和辦公室,大禮堂是開展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辦公室分招待室、藏書室,入門右邊是鐘樓,鐘聲敲響,方圓十里都可以聽到。福音堂的東北面有一個西歐式大花園,種有檳榔、花旗杉等觀賞樹。

發展歷史

早在1892年,德國牧師理宣崇、基乃盤二人相繼駐橋頭各村宣道,並在謝崗、龍頭、企石等處建立宣道所,每處收領洗禮者343人,食聖餐者189人,慕道者500餘人。光緒21年(1895年),逕背鄉坤羅龍驤特邀東莞莞城堂的德國禮賢會牧師王謙如、鐵威臨來鄉講道,當時聽講道的群眾約100來人。福音堂建成後,周邊的教徒均集中來此開展基督教活動。

建國初期,福音堂仍照例進行活動。20世紀50年代,福音堂是由橫瀝來的蘇先生和塘廈來的葉家善主持傳教,後東莞基督教會任女傳道潘肖心為福音堂堂主。潘肖心帶領基督教徒奉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辦教會的方針,徹底擺脫西教的控制,走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道路,開展宗教活動。1962年,教會停辦。文化大革命時,教堂被改為逕聯小學。1983年,政府落實宗教政策,由羅功敏牧師主持,劉枝盛、蘇東安、葉寵澤負責收回教產,並於1988年2月2日重建教堂,恢復了宗教活動。但因逕聯村在原福音堂旁邊進行了道路改造,教堂原來的格局被隔開,大部分地方被當地村民用來建私房民宅,故福音堂的面積只剩下二畝地多一點,即1312平方米。也就剩一點零頭,與當年的寬闊之地就不能同日而言了。1995年5月,福音堂重修,大門牌樓正中是紅色十字架,左右寫有一副對聯:「國事家事教會事事事關心;歌聲祈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每逢禮拜天,遠近的基督教徒都集聚於些舉行崇拜議式,禱聲、歌聲不斷。平日晚上,有短時的查經會、研經會、祈禱會和聖詩班練唱等活動,還有定期的「聖餐禮」和不定期舉行的「洗禮儀式」。每年的復活節和聖誕節,禮拜儀式尤為隆重。此外,逕聯新圍村已經信教的村民結婚也在教堂舉禮。

福音堂在歷時123年的宣教發展中,有過許多知名的牧長在逕貝堂服侍,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理宣德牧師,基乃盤牧師,區寵三,謝子階,潘志三,陳翼超,羅彥彬,夏普生,高光華,羅德階,羅鏡容,文少之,蘇植楠,潘肖心,劉志鵬等等前輩,為教會的宣教及發展打下了堅固的根基。

教會在新時期,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的支持和幫助,教會得以在這個歷史悠久的村落里健康的發展着,也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教會與港澳的交流要相對的增加。本教會過去牧會的羅彥彬牧師,在40年代去了香港,並與當地的同工一起建堂,成立了禮賢會區會。因着共同的禮賢會的背景,加上是逕聯本地人,所以,在各方面有着友好的交往,現在,每年,兩地的教會都會有彼此的交流,而香港禮賢區會也會組織長者或同工組建「尋根團」,來探訪教會和尋找當年宣教的足跡,。透過這些友好的交往,讓中港兩地加深友誼,也增進了解。對國內的發展和真正的狀況更加的清楚明白,從而對教會發展充滿了信心和盼望。而教會也會在歷代先賢的根基上,繼續努力宣教,讓信仰的精神在逕聯古村里生根,發芽,長大,並結出累累碩果,讓更多人可以得享上帝的美福。

東莞市基督教逕貝福音堂,位於東莞市橋頭鎮逕聯村舊路29號,建堂與1898年,占地面積5坵2畝6分2厘5毫,(50年代東莞縣土地證),現在總面積是1315.2平方。最多能容納900人左右。日常聚會人數為四百多。

聚會時間

星期一:禱告會

星期三:查經會

星期四:詩班練唱

星期五:夫妻團契(一月兩次)

星期六:約書亞團契

星期天:早堂崇拜 午堂崇拜 晚上主題學習

基督教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1](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

基督教信仰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2],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