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花鼓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路花鼓戲 |
中文名稱;東路花鼓戲 簡述;一種傳統戲曲劇種 別名;哦呵腔、迓戲、東腔 所屬地區;東路子花鼓戲 |
東路花鼓戲是一種湖北黃岡傳統戲曲劇種。早期名曰迓戲,俗稱哦呵腔,後稱東腔,也稱東路子花鼓戲(今湖北楚劇前身為"西路子花鼓戲",以麻城舉水為界,東路戲流行於舉水以東,西路戲流行於舉水西),1958年定名為"東路子花鼓戲",1974年更名為"東路花鼓戲"。是楚劇的姊妹劇種。
段簡介
東路花鼓戲是在當地傳統民歌小調演變成的"哦呵腔"的基礎上形成,並吸收了清戲的聲腔和劇目。唱腔有正腔、二高腔、二行、嘆腔和小調等。解放後成立了專業劇團。演唱配上弦樂伴奏,又保留了人聲幫腔,有一定特色。
從麻城、紅安、羅田、蘄春、鄂城等縣縣誌記載及藝人分布情況來看,東路花鼓戲曾是流行於鄂、豫、皖三省十餘縣的一個較有影響的地方戲曲劇種。已被國家和湖北省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藝術特色
東路花鼓戲以其唱腔高亢委婉、表演形象逼真、伴奏別具一格,構成了獨有的藝術特色。[1]
東路花鼓戲的唱腔分為正腔、小調和其他腔三類。正腔有〔東腔〕、〔對腔〕、〔二行〕、〔火攻〕、〔嘆腔〕、〔四平〕、〔二高腔〕等,屬板式變化體音樂。小調有〔麻城調〕、〔掃台調〕、〔鬧五更〕等十餘支,屬單曲聯綴體音樂。其他腔有〔臘花腔〕、〔淨行調〕、〔七字腔〕等。〔東腔〕是東路花鼓戲的當家腔,男女分腔,源於鄂東民歌中的"畈腔"和"薅草歌"。〔東腔〕高亢委婉,音域寬、起伏大,演唱時有特定的鑼鼓伴奏(稱"十三鑼")和程式嚴格的人聲幫腔,其語音韻味具有鄂東"哦呵"的典型特色,所以群眾又稱東路花鼓戲為"哦呵腔"。
東路花鼓戲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早期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俗稱 "三小"。其上演劇目多以反映民間生活小景或愛情糾葛的小戲為主。後來分老生、正旦、花旦、小生及其他角色採取兼行代角的方法,生角代末角(老生),正旦代老旦,老生代搖旦,丑角代花臉,但當家行當仍為花旦和小生。
東路花鼓戲的伴奏建國前只有武場(打擊樂),而無文場(管弦樂),其伴奏鑼鼓別有一番韻味,聽起來使人感覺音樂明快流暢,情感貼切動人。
起源傳承
東路花鼓戲起源於鄂東,形成於鄂東的麻城、羅田、紅安、浠水、黃岡一帶,位於大別山南麓。遠在宋代鄂東的民歌就非常豐富,是農人自娛自樂唯一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後又出現了除民歌以外的多種民間表演藝術,如漁鼓、採蓮船、推王燈、踩高蹺、皮影戲、被褡戲(布袋木偶)等,上述傳統民間表演藝術,大都由一人領唱,眾人幫和,鑼鼓伴奏,於是就編織故事,唱起小調,演唱於村頭巷尾,每逢喜慶佳節,迎神賽會,上述活動便成為民眾不可缺少的自娛自樂活動。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左右,上述民間表演藝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於是搭起草台,購置水粉,借用鄉間新婦衣物,粉飾不同人物角色,進行演唱,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地方劇種--東路花鼓戲。
東路花鼓戲在歷史上流傳甚廣,影響極大。據有關資料記載,劇種形成於嘉慶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餘年的歷史。早期的東路花鼓戲班子多為村內的自樂班和時聚時散的季節性班社。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路花鼓戲廣為流傳,影響甚大,職業和半職業劇團日益增多,該劇種其所以能長盛不衰,流傳甚廣,主要是她源於民間,為群眾喜聞樂見,且雅俗共賞。僅麻城知名班社就有"盛家園班子"、"桂花亭班子"、"尉家咀班子"、"駱駝坳班子"、"袁家河班子"、"班竹園班子",並造就了一批民間藝人,其中著名藝人有戴桂亭(紅安縣人)、潘鳳仙(羅田縣人)、熊德清、鄒鑫、劉玉清(均為麻城人)等。民諺雲;"吃雞要吃雞胯子,看戲要看戴傻子(戴桂亭綽號)"、"不管有米無米,看戲要看秋瘌痢(熊德清綽號)"、"管他割谷不割谷,要看鄒鑫哭。"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東路花鼓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50年9月,由18名老藝人為基本隊伍組成了麻城第一個公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麻城縣東路子花鼓戲劇團(後更名為麻城縣東路花鼓戲劇團)。20世紀60年代,又有一批省戲校畢業生分配到該團,同時,也在當地招收學員隨團配訓進而上台演出。1970年劇團實行大換血,招收了70名青少年演員。以陣容好、行當齊全而著稱的麻城東路花鼓戲劇團,產生了一批優秀演員。如女小生宋元珍,扮相英俊、唱做俱佳、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生角陶德凱,唱腔別具一格、戲路寬廣,成功地塑造了多種個性的人物形象;青年演員曾美玲扮演的小生,以優美的唱段、灑脫的颱風榮獲牡丹獎。
1975年,麻城縣東路花鼓戲劇團被湖北省政府樹立為紅旗單位,獲"扁擔劇團"光榮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湖北日報》先後進行了專題報道。同年七月,該團在湖北省電視台演播廳演出大型東路花鼓戲《杜鵑山》(移植),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武漢東湖賓館收看電視直播。
1984年,麻城東路花鼓戲劇團改為楚劇團,按照縣政府要求"保留東腔,演唱楚劇"。1992年,該團又更名為"麻城市藝術團",以戲曲、歌舞並舉。
2003年,由麻城市文化局組織藝術團創作排演了東路花鼓小戲《補胎》,參加湖北省第五屆黃梅戲藝術節暨楚劇新作展演,獲"最佳演出獎"等八個獎項。2007年,再次由麻城市文化局牽頭邀請麻城籍國家一級編劇熊文祥、根據何存中小說《姐兒門前一棵槐》改編,反映麻城革命歷史題材的大型東路花鼓戲《麻城鳳兒》,參加湖北省第六屆黃梅戲藝術節暨地方戲曲展演獲"綜合表演獎"、單項獎九個。2008年10月,《麻城鳳兒》參加首屆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節獲"優秀劇目獎";青年演員陳順銀脫穎而出獲"表演一等獎"、蔡勤獲"表演二等獎"、熊文忠、林文永獲"音樂創作二等獎"等八個獎項。[2]
2008年,湖北省麻城東路花鼓戲劇團招收一批東路花鼓戲傳承人,帶編35名在麻城師範學校培訓三年 。
劇目
經典劇目
東路花鼓戲劇目繁多,素稱36大本,72小本,實際上有300多本。文化部門組織專班挖掘整傳統劇目,共達八輯之多,均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作"湖北戲曲叢書"出版發行。
東路花鼓戲先後挖掘、整理了《白蛇傳》、《御河橋》、《李慧娘》、《井台會》、《大鬧公堂》等一大批優秀傳統劇目,移植上演了《江姐》、《山鄉風雲》、《南海長城》以及八個樣板戲。並產生了自己的創作劇目,其中有麻城鄉土劇作家梅基癸創作的《兩個隊長》、《半邊天》、《桃花嶺》、《田秀秀》、《王老黑收稅》等劇目,也有東路花鼓戲劇團集體創作的《盤點》、《神兵天降》、《暴動聯絡員》等劇目。
相關劇目
《麻城鳳兒》根據何存中小說《姐兒門前一棵槐》改編,取材於老區麻城發生的故事,劇中鳳兒與牛兒在大槐樹下相親相愛,然而生逢亂世,牛兒因為家庭貧困,尋求革命,參加紅軍,鳳兒為救牛兒父母,慘遭欺凌,一對戀人,幾十年風風雨雨,曲曲折折。情感跌宕,感人至深。全劇表現了老區人民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無私無畏的革命鬥志、忍辱負重的奉獻精神。
該劇採用麻城市地方劇種東路花鼓戲為表現方式,成功塑造了一個忍辱負重、守護真情、永不變心,既有火辣直率個性,又有大別山人堅強不屈、敢於犧牲的鳳兒形象。同時塑造了一群為了爭取革命勝利與反動派進行不屈不撓鬥爭的英雄群體。
該劇唱腔優美動聽,作曲者對花鼓戲本來很美的聲腔音樂進行再次創新,吸收了不少鄂東地區的傳統民間歌曲,使聲腔在高低兩個區域迂迴推進,展現了時代的鮮明特徵。
2005年10月,麻城市從保護和傳承東路花鼓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着手,投入40多萬元排演《麻城鳳兒》,實現了該市近20年來藝術生產的一次大創作。東路花鼓戲發源於舉水以東的麻城地區,流行麻城、紅安、新洲、羅田及安徽、河南3省14縣市,距今約200年歷史,與楚劇是姊妹劇。
發展前景
三四十年代,隨着東路花鼓班社日益增多,演出市場不斷擴大,群眾的熱愛日益加深,不僅推進了藝術的發展,同時也造就了一批著名民間藝人,如戴桂亭(綽號戴矮子,紅安縣人),鄒鑫、劉玉清(麻城縣人)、潘鳳仙(羅田縣人)、蔡喜兒(黃岡縣人)等,他們在群眾中有較深的影響,深受群眾愛戴,因而在群眾中流傳有"吃雞要吃雞胯子,看戲要看戴矮子","管他割谷不割谷,要看鄒鑫哭","看了蔡喜兒,回家摸不着椅兒"之說。
建國初的1950年9月,在黨和政府的重視與關懷下,麻城縣成立了舊劇改革組,由18名老藝人為基本隊伍,繼而成立了東路花鼓戲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使東路花鼓這株歷經風雨的小花進入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在文藝工作者的努力下,各方面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同時有省地文藝專家,如魏開泰、沈建軍、歐陽謙叔和方光誠等音樂工作者的指導下,給東路花鼓全面配樂伴奏,使東路花鼓更加完美。在創作上先後創作了《神兵天降》、《田秀秀》等大型現代題材劇目20餘部,移植演出《江姐》、《山鄉風雲》等大型現代和歷史題材劇目百餘部,同時鍛煉和培養了宋元珍、陶德凱、宋濤、張漢青、曾美玲等一批藝術新秀。1974年該團以整齊的陣容,較好的藝術將移植的東路花鼓戲《杜鵑山》在湖北電視台通過電視轉播給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作匯報演出,得到肯定。移植的傳統劇目《御河橋》被拍成電視劇在省台多次播放,深受群眾歡迎。
隨着京九鐵路和修建及全線貫通,歷史也步入了二十一世紀,偉大的祖國百業興旺,一片繁榮,而東路花鼓戲這支由大別山人親手培育的鮮花將會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麻城:最後的東路花鼓戲 , 360doc個人圖書館 2017-04-27
- ↑ 東路花鼓戲 , 博雅特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