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合唱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合唱協會,成立於1986年,由專業、業餘合唱指揮、合唱團員、合唱詞曲作者、合唱團體及合唱活動組織者自願組成,隸屬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中國合唱協會設有合唱指揮委員會、理論創作委員會、群眾合唱委員會及童聲合唱委員會等分支機構[1],系國家一級社會團體

機構簡介

中國合唱協會在周巍峙、李凌、李煥之等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着名指揮家嚴良堃、秋里、鄭小瑛、聶中明、胡德風、唐江、司徒漢(上海)、施明新(廣州)、曾理中(武漢)及音樂活動家孟昭林等同志創建,於1986年在北京成立,由專業、業餘合唱指揮、合唱詞曲作者、音樂評論及合唱團體、合唱活動組織者自願組成,隸屬文化部社團管理辦公室,下設合唱藝術委員會、合唱指揮委員會、理論創作委員會、大學合唱委員會、群眾合唱委員會及童聲合唱委員會等分支機構,系在民政部註冊的國家一級社會團體。

30年來中國合唱協會在歷任理事長嚴良堃、聶中明、田玉斌的領導下,團結全國合唱音樂家們為中國合唱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合唱協會的常務理事均為全國各地合唱協會的負責人和合唱界的專家教授,在他們的領導下,各地合唱協會與中國合唱協會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使中國合唱協會成為團結、和諧的社會團體。

合唱活動

中國合唱協會以廣泛開展群眾合唱活動,大力推動先進文化建設,促進國內外合唱藝術交流,發展中國各民族合唱事業為己任。建會至今,中國合唱協會主辦、協辦了地區性、全國性、國際性的各種合唱節、合唱賽事、培訓班以及學術講座等。這些活動博得社會各界好評,其參與人員之廣泛、意義之重大、影響之深遠甚於以往。協會多次受到國家文化部等政府機構的表彰,被授予「全國優秀社會組織」的稱號,同時被譽為富有生機與實力的一級社會團體。此外,協會還經常組織國內外學者進行交流,推薦合唱團隊出國訪演及參加學術活動,為世界了解中國、為中國合唱團隊走出國門,促進國際藝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合唱協會擁有會刊《合唱藝術》、《合唱通訊》和網站及微信公眾平台等媒介,是全國各地會員信息溝通和藝術交流的橋樑。

中國合唱協會曾編輯出版了各種中外優秀合唱曲集及聲像資料,為向廣大合唱愛好者介紹優秀中外合唱藝術作品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合唱協會成立以來先後在中山、肇慶、無錫、溫州、江西、齊齊哈爾、三門峽、廊坊、瀋陽、寧波、武漢、杭州、內蒙、安徽等地建立了18個合唱基地,這些基地的建立對該地區乃至全國合唱的普及和提高發揮了良好的作用。

2015年12月,在中國合唱協會[2] 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通過選舉並經政府批准由李培智、李小祥、田曉寶、陳光輝等組成新的主席團。在主席團的帶領下協會的工作欣欣向榮,生機盎然。主席團在繼承前輩優良傳統及艱苦創業的基礎上,一如繼往地團結全體會員,敬業愛業、勇於創新,忠實於藝術,服務於人民,貢獻於國家、影響於世界。

視頻

中國合唱協會 相關視頻

2018中國合唱協會首屆中國合唱指揮大會開幕式
慶祝中國合唱協會成立30周年合唱音樂會(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