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川六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臨川六中現有教師122人,其中高級教師[1]24人,市學科帶頭人4人。適應形勢發展、推行素質教育[2]、培養學生興趣,開闢第二課堂是六中近幾年來的一大辦學特色。

校園諮詢

臨川六中!竟然藏着這樣的故事!

撫州,當然不只是撫州一中

臨川一中、臨川二中這幾所名校

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有

它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故事

臨川六中便是撫州知名學校之一

臨川六中,位於贛東大道中段的興魯坊路,其地理位置優越,是撫州周邊居民子女求學的熱門學校,附近實驗小學60% 以上的畢業生匯聚這裡。

進入臨川六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曾鞏銅像,曾鞏銅像高2米、長1.5米、寬0.8米。

同時現場還鑄有文化牆,文化牆上詳細記錄了曾鞏的生平和文學藝術方面的巨大成就。

該銅像是曾氏80多位後人共同籌資30多萬鑄造,為紀念唐宋八大家曾鞏誕辰1000周年,於10月12日上午在臨川六中落成,以此來紀念曾鞏這位傑出的文化先人,號召大家和學子們向聖賢學習,傳承先賢精神,擔當社會責任。

銅像前方則是學校的操場,位於兩棟主教學樓中間,其中一棟教學樓靠着興魯坊路與學校大門融為一體,每當學校有大型活動全校師生便會在操場聚集,曾鞏銅像落成儀式便是在此處舉行。

在校外旁的小巷子通過側門可以看到校園內的一角(操場的東側)還專門有一處空地供學生停放自行車,一輛輛自行車擺放井然有序。

操場西側也是學生課餘時間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這裡有兵乓球台、單雙槓等運動設施,旁邊就是校園的圍牆,圍牆上還有一些名言警句用以激勵學生奮發圖強。

矗立在這些設施前方的則是一根高高的旗杆,杆頭五星紅旗正在迎風飄揚,再往北側的區域目前已經用綠色圍擋隔開正在封閉施工,只在旁側預留了一條通道可供過往。

據悉,為進一步改善城區教育條件、提升教學水平,降低大班額現狀,在2018年臨川區就計劃投資800萬用於建設臨川實驗小學、臨川六中教學綜合樓。

並計劃將臨川實驗小學與臨川六中合併,整合改建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據悉,撫州市臨川區第六中學、實驗小學新建綜合樓工程項目投資約800萬,其中基礎施工680萬,總建設面積3000㎡,該教學綜合樓的建設,可以更好的改善教學條件,目前已基本建成。

在臨川實驗小學校園內可以看到,該綜合樓外立面已基本完工,透過窗戶還能看見綜合樓內的樓梯等內部情況,下一步還需要進行內部裝飾工程

教學樓四周都有擋板隔開,目前實驗小學和臨川六中尚未合併完成,但也僅有一牆之隔。

臨川六中現有教師122人,其中高級教師24人,市學科帶頭人4人。適應形勢發展、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興趣,開闢第二課堂是六中近幾年來的一大辦學特色。

「人人有興趣、科科出成績」的思路及相關措施,使第二課堂成為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臨川六中,自古就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校園面積雖比不上一中二中,但好在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

早在宋朝,歷史上享有盛譽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便在此開辦「興魯書院」著書講學,在此附近不遠的曾家園就是曾鞏曾經的住宅。

書院創辦於宋嘉祐元年(1056),因孔子是春秋時魯國人,曾鞏祖先曾參是孔子的傑出弟子,加上撫州、建昌一帶乃東南人文薈萃之地,鄒魯之風盛行,取名「興魯」,意在「上承曾子之家學,以繼周公孔子之傳者」。

曾鞏治學嚴謹親自講學,創辦興魯書院時已是名聞天下,還經常邀請王安石、歐陽修等知名學者蒞院講學,極大地提升了書院的知名度。

書院生徒眾多,明清兩代,興魯書院是撫州府屬臨川、崇仁、宜黃、樂安、金溪、東鄉6 縣講學之所,為當地培育出了大批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