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遊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1]。
烏孫國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西漢文帝時,被匈奴擊潰的月氏攻擊烏孫的牧地,烏孫族大敗,昆莫難兜靡被殺害。匈奴冒頓單于收留烏孫餘部,孫兒軍臣單于約於前113年指派獵驕靡率領烏孫遠征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烏孫軍大獲全勝,隨後獵驕靡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國家,以族名命名為烏孫國。匈奴通過烏孫間接控制了從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線。雖然軍臣單于死後,烏孫國便「不肯復事匈奴」,但是很長時間內一直羈屬匈奴。烏孫國曾經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後來與西漢建交,西漢宣帝時分裂為二,5世紀為柔然所滅。
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操印歐語系的塞人(塞迦,即薩迦或塞克,斯基泰人)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國學者進行考古研究時為塞克文化及烏孫文化定下時限(Saka/Wusun period,前600-400年)。中國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推斷在先秦時期烏孫自號「昆」,是一個古老的西戎部落,春秋戰國時代與月氏遊牧於河西走廊。
後代
中國的《烏孫研究》提到北魏以後,沒有有關烏孫與中原政權聯繫明確史料。北魏高僧宋雲、慧生西行取經,走遍蔥嶺及其以南,不見有烏孫國。60多年後,中國進入隋朝,隋煬帝準備經營西域,令大臣裴矩向西域商人調查西域諸國情況,寫成《西域圖記》三卷, 《隋書》卷八十三《西域傳》根據《西域圖記》寫成,其中不見烏孫國。專家推斷蔥嶺烏孫部眾不多,很快被塞人(塞迦)所同化,逐漸融入蔥嶺及以南的各民族中。魏晉南北朝以後,烏孫融合在鐵勒、突厥諸部中。有俄羅斯學者認為烏孫和鄰近部族在五世紀中葉臣屬了嚈噠人。
根據俄羅斯人的意見,突厥阿史那氏的土門、室點密可汗來自烏孫的咄陸部。烏孫的獵驕麛與阿史那始祖也有被狼所救的傳說,烏孫的咄陸部與突厥也有為陣亡將士立石的習慣。俄羅斯人阿里斯托夫說他們是唐代西突厥的弩失畢部。最後一次提到烏孫是遼代烏孫國王府。 哈薩克族內有名叫「烏孫」的部落[2],史料和出土文物證明了烏孫與同哈薩克族族源有關的諸多部族,如塞人、匈奴、月氏、康居等,曾經進行長期的文化交流,因此「烏孫是哈薩克族的族源、。烏孫不僅是哈薩克族大玉茲的核心部落,而且也與哈薩克族中帳中的阿巴克克烈、克宰和穆潤及小帳中的一些部落有着血源關係。此外,有中國學者認為烏孫是除康居、奄蔡外一個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哈薩克更是烏孫的對音。大帳的一些部族如杜格拉特、阿勒班、札剌亦兒、素宛也與烏孫有關。哈薩克族的主要族源是烏孫奄蔡、南北朝的曷薩、隋唐的突厥可薩。日本學者說柯爾克孜族與哈薩克族也是烏孫後人。
視頻
烏孫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憑空消失的古國之"烏孫王國" ,搜狐,2020-06-02
- ↑ 歷史上的烏孫國後裔去哪了?原來,他們衍化成了哈薩克人!,個人圖書館,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