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谷飛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谷飛瀑雲自古為宜春八景之一,系潭下景區精品瀏覽景觀。雲谷飛瀑全程共五級,分別為雲谷飛瀑、玲瓏瀑、魚鱗瀑、玉龍瀑、飛練瀑,瀑布水源自海撥1735.6米的太平山腳下,本瀑為第一級,落差為119.57米。雲谷飛瀑,是江南第一高瀑,因山頂長年處於雲霧繚繞之中,瀑布之水如雲層中瀉出,因此得名「雲谷飛瀑」、峭壁上刻得「雲谷飛瀑」四個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每個字都是五米長五米寬。站在觀景台,瀑布之水如一條白龍從天而降,看見對面從下而上雲谷飛瀑一魚鱗瀑一飛練瀑落入潭底的水濺起無數的水花。[1] 瀑布就是潭下景區五疊瀑布中的第一瀑布「雲谷飛瀑」,它是宜春古八景之一,左邊這塊大石頭上刻着清朝詩人江為龍的七律詩:「輕煙漠漠鎖山腰,一道泉流玉屑飄」。雲谷飛瀑,是江南第一高瀑,因山頂長年處於雲霧繚繞之中,瀑布之水如雲層中瀉出,因此得名「雲谷飛瀑」。峭壁上刻得「雲谷飛瀑」四個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每個字都是五米長五米寬。站在觀景台,可以看到瀑布之水如一條白龍從天而降,落入潭底的水濺起無數的水花,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瀑布的中部就有一道美麗的彩虹。

雲谷飛瀑自古為宜春八景之一,系潭下景區精品瀏覽景觀。雲谷飛瀑全程共五級,分別為雲谷飛瀑、玲瓏瀑、魚鱗瀑、玉龍瀑、飛練瀑,瀑布水源自海撥1735.6米的太平山腳下,本瀑為級,落差為119.57米。雲谷飛瀑,是江南高瀑,因山頂長年處於雲霧繚繞之中,瀑布之水如雲層中瀉出,因此得名「雲谷飛瀑」、峭壁上刻得「雲谷飛瀑」四個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系潭下景區精品瀏覽景觀。 雲谷飛瀑全程共五級,分別為雲谷飛瀑、玲瓏瀑、魚鱗瀑、玉龍瀑、飛練瀑,瀑布水源自海撥1735.6米的太平山腳下,本瀑為第一級,落差為119.57米,每個字都是五米長五米寬,瀑布之水如一條白龍從天而降,落入潭底的水濺起無數的水花,群山逶迤,林茂竹修,霧漫雲飛,山泉汩汩,氣象萬千,山巔有一泓清泉,在160米高的懸崖上,一瀑飛出。雲谷飛瀑全程共五級,分別為雲谷飛瀑、玲瓏瀑、魚鱗瀑、玉龍瀑、飛練瀑。明月山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6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擁有紅豆杉、中華落葉木蓮等植物及溫湯富硒溫泉等資源,有星月洞、月亮湖、雲谷飛瀑、青雲棧道等景點。明月山位於江西宜春的溫泉之鄉溫湯鎮,這裡有奇峰峭壁、瀑布溪流、高山草甸、雲海日出等多種美麗奇幻的自然風光可以觀賞,還可以看到佛家、道家很多的宗教建築和遺址。明月山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融山、石、林、泉、瀑、湖、竹海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於一身。明月山還是佛教發源地之一。中國佛教禪宗的五大宗派之一溈仰宗就發源於此。太平山與明月山之間的一個峽谷中,奇峰高聳,陡峭險要,絕壁高達100多米,山谷綿延1000餘米,以其天將雨則烏雲漫於岩上而得名。由于山高谷深,終年嵐霧飛騰、雲煙四起,置身其谷,有置身於無際雲海中之感。峭壁縫隙生長着形態各異的千年古松,為烏雲崖增添了不少韻味。[2]

雲谷飛瀑自古為宜春八景之一,為全國長瀑布之一。瀑流與其它瀑流匯集成清瀝江源流。其水澄沏見底,水冷刺骨,味甘如飴。下瀉後經鞏溪、鳥山、古江、麟橋,注入秀江。 雲谷飛瀑全程共五級,分別為雲谷飛瀑、姐妹瀑、龍騰瀑、犀牛潭瀑、石門澗瀑,瀑布水源自海撥1735.6米的太平山腳下,雲谷飛瀑為第一級,落差119.57米。 瀑布左側70餘米高處的摩崖石刻「雲谷飛瀑」四字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所書,字大四米見方,刻字歷時八個月。 雲谷飛瀑因「瀑布常在煙霞中,水花總與雲霓游」而得名,「彩虹晴日映瀑潭,迷霧雨天漫青山」為雲谷飛瀑景觀的真實寫照,瀑布瀉落時涌雪濺玉,轟然雷鳴,聲聞遠處,蔚為壯觀,歷代文人對此多有題詠,留下千古詩篇五十餘首。 小知識:宜春八景即雲谷飛瀑、仰山積雪、春台曉日、南池涌珠、盧洲映月、釣台煙雨、袁山聳翠、化成晚鐘,江西鷹潭市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號稱5A級的旅遊景區確實有些名不虛傳。[3]

景區介紹

飛劍潭:風景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北部,是國家大型水庫,屬國家水利風景區,因八仙之首呂洞賓的傳說而得名。距宜春城區僅32公里,與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區明月山同屬一區。景區群山環抱,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布,色如翡翠,千姿百態。這裡山勢雄奇峻峭,形狀特異,有雄獅傲視群山之險,也有金雞登高遠鳴之奇,還有鳳凰引吭高歌之美,更有飛龍盤旋之巍,飛劍潭蓄水面積12000畝,水至澄而無污染,湖面湖光瀲艷,碧水漪漣,煙波浩淼,其勢空曠而悠遠,數百座山頭浮於水面。宛如碧玉點綴萬畝湖面上,白鷺橫飛,野鴨成群,極目遠眺,碧水藍天,水天一色,無不讓人心曠神怡,是人們休閒度假的理想去處;飛劍潭風景區還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土地革命時期,紅軍與-軍隊在飛劍潭展開過多次激戰,留下了許多戰鬥遺址,紅軍的英雄事跡至今廣為流傳,是革命傳統教育的理想之地;飛劍潭風景區為AA級景點 飛劍潭風景區 禪農生態園。

白馬農莊:位於宜春市袁州區南廟鄉白馬村,距城區約十公里,正處於宜春至安福的公路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其四面環山,林木蔥鬱,山巒疊起,自然村點散落其下,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園風光,濃郁鄉村氣息的綠色生態農莊。2002年底開始建設,2004年5月正式營業。目前占地500餘畝,總投資達3000餘萬元,年產水果30萬公斤,豬、雞、魚10萬公斤,創稅收60餘萬元,年接待遊客15萬餘人次,大量吸收本地勞力(先後400多人),帶動農戶300餘戶,先後吸納下崗人員150人,為宜春市袁州區下崗再就業基地。 項目特色:水果蔬菜採摘、農家宴(所用原料一律由農莊自產、自製)、篝火晚會。釣龍蝦、釣甲魚、打年糕、磨豆漿、走高蹺、抽陀螺等活動具有強烈當地民俗風味,深受遊客喜愛。 農莊設有農家蔬菜種植示範區、水果種植示範區、特種畜禽養殖示範區、休閒餐飲區、娛樂活動區五個區域: (1)農家蔬菜種植示範區:占地約15畝。一年四季您都可以採摘到各種時令蔬菜和野菜。 ⑵水果種植示範區:占地約152畝。農莊種植有櫻桃、枇杷、楊梅等十幾種水果,你既可以在農莊品嘗到地域特色,又能吃出季節特色! (3)特種畜禽養殖示範區:示範區精心養殖各種食用畜禽,讓您吃的開心,吃的放心! (4)休閒餐飲區:可以同時容納1000餘人就餐。來到白馬農莊的人們在採摘完果蔬離開農莊前總是會選擇留在農莊吃上一頓地道的特色農家菜。 (5)娛樂活動區:占地約82畝。釣魚、划船、玩蹺蹺板、磨豆漿、打年糕、乒乓球、檯球、燒烤,篝火晚會,項目豐富多彩。 白馬農莊為AA級景點 飛劍潭風景區。

禪農生態園:位於南廟鎮。踏入禪農生態園,您可以到開心農場體驗親自種植之樂;進入蔬菜大棚,近距離觀賞高科技蔬菜瓜果種植,寓教於游;-禪修中心,用心領略宜春禪的境界;在禪農閣品茗一杯,驅散一身的疲勞,體驗禪茶的妙用;也可與三五個好友漫步果蔬長廊之下,品嗅瓜果之清香;在清雅的音樂陪伴之下,盡心品味原生態的農家美食。來南廟禪農生態園吧,這是一個用「心」打造,給您放鬆、休閒、娛樂、體驗於一體的生態休閒禪農園林。 禪農生態園為AAA級景點 。

藍玉藍莓基地:藍玉藍莓基地位於洪塘鎮。基地由宜春藍玉有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占地2000畝,投資3000餘萬元,年產苗木能力達千萬株。在洪塘藍莓基地,遊客不僅可以品嘗到豐富的藍莓系列產品,還可以感受的獨有的藍莓文化。從藍莓育苗、藍莓種植、藍莓開花、藍莓收穫到藍莓產品深加工的一系列過程,遊客都可親身參與其中,感受藍莓的獨特魅力。藍莓開花季節您可以來此觀光踏青,置身於花的海洋。藍莓豐收季您可以來此體驗採摘的樂趣,品嘗新鮮藍莓和各種藍莓深加工產品如藍莓果汁、藍莓酒、藍莓醬等,也可以購買藍莓盆景,親手體驗栽培藍莓的樂趣,享受豐收的喜悅。 藍玉藍莓基地 。[4]

仰山積雪: 仰山距宜春城區約40里,因其山勢「高聳萬仞,仰不可攀」而得名。入夏,雲氣冒其巔,雨立至。山水奇勝,石徑縈迴,飛瀑湍奔,白雪皚皚。這裡氣候獨特,孟春、仲春也有下雪現象,常積雪數十天不化。一進入冬天,仰山微陰即雪,每當雪霽雲開,海拔1034米的集雲山峰一帶,皓雪晶瑩,經久不化,形成高山瑰麗的雪景,令人賞心悅目。這一江南勝景稱作「仰山積雪」。仰山,古代視為「州之鎮山」。漢代民間便崇祀仰山之神。元代時,仰山神廟幾乎分布半天下。韓愈曾求其降雨。山下有太平興國寺,是禪宗溈仰宗發祥地。「梯田」一詞,最早見於范成大遊覽仰山的日記中。北宋時仰山因產一莖七穗之「嘉禾」而轟動朝廷。仰山「稠平」茶為歷史名茶。[5]

月亮湖:位於明月山山頂,海拔1700餘米,常年雲霧繚繞,氣溫微寒。相傳是嫦娥奔月的地方,湖水非常深邃,顯得極其神秘。星月洞位於1500米的明月山頂,長150米,是一天然石洞,洞內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水溪潺動,石徑貫通,迂迴曲折,穿洞而出,青雲棧道山頂海拔1700米處,起於夢月山莊,懸空的棧道橫亘於懸崖峭壁上,如盤雲的游龍。抬頭仰望着眼前的雲谷瀑布,四周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點綴着簇簇綠色的植物,猶如一幅碩大無比的水墨畫。發出嘩嘩的響聲,又仿佛在演奏一曲交響樂。那流水從山頂上傾瀉而下,更似美麗的白色綢緞,從山石之間飄落下來,撞在岩石上。便飛花碎玉般灑滿山澗,如煙,如霧,如塵,如人間仙境。布自一百二十多米高的峭壁缺口驟然衝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氣勢似萬馬奔騰,山崩海嘯。真像無數條白龍抖動銀須,狂奔着,怒吼着,噴雲吐霧,撲入墨綠色的潭中,青雲棧道:迎客松及各類灌木點綴左右,形態萬千,常年雲霧繚繞,行走其上,有平步青雲之感。故名青雲棧道。青雲棧道在明月山山頂,是欣賞明月山風景的獨特位置,擁有「絕壁覽勝」一大景觀,位於海拔1700米處,全長3100米左右,常年雲霧繚繞,行走其上,有平步青雲之感。懸空的棧道橫亘於懸崖峭壁上,如盤雲的游龍。崖壁上,迎客松及各類灌木點綴左右,形態萬千,是最受遊客喜愛的景致。


詩人袁洪有《游明月山寺》詩云:「石徑蒼苔入遠山,煙霞深處隱禪關;五更梵語聞天上,六月秋聲滿樹間;洞口龍歸雲漠漠,岩前虎臥水潺潺;昨來因結東林社,也得僧家一日閒」。

  • 己亥孟夏 宜春行
  • 當年明月千古情
  • 物華天寶遺佳人
  • 晴覽山色水光瀲
  • 走馬直驅袁州城
  • 流泉飛瀑撒雲谷
  • 禪寺梵宮號妙音
  • 群峰萬韌聳霄漢
  • 絕壁棧道霧濤行
  • 吟湘賦楚三春遠
  • 猶自未逢掩閒門
  • 己亥四月二十二
  • 白練飛舞,自天而降,紛紛灑灑飄揚而來下。


月亮文化唯美浪漫:明月山以月為名,因月揚名。月亮文化,是明月山之靈,是明月山之魂。明月山將月亮文化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融合,形成了 「山上有個月亮湖 ,山下一個月亮灣,沿途都是月亮景,處處體現月亮情」的情景交融格局,從月亮灣到月亮湖,遠處的飛瀑已經隱隱在現,近處的山石上也是珍珠粒粒飛濺,自頂而下,果然飛瀑,紛紛揚揚迎面而來下一帆風順,風帆石,此處海拔919.34米。可傾情體驗浪漫月亮情懷:明月廣場相遇、荷塘月前相識、詠月碑林相知、竹林月影相約、晃月橋上相牽、抱月亭中相戀、浸月潭邊相印、月下老人相系、拜月壇上相誓、夢月山莊相擁,明月處處有,此山月最明。在明月山你可享受着獨特的「月在山中行,山在月中明」的絕妙意境。

自然風光秀美迷人: 明月山旅遊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山水奇特,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2℃——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800—2000mm,適應各種動植物生長,素有「天然動植物園」之美稱。因為原始風貌保護良好,植被茂盛,所以空氣負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7萬多個,是國家標準的35倍,堪稱「天然氧吧」。現在開發較為完善的有潭下景區,這裡有萬頃竹海青翠欲滴,穿行於竹林心曠神怡,景區更有五疊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瀑布令人嘆為觀止,其中「雲谷飛瀑」全長120米,屬江西第一高瀑,還有「玲瓏瀑」、「魚鱗瀑」、「玉龍瀑」和「飛練瀑」都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農耕文化古樸厚重: 明月山農耕文化源遠流長,「梯田」一詞最早就源於明月山之仰山。被譽為十七世紀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是一部中國古代農業科技的百科全書,作者宋應星是宜春奉新人,現在明月山下建成的開工開物園,將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本書建成了一個融古代農耕科技展示、傳統手工製作參與、中國農耕文化陶冶為一體的體驗性樂園。開工開物園共設三個大館:陳列展覽館、遊覽參與館、演藝展示館。採用現代方式演繹古代農業、手工科技文明,旨在充分挖掘宜春厚重的農耕文化,結合現代旅遊,讓遊客寓教於樂、寓教於游、把教於趣。[6]


妙音禪寺:(簡稱 「妙音禪寺」)前身為始建於晚唐,距今約1100餘歷史的「明月寺」,明月禪寺沒有妙音禪寺好聽,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小火車站,每天穿山越嶺,汽笛轟鳴,一抹靚麗的風景線,月禪寺,沿着山路外側的步道,一路前行,準備前往羊獅幕,居高而下,看見了這座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小火車站,真的突然有種拔雲見日偶見天顏的感覺,特別靈巧精緻,武功山號、明月山號、羊獅幕號、嫦娥號、這些三四節車廂的小火車就如此經久不息的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間!層層疊疊,起起伏伏,天色多變,偶爾艷陽高照,偶爾傾盆大雨,奇峰異石,青山蔥鬱,構建出一副江山秀麗風景圖,色彩鮮艷,千峰散盡俱往矣,唯我一簇獨秀,夏雲姑的傳說經年不息,也就成了形象代言人,雕塑散發出青春、靚麗、優美和溫馨,號稱5A級的旅遊景區確實有些名不虛傳。[7]

歷史典故

禪宗文化歷史悠久唐會昌元年(841年),我國佛教禪宗五派之一溈仰宗創始人慧寂禪師在明月山之;仰山創建棲隱寺(太平興國寺)。自此一千多年佛事活動綿延不息,溈仰宗風遍傳天下,成為中國古代佛教叢林勝地,印度、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日本等海內外僧人前來參學問道,遊覽觀光者不可勝數。過往名賢往往慕名造訪,在此留下了眾多碑碣及摩崖題刻。古寺舊址上依舊生機勃勃的千年古銀杏樹與周邊100多座唐、宋、明、清時期禪僧的舍利塔見證了那一段歷史。萬法歸一,飲水思源。為了修整和恢復棲隱寺,再造佛界生機,在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的發起和主持下,棲隱禪寺於2011年9月重建落成,祥雲繞寶剎、鐘磬答晨暮的景象,重現於仰山幽谷之中。國際溫泉禪修中心的建成,將使仰山成為遊人用溫泉洗滌塵埃,用禪宗淨化心靈的旅遊勝地。

音禪寺宜春歷來是中國的禪宗聖地,「明月寺」禪宗文化作為宜春仰山棲隱禪寺廟禪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南禪歷史上同樣發出過耀眼的光輝,成為我國宋朝時期佛教叢林勝地,「明月寺」遺址附近有着普同塔等僧人石塔墓冢多座。妙音禪寺,在古袁州府時期,萍鄉人、安福人稱月山寺,宜春人稱明月庵,始建於晚唐,距今約1100餘年歷史。明月禪寺:居高而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小火車站,真的突然有種拔雲見日偶見天顏的感覺,特別靈巧精緻,武功山號、明月山號、羊獅幕號、嫦娥號、這些三四節車廂的小火車就如此經久不息的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間!。

宋代大詩人楊萬里求學期間遊歷此山,見山中奇石壯景而流連忘返,日夜思慕,尤其在觀賞了鬼斧神工的石筍峰後,留下憾世詩篇:「筆鋒插霄漢,雲氣蘸鋒芒。時時同揮灑,散作甘露香」景區因此得名『楊思慕』;又因景區經雲霧現『羊』、『獅』追逐嬉戲于山間的氣象景觀,而有『羊獅慕』之名。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雲海霧濤被稱為羊獅慕景觀的「四絕」,還有罕見奇觀「佛光」。羊獅慕地處武功山脈,武功山與龍虎山、三清山一起同為道教的洞天福地。如此美景奇觀。

歷史悠久,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賜為「天下第一禪林」。慈化寺由開山祖師普庵於公元1166年在慈化鎮南泉山創建,是江右佛教大道場之一。規模最大時占地6萬餘平方米,有殿堂10座,東西24寮,總2000餘間。因歷代戰火破壞,先後多次重建。站在寺前向上望,山門正中刻有「海闊天空」四個雄渾大字。門前兩座石塔,直插雲霄,氣勢不凡。慈化寺左邊建有觀音閣,裡面供奉着觀音,每天無數的善男信女前來求子祈福。2013年,寺內萬佛樓新修完工。慈化寺每逢農曆九月十九舉辦觀音閣廟會,會期五天。周邊以及福建湖北江蘇安徽等地香客來朝,焚香禮拜,貿易交流,熱鬧非凡。 慈化寺晨鐘暮鼓悠揚,梵音佛唱飄蕩,香客川流不息,發揮着教化受眾,散播着「禪」文化精妙教義的重要作用,是宜春禪宗旅遊的重要景點。


參考文獻